分节阅读 118(2 / 2)

两仪宝鉴 缺少按键 5576 字 2019-05-05

香江是购物的天堂,刘易这两天有些无语,嫣然购买的东西都可以直接托运了,男人有缺点,女人也会有缺点,购物狂在什么时候都有。

“你买这么多有什么用”

嫣然白了刘易一眼:“我要开店,我想了一下,我还是开网店的好,精品的”

刘易很无语,你开网店你在商店里买干嘛你买这些的确可以开网店了,可是你确定能赚钱

看出了刘易的疑惑,嫣然笑了笑:“你不懂。”

刘易不懂,他的确不懂,不过自己的女人要开网店,哪怕是赔钱,也要让她做,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事情,怎么可能不让她做

“行,你想开就开”刘易给了最大的支持。

嫣然嘟着嘴:“你是不是不相信我能赚钱”

“相信,怎么不相信”刘易的确不相信,从专卖店里买东西,然后拿到网上卖,能赚钱才是见鬼了,要想开网店的话,不如直接从厂家进货,可是这些话他绝对不能说。

“你就是不相信,我挑选的都是精品,而且是很多名牌,我不想一个一个厂家去谈判”

“组建一个团队吧,事情让团队的人去谈判”刘易认真的安慰说道:“你做老板娘,好不”

“不好,我自己卖就行,如果要团队的话,我不如直接去我妈妈那边工作。”嫣然摇头了。

刘易不清楚嫣然在想什么,不过,这事情坚决支持,双手双脚的支持,就算赔钱,她能赔多少

“那行,你就当娱乐就成了”

陪着嫣然逛了两天的街,这两天萧武没有在宾馆,而是去了荷李活道,那里是香江的古玩街。

萧武迷上了寻找宝藏,寻找到一份宝藏就是一本万利的事情,并且寻找宝藏的过程中会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发生。

在香江如果说宝藏的话,那么张保仔的宝藏一定是名列第一位,张保仔的宝藏有许多的传说。

张保仔原名张保,一八一零年以前沿海著名海盗或者华南海盗,到现在仍为人所熟悉的香江历史人物。

改“张保”的名字是因为希望他平平安安,而南方沿海人喜爱把“仔”放在姓名后面。所以叫“张保仔”。

本是渔民的儿子,他十五岁时跟随父亲出海捕鱼,但遭海盗郑一掳走,年青时成为了其部属。

因为郑一是同性恋者,竟是喜欢英俊的张保仔,郑一嫂石氏都喜欢张保仔,搞出“三角关系”,亦令张保仔在海盗内的地位大大提升。有次郑一遇上台风溺死。

死后,其妻石氏被属下拥立,续领红旗派为首领。当时女性地位低,为巩固自己的势力,郑一嫂用张保仔为助手。后来张保因和郑一嫂结为夫妇,从此红旗派所有领导权遂交由张保所承继。

相传香江有许多与张保仔的遗迹,在长洲、塔门、南丫岛和舂坎角都有张保仔藏金的传说,最为人所知是长洲张保仔洞。

不过有人认为张保仔洞极之狭窄,无法埋藏宝物,所以张保仔洞其实只是躲避清兵追捕或放火药的地方。

亦流传赤柱舂坎角的一间天后庙神台下,有一专供张保仔遁逃之地道,然现今已被封。

但据张保仔的传说和真相一书中指出,张保仔旗下的海盗势力全盛时期共三百艘战舰,七万多名部众。

以张保仔的地位及声势,官兵对之犹有所惧,张保仔不可能亦不须藏身于陆上山洞,亦不可能将金银财宝埋藏于陆上,他认为香港故老相传,有关张保仔藏宝之说多为传说,而非真实。

第七十章张保仔的藏宝传说

刘易推测萧武应该会去寻找大名鼎鼎红色帮张保仔的藏宝,他的推测没有错,萧武在当天傍晚的时候手里拿着一张藏宝图,看到藏宝图刘易笑了。

这次来香江刘易也打算寻找一下张保仔的藏宝,可是绝对不是藏宝图,张保仔的藏宝根本没有藏宝图。

传清代著名大海盗张保仔曾扼守琼州海峡,专门袭击清廷官船和外国侵略者的商船,截获了大量金银珠宝。据说,大批财宝被张保仔藏匿在海盗大本营上川、岛各处,并留下了记有藏宝诗的手抄本。

由于手抄本失传已久,大批的财宝下落不明,它们仍然被深埋地下,等待着有缘人偶然的发现。

张保仔作为“中国第一海盗”当之无愧,既然是“中国第一海盗”,那么我们可以推断他拥有的财富决不在少数,更为重要的是,据史料记载,在时任两广总督张百龄的封禁海岛战略和中外舰队的内外夹击之下,张保仔接受清廷招安,并受封“千总”头衔,帮助清廷剿匪,最终“怏怏而亡”,留下了大批尚未挖掘的财宝。

关于张保仔的势力到底有多大,有很多种说法,张保仔的传说和真相只是其中之一,刘易还听说过另外一种说法。

对于张保仔的势力规模,可以从他投降清廷后的降表中可见一斑:“其始不过三五成群,其后遂至盈千上万。加以年荒岁欠,民不聊生。于是日积月累,愈出愈奇”“红色帮”最盛时,拥有大船八百艘。小船一千多艘,聚众达十万人。

这么人,这么多船,抢劫来往商队的财宝不计其数。

据传说,张保仔的藏宝地点都记在手抄本上。但是,手抄本失传已久,连副本也只是口头流传,寻宝变得极为艰难。沙堤渔港既然是张保仔活动的大本营,那么它很可能也是主要的藏宝点之一。基于这一推论,寻宝的第一站非属沙堤渔港不可。

在沙堤渔港北面。有一座怪石嶙峋的小山,当地人称之为棋盘山,这座山的得名与张保仔密不可分。

根据史料推断,张保仔做帮主之时,正是“红色帮”最盛时期。其时,他们控制了上下川岛、赤溪半岛、沙咀沿海及东至香江。西至海南的许多岛屿,并在上川北端和赤溪南端设炮台控制了这一重要航线。

至今,上川北端的大塔顶上仍有当年炮台的遗迹。据说,凡是有船只经过这条航线,都要通令靠岸查验后方可放行,若对方不从,张保仔就命手下升起薄铁片制作的三角令旗。旗角指向哪个方向,其手下的船队就往哪个方向出击,今天上川和香江的扯旗山、赤溪的扯旗角,都因是张保仔升旗之地而得名。

棋盘山正是张保仔当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司令部”,这里大石林立,山洞较多,是个易守难攻的天然藏匿之处,当年,张保仔命人在山顶最高处的大石上凿了一个棋盘,他经常和军师在此玩一种叫做“下三”的民间土棋。博弈之间诞生了不少作战的妙计。

在棋盘山,像这样的山洞很多,而古往今来山洞都是藏宝者的首选之地,既然如此,在棋盘山错综复杂的山洞之间藏宝就有了无限的可能。可惜的是,张保仔留下来的藏宝证据太少了,偌大的棋盘山无法让人仔细翻遍每一处山洞和巨石,但是我们应该相信,总有一天,当某个幸运的人翻开其中一颗巨石时,璀璨耀眼的珠宝就躺在那里。

在棋盘山,人们没有找到传说中的宝藏,但是,上川的另一个藏宝点似乎存在着更大的可能。

“榄仔对峨眉,十万九千四,月挂竹竿尾,两影相交地。”这是张保仔无数藏宝诗中最著名的一首。据说,张保仔在每个藏宝点都留下了藏宝诗,但是这些藏宝诗大多随着手抄本的失传而难觅踪迹,少数几首诗通过记载或者口口相传勉强流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