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2 / 2)

两仪宝鉴 缺少按键 5685 字 2019-05-05

经卷慢慢的展开,刘易目光随着展开的手而动,经卷展开到哪里,刘易的目光就跟随到哪里。

“好家伙,光是铃印就有数十个,光鼐、玉台家世、简吟榭、袁恩永印、蠲戏老人、寿、太夷等,这个东西不用看了,绝对是真的,如果是假的话,也没这么多人的铃印。”

许老饶有兴趣的问道:“如果有铃印是真的话,那么你找一本书来,我们几个老家伙给加上铃印和鉴藏印是不是就是真的了”

刘老师脸一红,他习惯鉴定了,每天不知道要鉴定多少物件,这东西凭借第一眼,就差不多知道这是真的了。

“如果你老肯加铃印、鉴藏印,就算是假的,我们也当真的买”

有人开玩笑了,却不想许老脸色一肃:“话不是这么说的,有些书画之类的,就算是我们也不一定百分百确定,有的时候,小孩子玩闹,用我们这些老家伙的鉴藏印和铃印乱盖,这类的东西,我有很多,如果你全当真了,估计你倾家荡产也买不起”

孙老点了点头,有些凝重:“所以,这算是一个借鉴,有些东西,并不是有名人的鉴藏印和铃印就能确定是真品的,有些赝品或者仿品,比较精美,也有可能盖上鉴藏印,我就收藏不少精美的仿品,上面也有我的铃印和鉴藏印。”

这话很对刘易的胃口,收藏家收藏东西是凭借自己的眼力,而不是依靠铃印等,有众多名人的鉴藏印,也只能说明这东西价值比较高,并不能说明这就是真正的原本。

拥有这卷经文的收藏者急了,许老和孙老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这个是假的不成,自己鉴定过了,是五代的东西的没错啊,鉴藏印和铃印都是真的,还有不少的题跋,难道那些人眼力都不成不可能

“许老,这难道是假的不成”

“不可能是假的啊”

不少人看过后眉头都皱了起来,他们不是普通的收藏者,能够在这里,就证明他们的眼力很不错,至少比一般的专家强很多。

“没人说这是假的,这经卷是真的,我刚才说的,不过是提醒一下你们,这个东西是要我讲一下,还是直接过了”

“许老,你给我们讲一下吧,让我们涨涨见识。”

“好吧,那我就说道说道了,雷峰塔,原名皇妃塔,又名西关砖塔,古人更多地称之为“黄妃塔”,五代时吴越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此塔,塔基底部辟有井穴式地宫,存放珍藏佛螺髻髮舍利的纯银阿育王塔和龙莲座释迦牟尼佛坐像等数十件佛教珍贵文物和精美供奉物品,古塔塔身上部的塔砖内,秘藏雕版印刷的佛教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

“这经文本来应该一直保存完好的,不过雷峰塔多次遭受过战火,也多次重修,在一九二四年,雷峰塔倒了,鲁迅曾作文论雷峰塔倒掉以纪念,砖孔内所藏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吴越国王钱弘俶施印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遂流传于世,经卷用川棉纸或竹纸精印,是研究早期雕版印刷的珍贵资料。”

许老看了看周围的人听的很认真,随后说道:“至于上面的铃印和鉴藏印、题跋等,我就不说了,都是民国时期的名人或者大儒,大家应该都听说过。”

收藏这经卷的收藏家,长出了一口气,他自己都被吓了一跳,还以为是假的。

“我还以为是假的呢,吓了我一跳,如果是假的,我这五十万就白花了”

这藏品的收藏家有些得意,这玩意价值好几百万,自己几十万买来的,而且是从藏友手中买来的,算是拣了同行的大漏,这样的漏子是最值得骄傲。

“这是我在一堆经卷中挑选出来的,那个藏友对经卷好像不太在意。”

拣漏的大体经过是这样子的,也难怪这个收藏家得意。

“这样的漏子确实值得开心啊”

萧武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交流会,各种羡慕嫉妒恨,能在这里拿出的藏品,基本上都是拣漏的,而且是这一年拣漏的,往年的东西不算,要是每年的交流会都是以前交流过的,那也没意义了。

私底下大家都在嗡嗡的讨论,有的头昂的高高的,很是高傲的,那肯定是他的藏品比这卷经文要好不少,而有的在皱眉头,那就是他认为自己不错的藏品,在这里不算什么,大部分人的目光,看了一眼刘易后,仿佛重新找回了自信,刘易的那件影灯,恐怕是在这次交流斗宝中要垫底了,至少他们不会那么难堪。

第三件藏品,是一个瓷盘,青花游鱼海藻纹折沿盘。

这个盘子一出,大家都是一愣神,元青花啊,这玩意存世量很少,价格昂贵,如果这是真的话,那价格很是不菲,至少要几千万的价格。

在这里有个收藏家非常得意,那就是那位常总,这个青花瓷盘,他在今年花不少钱买的,不过和这瓷盘的真正价值比起来,花费的那点不算什么。

虽然这里不少收藏大家,但是,元青花还真没多少人有,大的收藏家不一定是非常富有的,而非常富有的也很难成为大收藏家。

刘易挤上来,认真审视瓷盘,他这是第一次接触这么高档的瓷器,元青花可以说是瓷器类的价格之王,最贵的要数元青花九龙纹大缸,价格比萧何月下追韩信高太多了。

这个瓷盘比较大,风格也属于伊斯兰风格,当时生产的,如大罐、大瓶、大盘、大碗是为了适应伊斯兰国家广大穆斯林席地而坐、一起吃饭的习惯而特别生产的大型饮食器皿。

而元时生产的小型器皿如小罐、小瓶、小壶则多销往菲律宾,根据考古资料可知,许多小件元青花瓷都是当年为满足东南亚人陪葬需要而制作的外销商品估计东南亚的元青花有不少。

除了外销,元青花生产者对内为了符合元代社会生活习俗还生产了中小型瓶、炉、笔山、高足碗、连座器等,大体可综合为五大类。

第九十章高仿

常老板这件青花瓷一出,所有人都不说话了,他们也没收藏过元青花,对于元青花他们要认真的审视,认真的鉴别。

一般来说,元青花是指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也是价值最高的一类。

这件青花瓷比同类的瓷盘要大许多,直径在四十五厘米以上,风格也是伊斯兰的风格,从风格上讲,这瓷盘是元代的青花瓷没错。

瓷盘上的青花呈鲜丽的靛青色,略含程度不同的紫色,有些呈非常幽雅的紫罗兰色,有浓淡色阶,勾勒线条较深,填色青料较浅,青料积聚处有蓝黑色或蓝褐色斑点,釉面下凹并哑光,青料都较细匀,线条边缘稍有晕化,纹饰是鱼藻纹,底部是砂胎。

用料也是进口的苏麻离青,落款是古波斯文,看样子是私人落款或者制作者留名,这些都符合当时元青花的特征。

刘易没有见过真正的元青花,不过从所学的东西来看,这东西就是元青花。

可是为什么老有地方感觉不对劲

和刘易一样,也有不少人皱起了眉头。

“常总,不知道你有没有进行过x荧光检测或者进行波普分析”

有人开口了,这是他不确定,如果进行过x荧光检测或者波普分析的话,那么就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把握确定这件青花瓷的真伪。

“既然来到这里了,那自然是要进行过全面的检测,这些检测分析的结果,我都带来了,大家看看”

常老板有些笑意,当时他得到这件青花瓷盘的时候,他也有怀疑,不过检测结果告诉他,这瓷器是真正的元青花。

刘易也看了看检测结果,老化系数在零点一以上,荧光检测的结果,青花瓷含有的锌、锆、钛也没有超标,这个玩意好像是真的吧

刘易透视了一下,橙色的,明朝时期的青花,并不是元代的,应该是明朝时期的仿品。

检测结果只能作为鉴定的手段之一,并不能说明这件瓷器就是元青花,元青花基本都可以算为国宝一类。

刘易既然确定了年代是明代的,那么他就要找出不属于元代的东西,很可惜,明朝仿制的手法很高明,基本上没什么破绽,一般元青花十几种鉴别方法,放到这上面都用过后,这玩意就是真的。

“好东西啊”

大多数收藏者都跟常总恭喜来着,这件东西,价值大概在七八千万左右,价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