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24(2 / 2)

他只好微不可察点头,李太后带着万历,坐在了龙椅上,手里紧紧抱着皇帝,手心都是湿漉漉的。

未曾开言,先哽咽起来。

“先帝英年早逝,撇了下了孤儿寡母,伶仃孤苦,好不可怜。你等具是先帝臣子,深受先帝洪恩,理当忠心幼主,辅佐社稷,这才是正办为何一心阿附权臣,欺凌幼主,你们的良心何在天理何在”

李太后虽然是一介女流,可是发起脾气,还真有点吓人。

“高拱身为托孤之臣,却不守臣职,妄图架空陛下,窃取主上威权,还说什么十岁天子,当不了皇帝如此猖獗,罢免了他,有什么不对你们还替高拱说话,是想让先帝在天之灵,不得安宁吗”

这一套话是李太后在路上想好的,处处捧着隆庆,就是要利用隆庆,难住在场的群臣。她的想法很不错,可是别忘了,在场都是什么人物。比口水,十个李太后,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作为唐毅的哼哼二将,王世贞岂能让徐胖子专美于前,他立刻站出来。

“臣等忠于先帝,忠于大明社稷,凡事以江山为重,以黎民苍生为重,高阁老不但是先帝托孤之臣,还深得百官拥护,万民爱戴,臣斗胆请教,是谁丧心病狂,狼子野心,妄图凭着一道中旨,罢免高阁老,这个狂徒到底是谁”

“还敢替高拱说话,就是哀家罢免的,陛下也同意,你又想怎样”

李太后柳眉倒竖,杏眼圆睁,好似母老虎附体

“大胆”

徐胖子一跃三尺高,震得金殿乱颤,“太后,我朝规矩,后宫不得干政,您身为太后,乃是天下女子的表率,应当恪守妇道,怎么能干预朝廷大臣任免,臣以为太后之言,殊为不妥,还请太后收回”

好家伙,这火力更猛的。

李太后被说的脸色惨白,银牙咬得咯咯响,却想不出什么词汇。张居正看在眼里,气在心头,真是一帮傻乎乎的猪队友

“徐大人,你妄为大家,如此言语,也是以臣论君之道”

“哈哈,张阁老,请教一句,谁为君王”

“自然是当今万历皇帝”

“那李氏算什么”徐渭大声质问道:“莫非我大明出了个女皇帝,也要学那武后之乱吗”

“你好大胆子”张居正大怒道:“徐渭,太后乃是陛下生母,国朝以仁孝治国,陛下尚在冲龄,遇事请益太后,又有什么错非只陛下如此,当年宣宗已经成年,尚且要请教诚孝皇太后。莫非徐大人以为宣宗皇帝也错了”

徐渭一晃脑袋,怪笑道:“亏张阁老还敢提诚孝皇后,宣宗早逝,英宗继位,诚孝皇后已经是太皇太后,她老人家教育英宗,压制阉竖王振,对外依靠三杨辅政,延续仁宣之治,为女中尧舜,人所共知。而当今皇太后,正应该效仿诚孝皇后,一心教导陛下,约束阉竖小人冯保,对外依靠唐阁老,高阁老辅佐朝政,继续隆庆盛世,这也是先帝的遗诏绝不该逆天而行,宠信奸佞,听从小人之言,败坏我大明朝纲”

徐胖子摇动三寸不烂之舌,口水狂喷,转向张居正,继续骂道:“张阁老,你入阁辅政以来,诚然做了许多事情,清丈田亩,改革税赋,百姓称颂张阁老之功,视你为万家生佛。可是如今,你心术不正,勾结阉竖,败坏朝廷,驱逐阁老,妄图独揽大权,你扪心自问,对得起孔孟教化,对得起先帝的天恩吗”

第1074章掀桌子

张居正也算是舌辩之士,可是他一个人如何对付二十个人,光是徐渭就让他吃不消。这些年徐渭没干什么,除了生了七八个儿子,光大徐家之外,剩下的功夫就是吵架,同理学宿儒吵架,同心学其他门派争吵。

一个好的理论,就要经得起反复的拷问,经过这些年的争吵,心学的体系越发完善,出现了务实和务虚两派,务实派的核心就是唐学,包括经济,军事,天文,历法,外务等等,至于务虚,和传统的清谈也不一样,这一派的核心就是明夷待访录,他们不断探讨该用什么视角来看待君王臣子,看待士农工商,历朝历代,治乱循环,问题出在了哪,以后又该向哪个方向改革

徐渭就是务虚派的代表人物,这一场旷世之战,徐渭已经准备了太久。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父如天,天心民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先帝继承大统,天下纷乱,国库空虚,吏治败坏,四方战祸连绵不绝。何以短短六年时间,府库丰盈,万民乐业,天下俨然大治究其原因,盖因为先帝克己复礼,体恤民情,不妄动土木,新任贤臣,大胆放权,凡事依照规矩法度,虽为九五至尊,却从不以一人之喜好,而夺千万人之心。一句话,先帝能够约束自己,身为天子,若是一味纵容,肆意胡为,不把江山当回事,就会如同武宗皇帝一般,弄得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张阁老以为然否”

“胡说八道”张居正立刻回敬道:“既然说到先帝,那为何先帝也在登基之后,立刻罢黜辅臣徐阶先帝能做,为何陛下不能做”

张居正也是深通诡辩之道,你既然处处以先帝为榜样,想要压制太后和皇上,我就把先帝胆大妄为的事情拿出来,看看你还有什么好说。

“张阁老,你还有脸提徐阁老的事情,当年还不是你来回挑唆,弄得徐阁老圣眷尽失,才不得不请辞回家。你深受徐阁老大恩,却反咬师父一口,就如同你现在的作为一般,先帝视你为辅臣股肱,你却勾结小人,违背先帝遗诏,张太岳,你是个小人”

这回开骂的不是别人,而是王世贞,他随手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直接甩到了张居正的面前。

“看去吧,这是徐阁老所写,把你开除门户的书信”

张居正真的吓得一哆嗦,徐阶怎么会写这种信

包括唐毅在内,都吓了一跳,心说王世贞什么时候拿到了这种大杀器啊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

看着所有人大惊失色,王世贞忍不住弯起了嘴角,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原来唐毅和徐阶斗法,他没有让王世贞参与其中,毕竟王世贞是徐阶的弟子,太仓王家和华亭徐家也算是老交情,没必要让大舅哥难做。

直到徐阶一家败落,被逼着迁居江西,几个儿子也都充军,王世贞心有不忍,就暗中帮忙,把徐阶的两个儿子弄回了江西,伺候在徐阶身边,另外他又给徐阶送了一封长信,他提到自己要写一部嘉靖以来首辅传。

徐家虽然为祸东南,罪责颇大,但是徐阶身为辅臣,除掉严党,柄国五年,休养生息,恢复民力,若是没有徐阁老打下良好的基础,隆庆变法就无从谈起。而且徐阶大力发展心学,阳明公有今天的地位,徐阶居功至伟。

徐阶这些年倍受打击,早就心灰意冷,身体也垮了,离着死只剩下一口气。

他这辈子整过人,也被人给整过,做过好事,也做过坏事。繁华过后,徐阶唯一在乎的就是身后名。

百年之后,史册彪炳,会怎么评价他徐阶

若是把他逢迎嘉靖,溜须严嵩,为祸乡里的事情都记下来,名声就彻底丑了。可是要多写一点好事,他说不定还能变成中兴名臣。

关口就看是谁执笔

王世贞身为文坛领袖,又是唐毅的大舅哥,假如他能替自己说几句好话,粉饰一番,自己日后的评价必定能上一个台阶。

徐阶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