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5(2 / 2)

王世懋和曹子朝也频频点头,激动地攥着拳头。

王世贞看在眼里,不由得心里吃味,要说起来他们丁未科才是公认最强的一科,要文有文,要武有武,人才齐备,欣欣向荣。可是同如今的丙辰科比起来,怎么就差了一股子味道。

说白了,能人太多也不好,缺少了一头足以领袖群伦的雄狮,各自为战,永远形不成战队。

不过吃味归吃味,王世贞也真心盼着丙辰科能兴旺,他的亲弟弟,表弟都在这里,他们好了,自己也好不是。

弄清楚了唐毅的打算,大家伙也不在抱怨,打起万分精神,白天和同学们沟通感情,商讨事务,到了晚上,他们几个还要凑在一起,把开海可能带来的问题都想清楚,一个一个化解。

还要感谢嘉靖,道君皇帝给了唐毅宝贵的观摩机会,让他对三大巨头都有了清楚的认识。

虽然不至于把三巨头玩弄股掌之中,但是至少他不会高山仰止,不知所措。

而且除了三巨头之外,真正让唐毅感到侥幸的是他把嘉靖给看透了。

论起手中的权柄,嘉靖绝对是朱老四之后,最为强大的皇帝,他可以呼风唤雨,为所欲为,可是嘉靖又是最不负责,最得过且过的皇帝,他能为了大礼议和朝臣展开二十年旷日持久的大战,他也能容忍严家父子祸国殃民二十年。说嘉靖强悍,是真强悍,说嘉靖懦弱,也真懦弱。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既自负狂妄,又敏感脆弱,加之喜怒无常,反复不定,绝对是大明历代皇帝当中,最难把握的一个。

他支持开海不假,可是他的支持并不靠谱,曾经嘉靖也支持过复套提议,可是没三天就变卦了,原因很简单,就是开疆拓土太麻烦了,还不如过小日子修长生舒服,结果曾铣就死了,首辅夏言脑袋也掉了。

唐毅提出开海也是一样,如果嘉靖觉得开海付出太多,麻烦太多,搞不好唐毅也会步曾铣的后尘。

只是唐毅比曾铣幸运的是他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唐毅要用蜜糖把他的方案包装到尽善尽美,至少绝对符合嘉靖的脾胃,哪怕是糖衣炮弹,也要让嘉靖欣然服下。

终于,经过紧张的筹备,反复的推敲,唐毅和大家伙一起,总算把方案做好了

清晨的微风中,嘹亮的三声鞭响,划破宁静,严嵩领头,三十几位身着红袍,腰里系着玉带或是金银腰带的高官迈步走进了万寿宫。嘉靖还穿着道袍,正襟危坐在帷幔的后面,严嵩带领着官员行过大礼,抬头一看,却吃了一惊,只见在嘉靖八卦云床的旁边,五个蓝袍的小鬼头排成一溜儿站好,为首的正是那位六首魁元唐行之

第346章奸字别解

按照明制,凡朝廷遇有重大政事,或遇有文武大臣出缺,皇帝必诏令廷臣会议,以共相计议,衡量至当,然後报请皇帝,取旨定夺,其有关政事得失利弊之研商者,谓之廷议;其有关人事升补任用之拟议者,则谓之廷推

值得君臣大动干戈的事情不多,只要有:一、议立君立储。二、议建都。三、议郊祀。四、议典礼。五、议宗藩。六、议漕运。七、议边事等等。至於参与廷议之人员,计有六部尚书、都御史、六科给事中、通政使、大理卿及掌道御史等。

唐毅、王世贞、诸大授、陶大临、徐渭五个既不是部堂高官,也不是科道言官,按照道理是根本不能出现在廷议之上的,偏偏他们就来了,成了一群红花当中的君子兰,卓尔不群,别提多扎眼了,就连严嵩都愣了一下。

铛,紫铜钟清脆一响,嘉靖不带感情地说道:“他们五个是朕找来的,你们只管议事,不必管他们。”

“是”

对于嘉靖的话,严嵩已经习惯先答应,至于破不破坏制度,并不在乎,首辅如此,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唯独李默铁青着脸色,不时扫过唐毅,又是这个臭小子,自从上次对呛之后,李默就把唐毅恨透了。

唐毅也能感到李默的充满荼毒的目光,不过唐毅并不怕,我心光明,不管是谁,敢和我作对,你就是黑暗的,无关清浊

唐毅胸膛挺得笔直,斗志昂扬,当然了这种最高级别的会议,他只能看着,没有嘉靖的准许,他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有劲头,只能攒着。

诸位大佬站好,须发皆白的严嵩当然不让坐在了首位,严世藩紧跟着老爹的身后伺候,在严嵩的对面,就是吏部天官李默,双方剑拔弩张,心里都动了刀子,但表面上还是一团和气。

只听严嵩说道:“都到齐了,就开始议事吧各部有什么想法,都说出来。”

工部尚书赵文华应声站出,大声说道:“陛下前番将咱们唐六元的会试文章明发六部,征询开海意见,经过数次商议,工部以为应当立刻开海,通商贸易,充实国用。”

严党迫不及待表明了态度,李默当然不能示弱,他不会急着出来,而是使了一个眼色,刑部尚书何鳌站了出来。

此老是正德年间进士,因为谏言正德挨了廷杖,嘉靖即位,又因为大礼议之中抗旨,又挨了板子,几乎丢了命。

众所周知,在大明朝挨廷杖不是丢人的事情,相反还是一笔雄厚的资本,何鳌挨了两任皇帝的板子,简直就是清正直臣的代表。他不结党,不贪污,威望又高,就算严党声势如天,也不能拿老头子怎么样。

本来何鳌并没有卷入严李的党争,算是朝中少有的中立大臣,只是大家伙不知道为何,此老竟然会当出头的椽子。

默默观察的唐毅都是一惊,看来还是低估了李默的实力啊

何鳌面色凝重,说道:“前些日子,南兵部尚书唐顺之,浙江巡抚胡宗宪,谭纶,唐慎,刘焘等等东南官员,联名上奏,提议开海。可海禁乃是我朝祖制,岂能随意更改况且东南战乱不断,人心不宁,自古以来农为本,商为末,务农则民心安定,百姓易治,经商则民心思变,奸猾之徒横行。试问百战之地,民心不宁,东南几时才能安宁咳咳故此,开海之举,万万不可行。”

何鳌身体不好,说到激动之处,咳嗽得老脸通红,讲不下去,但是他的意思大家伙都明白了。

上有祖制压着,下有东南一团乱麻,的确开海不是小事情。

何鳌毕竟威望崇高,他一说话,不少严党的人都闭了嘴巴。气得严世藩脸上的肉乱蹦,他忙给赵文华眼色,作为最忠诚的走狗,赵文华毫不客气扑了出来。

“何部堂,您老说的容易,可是眼前的困难怎么办别的不说,去岁地震,死亡上百万的百姓,到现在还有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没有种子和农具。更为重要的是陛下还住在万寿宫,玉熙宫迟迟没有银子修复,正所谓君贵臣荣,君忧臣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