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3(2 / 2)

明朝谋生手册 府天 5571 字 2019-05-04

见张四维一时愕然,张居正方才笑道:“我也是今天方才从汪南明口中知道,当初南直隶督学御史谢廷杰曾经摘录过的这首诗,便是刚刚那汪孚林所作,难得就难得在不是吟两句诗就算了,遇事的时候却不发空谈,而是迎难而上。我素来厌恶那些自命不凡便评议国事的生员,这汪孚林倒还扎实,以他的年纪来说,算是很难得了。明年会试他及第与否且不去管,若是天底下多几个务实的,少几个借讲学妄议国事的,那就天下太平了”

而那边厢出了张府,汪孚林直接被汪家兄弟三个拽上了骡车。还不等人家先问他什么,他就赶紧团团作揖道:“伯父,还有两位叔父,你们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明年会试我真的是一点把握都没有,你们干嘛要为了我让这一科会试”

“我当时是临时起意那么一说,还想着怎么说服仲嘉,没想到仲嘉竟然同意了。”汪道贯见汪孚林先是惊愕,随即脸色发黑,他就笑了起来,“我虽说总共才见过咱们的首辅大人不多过三次,但还是头一回见他肯这样拨冗和你这样的后生晚辈说这么久的话。既然这样,错过机会岂不可惜最重要的是,张家的长子张敬修,也是明年参加会试。若能与其同科登第,你们俩就又多了一层同年的关系。”

“没错,错过良机是要天打雷劈的。”一贯正经的汪道会少有地开了个玩笑,见汪道昆但笑不语,他就耐心解释道,“明年会试正主考肯定是吕调阳吕阁老,而副主考既然不是张四维,用排除法来选,人选就有限了。会试题目说不好是谁出,押题也绝不可能,但会试比乡试从某种程度来说,可操作性更大,因为比例高,而且,会试的糊名在评卷后做排名时就会拆开。但十八岁的进士毕竟凤毛麟角,文章绝不能出纰漏,否则就是丑闻。”

汪道昆看到汪孚林被兄弟俩一搭一档说得无奈至极,他方才一锤定音地说:“你不用有太大压力,仲淹和仲嘉都是和我同辈,入朝为官绝不可能兄弟同朝,但你不一样,年纪小是劣势,但你毕竟和我只是五服之内的族亲,只要考得中,哪怕只是同进士,那也无所谓”

第四九五章吃货的春天到了

见了一趟张居正,居然又撞见张四维,还惹得三位长辈联手,苦口婆心地劝他不可放过这次会试的大好机会,汪孚林想想都觉得压力山大

因此,等到骡车在小宅院门前停下,放了他下来时,他无精打采地挥手告别,等这一行人全都走了,他这才疲惫地踏进了门槛。可刚一进门,他就看到外院正有人在忙忙碌碌,搬砖的搬砖,运木头的运木头,那架势仿佛是要拆房子改建似的。他足足站了好一会儿,这才刚刚反应过来,当即大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姑爷回来了”闻声出来的正是碧竹,见汪孚林目瞪口呆的样子,她连忙上前低声解释道,“今天我和小姐去了前门大街,那边好多各式各样的食肆饭庄,我们逛了几家之后,小姐就请了个厨子回来。那厨子除却做得一手好京菜,还有一手烤鸭的好手艺,但烤鸭的炉子必须得另外砌”

碧竹后面说的话,汪孚林全都没听清楚,只觉得如今这年头是最坏的年头,也是最好的年头。坏的是官高一级压死人,更何况和张居正这种站在帝国最高点的人接触打交道,简直是什么都比不上的刺激经历。而好的是,以如今自己积攒下来的身家,那真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家里不但可以为了吃烤鸭专门砌炉子,还能够把厨子给直接请到家里来养着,也就是说,万一他接下来一个不好又要闭关的时候,也不至于食不知味。

“那她人呢”

碧竹当然知道这个她指的是谁,微微一笑便低声说道:“小姐和严妈妈去汪府了,毕竟少爷、宝哥还有秋枫都在那儿,不住在一块也不能不闻不问。我们今天在前门大街买了好些东西,小姐就亲自送了一些过去,说是一会儿就回来。小姐还聘了一位点心师傅,说好了每隔两天到家里来做一次道地的京味点心,又和好几家食肆的大厨都敲定了,届时需要的时候随叫随到。”

“家有贤妻知我心啊,吃货的春天真是到了”汪孚林低低嘟囔了一声,正要继续往里走,他突然停步说道,“一会儿忙活完了,让那厨子晚饭的时候务必秀一手,也犒劳一下大家的辛苦”

碧竹知道汪孚林这位主人素来慷慨大方,脆生生应下,便连忙去通知了上下人等。至于那个在一家小食肆中以一桌菜赢得小北的赞赏,之后被一个月二十两银子高薪聘回来的厨子芮大年,更是摩拳擦掌预备大展身手。他之前所在的那家食肆虽有名,却主要是面对中下层民众的,万万没想到那位出手阔绰的少奶奶竟然会如此赏识他这般平民手艺。

那时候,对方在挖墙脚的时候就直截了当地说:“那些摆盘精致一看就高大上的,偶尔吃一顿还行,可要是天天吃,绝对就不如家常的让人停不下筷子。就是你了,你放心,就算回头我们在京城住不长久,也一定给你找个好下家,不会让你这好手艺埋没了。”

这天晚饭时分,当芮大年先把外头随从门房这边的一桌菜给预备好了,然后精心烹制了一道道菜肴,眼看这些流水一般送进了内院,他就开始有些不确定地在外院来来回回踱步,搓着手等待里头反应,大冷天的竟是熬出一身汗。可越是这样等,里头越是半点回音也没有,他不禁急躁了起来。倒是汪道昆早就安排好的那个徽菜厨子站在厨房门口,笑呵呵地说:“没音信就是好消息,要是主人家尝着不好,气性不好的人说不定端着盘子就出来砸人了。”

“黄老哥你就别笑话我了。”芮大年之前又怕惹毛了同行,又怕自己被人比下去,这其中分寸拿捏得很是吃力。更何况,他之前从对方口中得知,此间主人汪孚林年纪轻轻就考中了举人,还是当朝兵部侍郎的侄儿,这种官宦子弟,久居外城的他从来就没接触过,尽管那位少奶奶看样子很和气,却不知道真正的正主儿脾气如何,毕竟那才是他接下来这段日子的衣食父母。可惜他之前忙着指导人家砌烤鸭炉子,这位汪公子回来的时候他压根就没打照面。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才听到里头有脚步声传来,急忙扭头一看,却发现是个一身青衫嘴角含笑的少年。他吃不准对方究竟是个什么身份,连忙迎上前去,可还不等他说话,那少年就笑了起来。

“芮师傅果然好手艺,这二十两银子内子花得不亏。今天这些菜都很好,我就等着你日后开炉之后的第一只烤鸭了。那时候少不得请了伯父叔父他们同来,一块品鉴你的手艺。”

听到汪孚林这么说,芮大年一下子就醒悟到,眼前的竟然就是此间主人,登时又高兴又熨帖。从前在食肆里头做厨子的时候,偶尔也有吃惯了大厨手艺的公子哥要品尝点底层的小菜,那时候随从趾高气昂拿着一二两银子过来打赏,仿佛这就是天大的恩赐,可主人家亲自出来表示认可,这无疑让他觉得自己很受重视。而汪孚林那后半截话则更加非同小可,若是能博得一个赞字,他日后的生活哪里还用担心

他慌忙拱手连连谦逊,却只见汪孚林搀扶了他之后,又笑着对厨房门口的徽菜厨子黄兴宝点了点头。

“虽说家里就这么几口人,论理用不了两个厨子,但我对二位说句实话,我这人没什么别的嗜好,唯独好口舌之欲,所以家乡菜难忘,京菜更是第一次尝便颇对胃口,所以你们只管定定心心做事。另外,黄师傅应该知道,我之前从徽州来,带了两罐子腌辣椒。我和内子都很爱辣味食物,有些菜你们恐怕之前都不大熟悉,没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