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巨先让衙役将马牵到镇外。
新蕃骑的军营一在镇内,一在镇外。
虽然城内有许多空房子,但考虑到未来这个蕃骑营人数比较多,又有许多战马,因此在城外也建了一个军营。
李三狗正带人训练。
现在才开始,手中又没有多少马,更没有多钱帛做补贴,因此招的人不多,只有近三百人。其中包括八十名壮马。
王巨说道:“马来了。”
孙沔还没有派人过来验收呢,但先骑着再说。
大家一起欢喜的围过来。
王巨摆手,让大家安静,又道:“这是延州朱家的管事,让他说几句话。”
朱清说道:“我听闻各位壮马手中的马舍不得出手,但这个蕃骑营必须要有马,于是东家商议后,决定每交出一匹马,资助十五匹粗绢,一百斤茶叶。”
壮马手中的马不是官马,不过编入壮马后,朝廷每年会拿出一些钱帛,做为养马的成本。这个钱很少,只能说有比没有强。
但这些马的所有权是属于壮马的。
国家财政在严重亏空,于是下诏,将购马的价格下降到三十贯。那个壮马愿意将马交给朝廷
复杂的账不会算,但这简单的二十贯亏空难道不知道吗
然而朱清说了这个赞助,就能将亏空抚平。
一个蕃兵问:“是真的还是假的”
“三天后就会送来。”
“那好,我们交给朝廷。”
李三狗咧开嘴,大笑,至少,这个蕃骑营已经粗具规模了。
葛少华也站在边上微笑不语。
才开始听到王巨计划,他同样吃惊莫明。用费太大了,即便从私商下手,那也弥补不回来。
没想到一个酒,居然将问题解决。
李三狗笑完后,将王巨拉到边上说道:“王知县,我能不能说一件事。”
“三狗叔,说吧,咱们不是外人,有什么不能说的。”
“那我就说了,既然山那边明年多数可能会入侵,到时候不仅是堡砦之守失,李谅祚必会派人大肆抄掠。”
王巨点点头。
那不是去年的抄掠了,十万大军一旦作恶起来,可想而知,会有多少村破寨毁
“但蕃骑营里都是蕃人,家园被抄掠扫荡,人心不安,还有心思作战”
“三狗叔,你打算怎么做”
“能否这样,稍许资助他们一些钱帛,再与孙公协商,将他们动援起来,各村寨就象王家寨那样,建起高大坚固的小砦小堡”
“三狗叔,那要花多少钱”葛少华在边上忍不住说道。
就是这个强军计划,也不知道还要堆多少钱帛上去,再花钱,谁能吃得消。
“小葛,我这不是在商议吗。”李三狗讪讪道。
“三狗叔,还有呢,未来山那边的一部分野利族人过来,朝廷会支持一些钱帛,然而这个钱帛不能当真,那时候他们过来开始时必然很苦,你会不会忍心”
那是以后的一个大计划,用得好,会起来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钱呢
其实与钱无关,这也是一个大秘密,大家不能说的秘密。
对于边境蕃部,朝廷几乎是放羊式管理,但筑堡砦是保障后方安全的,与蕃人关系不大。西夏越抄掠,蕃人越痛恨,就会与宋朝走得更近。朝廷本身也不希望蕃人变得更强大。
如慕容族,慕容恩在的时候忠心,他死了,族人不安份了。
但王巨怎么能说出口
第一九〇章亮剑
“三狗叔,这样吧,我们来划一条线,后方的百姓想办法让他们修起一些砦堡。前方的百姓只有一个办法,真正大军来了,只有立即后撤。即便修了砦堡,你认为西夏想进攻,能守得住吗而且他们每次入侵,以抄掠为供给,这些百姓不撤离,正好留下大量粮食与牲畜给他们做供给了。”王巨说道。
“这也是一个办法。”
“这也要等。”
“我会意,”李三狗以为是等钱。
其实王巨等的是孙沔,眼下横在他面前最大的大山便是孙沔
天气渐凉。
王巨与工匠都盯着眼下巨大的怪物。
现在普通的铸打器甲用大锤打去杂质,小锤塑形。其实大锤打去杂质的过程,也是使钢铁组织更趋于致密的过程。所以炼打的次数越多,钢铁质量越好,当然损耗越大。
西夏的冷锻铠甲则是利用冷变形提高金属的硬度和韧性,强化金属。吐蕃青堂羌的瘊子甲也能算是冷锻铠甲。
不过它的局限性很多,一是对材料要求严格,杂质不能多,硫含量也不能多,二是成本很高,三是因为是常温锻打,人力成本高昂,效率低。
所以后来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记载了这种工艺,宋朝都没有推广。
包括西夏那边更是如此,哪里舍得全部用冷锻铠甲装备士兵哦,将李谅祚卖掉也没这个财力。
因此王巨采取了折中方法,而且有了一些基础,包括淬火工艺,在王巨的带领下,王家寨陆续地推出一些原始的正火、回火、淬火、退火工艺。其实淬火工艺十分复杂,但不是宋朝技术与基础能办到了。
另外那种简易碳化钢技术也得到了改善。
并且经过调试,王巨还判断出哪些矿坑的出铁含硫量低,这就是基础。
一直未碰的便是这个冷锻。
直到现在,王巨才开始接触这个冷锻。
不是象西夏人那样,用大锤子慢慢去打。
他经过许多调试,发明了一种原始的水力冲压机。
华池水有许多河段水流湍急,并且多有礁石,不利于航运,但水力资源丰富。
王巨在华池镇下游华池水一处湍急之处,将这个冲压机安装起来。
仅是这台原始的冲压机,从研发到成品,就花掉了一千多贯钱。
巨大的水轮拉动着绞索,绞索又将近千斤的方形铁锤绞到高处,王巨喝道:“放。”
一名工匠松开机括,巨锤猛地落下,下面大铁板上的铁块立即砸成扁柿子一般。
王巨击了一下掌:“成了。”
只要这几种技术结合起来,将会获得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