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占领日本租界,中日两国已经互相宣战,既然处于战争状态,租界为何不能占领至于最后指责击沉英国商船一事,杨锐拿出上午发给各国的照会,指着上面的条文告诉所有公使,旅顺、大连、安东附近海域已经是战区,此处不但会有潜艇出没,更会遍布水雷,英国商船被水雷击沉也好,被潜艇击沉也好,中华政府都已经尽到了提前通知各国的义务,现在被击沉他只能深表遗憾。
如果目光能吃人的话,杨锐早被朱尔典吃了,中国借口战争。不断的冒犯大不列颠的尊严,这在以往是绝不容许的。只是碍于中国确实没有把矛头指向大不列颠,并且一但开战。大不列颠的既得利益将会受到重大损失,加之欧洲局势紧张,所以英国只是大喊大叫,并没有宣战;而对于日本政府,伦敦则以是日本进攻中国而不是中国主动攻击日本为由,把同盟条约关于两缔约国任何一国若因防卫所述利益而受到一国或者数国攻击,则不论攻击发生于何地,另一方缔约国立即应以军事援助共同作战至媾和的第二条给绕开了。
提前赎回铁路,那只能按照现在的收益计算。这将是无法获利的,最多能收回本钱,英比法俄等国根本不干。铁路不光能赚钱,更是掌握中国的经济命脉,所以杨锐的赎买提议被列国驳回。虽然驳回,但这几国公使还另外要求补偿,他们认为军管使得铁路公司的商业营运受损;而朱尔典也提议所击沉英国商船也需要中国赔偿船主损失。
前者杨锐原则上同意,并将其已移交户部办理;而后者则坚决不反对。因为按照国际公法,战争中战船不经检查、并妥善安置船员而击沉商船是违反的。但水雷击沉商船并不违法,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商船是触雷沉没的,还是被鱼雷击沉的,所以对商船的赔偿无从谈起。另外商船出现在交战区域,本就是要受到击沉风险,现在这种局面。只能是由商船投保的保险公司负责赔偿,中华政府不对此负责。
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最后只有英国公使没有满意,朱尔典大喊大叫也是没用。英国在远东的部队只够保护侨民,妄图想进攻北京,怕刚出天津就会被击溃。至于海军,巡游在扬子江和中国沿海的舰队直接处于中国潜艇的威胁之下,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是禁运。公使们回去之后,朱尔典就召集众人开会,再次商议军事物资禁运,以惩戒中华政府违反北京议定书、国际公法。照道理来说只要德国青岛对中国政府开放,那禁运就无从谈起,但德国公使哈豪森却吊诡的同意了英国人的建议,唯有美国公使芮恩施义正言辞的反对这一提议,他认为作为被侵略的再国理应该受到文明世界的同情,而不是对其进行禁运,但他却孤掌难鸣,英国的提议获得了与会公使们的完全赞同。
公使团关于禁运的照会很快就送到了外务部,而谢缵泰拿着照会则急急的来总理府,“竟成,这情况好像不对啊这禁运德国人居然也同意了”
“之前不是商议过了吗禁运有什么好怕的,我们又不是岛国,什么都不缺,只缺镍。”杨锐不以为意的道,他并不像谢缵泰那般敏感德国公使的变化。
“不,我说的不是禁运,我说的是德国人的态度。”谢缵泰道:“我刚才专门去找个哈豪森,他说这是因为不想引起列国公使的反对,现在各国都认为中德已经结盟,此来正好可以正面德国政府和中华政府并无密约存在。竟成,这不对啊。德国人什么时候这么为我们考虑了,站在德国的立场,为制造声势,没密约也会被他们说成有密约。”
“真有那么严重”杨锐顿时明白谢缵泰话里的意思,德国和法国站在一边,这可是天下奇闻啊,这么多年来,它和法国在中国都是对着干的,现在居然凑一块了。“我们在德国造的潜艇已经造完了啊,”杨锐思索道,一会又按铃对秘书道:“请华封先生过来一趟。”
见杨锐如此安排,谢缵泰道:“你是担心德国又卖我们一次”
“嗯”杨锐沉闷的回道,“潜艇是回来了,可现在德国那边有不少技术正在向我们转交,只要德国再反复,那这些东西可就没了。”
一刻钟之后,工部尚书徐华封来了,杨锐待他坐下便道:“德国那边有什么异常没有”
“异常”徐华封诧异道,“什么异常”
“就是我们在德的那些科研人员接受德国技术有没有什么反常啊”杨锐道,他担忧思考的时候习惯把烟点上,在等徐华封到时候,已经抽了两根了。
“暂时还没有收到电报。”徐华封没想到叫自己急急过来就是因为这个。他看着沉默不言的谢缵泰和不停抽烟的杨锐,问道:“德国那边又出问题了”
“不知道。重安感觉他们今天有些诡异,所以我才担心德国那边技术接受的事情。我们买了那么多潜艇,花那么多钱,总不能什么技术也拿不回来吧。”杨锐答道。
“要发报问一下德国那边吗”徐华封也明白事情的重要性,当下提议道。
“发吧。让各技术小组注意加快进度,一些次要的东西可以先放一放。”杨锐说道。“还有小徐那边,有空让他去拜访一次德皇威廉,不要一留学什么都忘记了。”
“明白了。”徐华封起身想走,只站起身他却想到另外一个事情,“竟成。真要是德国情况有变,那我们的火种计划该怎么办国内军工方面也是人才紧缺啊,真要是把人派过去了却什么也学到,那就”
在欧洲战争时派出两千多名科研、军工人员进入德国各种工厂、研究院工作,这是杨锐提出的火种计划。这两千多人中高级技工占了绝大部分,他们要学习的主要是各种工艺杨锐不认为拿到技术资料、配方就算掌握了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