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3(2 / 2)

明末国色江山 巨火 5512 字 2019-05-03

萨懿德大大松了口气:“谢谢你我的兄弟,我会永远记住你忠诚信义的美德”

“为了表示我和族人的深深感谢,我决定响应你的倡议。联合组建一支强大的远航贸易船队,全心全意经营大明至阿拉伯各酋长国的贸易线路。”

朱道临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端起茶壶给萨懿德和哈桑添上热茶:“可惜你们阿拉伯人不喝酒,否则我真想和二位一醉方休。”

萨懿德和哈桑不由莞尔,端起茶杯和朱道临碰一下,如同喝酒般一饮而尽。

朱道临端起炭炉上的铜壶再泡一壶新茶:“由于不知道你的船队何时回来,也不知道你运到大马士革的货物是否受欢迎,我不敢为你准备价值太高的货物。也不敢留下太多茶叶,不知道你是否满意”

“非常满意你给我留下的三种丝绸、五种镜子和专门为阿拉伯人定制的瓷器都非常适合,正好装满四艘大船,而且都是利润较高的畅销之物,对我非常有利。”

萨懿德高兴地回答。完了似乎想起什么,非常好奇地问道:“你让赵先生转交的采购清单中,再次列入20吨钴蓝,难道我此次运回来的12吨钴蓝不够用两年吗或者你打算自己开办大型陶瓷厂”

朱道临点点头,示意赵训庭解释这件事。

赵训庭放下茶杯详细介绍:“半年前,将军以南京火器局的名义,通过南京镇守太监从景德镇调来120户官窑工匠,同时在灾民中挑选500户拥有制陶经验的工匠和学徒,在南郊水泥厂东侧山岗下修建6座不同类型的瓷窑,按照天枢阁两家陶瓷厂的配方,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验,如今已能烧制出和天枢阁青花瓷、粉彩瓷和法兰瓷,唯独红色彩瓷还不稳定。”

“其次,我们烧制陶瓷的燃料是煤炭而不是木材,能够把瓷窑扩大三倍以上,烧制时间大大缩短,所以,瓷器价格能够成倍降低。”

“我们正在龙潭西面的栖霞山东麓,距离官道不到两里的山谷修建十座大型瓷窑,还派出多批人员在景德镇、池州和绍兴等地开办商行,大量购买优质瓷土和瓷石运回龙潭,目前已经储存4,000多吨,每个月还会送来600吨左右,完全能满足每年出产800万件陶瓷的需要量。”

“之前没有获得将军的明确指示,我不能向你透露这件事,现在可以了,如果你有兴趣,等我出席完上午的会议,陪你去南郊实验窑场看一看,看过之后你就明白,我们烧制的陶瓷品秩与天枢阁出品的陶瓷已经相当接近了。”

萨懿德和哈桑震惊不已,做梦也没想到朱道临竟然不声不响做成这么大一件事。

如果真能把如同天枢阁品质和陶瓷价格降低一半,不不如果能达到天枢阁陶瓷的一半品质,价格降低一半,市场需求绝对会成倍增加,仅是阿拉伯地区每年至少能卖出500万件,想不暴富都难啊

s:谢谢山青盈和还没发现大大的打赏小火例行求订阅和月票未完待续。

第四〇〇章掌控

朱道临和萨懿德、哈桑、赵训庭一起走出武学院大门,一眼就看到师父玄青道长、师伯玄矶道长和师叔玄方道长从东面的大道上匆匆走来,身后跟着马车行的数十辆大板车和百余名穿上新式道袍的师兄弟。

萨懿德和哈桑都认识德高望重的玄青道长,没等朱道临上前行礼,已经抢先上去恭恭敬敬地致礼问候,寒暄片刻便与赵训庭一起告退,朱道临这才有机会向师父和师伯、师叔行礼问安。

玄青道长拉着爱徒的手,上上下下细细端详好一会儿,点了点头:“比原来瘦多了,胡子拉渣的,也不讲究形象。”

朱道临大笑着说道:“饭量还和以前一样,没问题。弟子昨晚半夜才回来,没敢去打扰师父,一大早就来到武学院,看到二师伯仍旧站在检阅台上主持全局,弟子心里非常感动,要是没有紫阳观的全力支持,没有师父和师伯、叔叔们的关怀,武学院不会有今天的规模和成就。”

“得了吧,别卖乖了,你四处奔波,军务繁重,日理万机也没忘记把制药机器送回来,证明你心里还有我们这些老家伙,还有紫阳观,我们已经很满足了。”玄方道长大咧咧地笑道。

众人哈哈一笑,玄青道长说声一起走吧,便拉着爱徒的手,顺着大道走向码头。

玄矶道长加快步伐,走到朱道临右手边,看到朱道临身边的熟悉亲卫一个都没见着,不由得责怪起来:“咦怎么不带侍卫你的那些师弟呢”

看到玄方道长也赶了上来,满脸的关切和责怪,朱道临于是不再隐瞒,边走边向三位尊长低声解释:

“正如五师叔所说。道临确实军务繁重,为了应付北方战事,我们的军队猛增两倍,现在还有上万新兵在青岛和威海日夜训练,两个佛郎机教官队都快支撑不下去了,领军将校严重缺乏。”

“另外。还有个说不出口的原因是,弟子对来自魏国公麾下的那些军官不怎么放心,不得不提前把师兄弟们推到关键位置上中骏师弟如今担任全军总军法官,海陆兼管,兼任北海舰队副司令和军法部长,在威海协助徐文涛带领8,500官兵和50多艘战船展开训练,为皮岛运送各种物资。”

“中骏不错,有大将之才,足可信任”玄青道长赞许地说道。

朱道临点了点头:“玉鸣师弟也很有天赋。心思细密,性格稳重,弟子把他调入吴季诚麾下的东江军,担任军法处长兼警备营长”

“这个警备营就是弟子去年四月组建的首个亲卫营,都是些好苗子,磨练一年半载就能出去带兵。”

“玉龙师弟进步很大,眼光开阔,责任心强。弟子重新把他调到身边,担任军令部训练处长。肩负起全军训练的重任,吴季诚和张义轸舍不得放他走,如今还在皮岛协助吴季诚练兵。”

“玉虎师弟感到自己脑子不够用,要求回到弟子身边继续学习,如今他率领亲卫队跟随玉龙他们一边训练,一边学习战术理论。”

“其他如李师兄、陈师兄等人都被弟子调入海军和陆军各部。担任副将或军法官,剩下十几个师弟因为年纪都不到20岁,跟随我只有半年时间,还需要在亲卫队中跟随玉龙和玉虎师弟一起训练和学习。”

玄青道长等人不约而同连声说好,对朱道临重用同门师兄弟的做法大感放心。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军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众人很快来到军队整编之后空荡荡的军用码头。

眼下上元港的战船和水师官兵全部调往龙潭军用码头,保护重要的工业基地和武器制造基地,数百米外的炮台东面不时传来开山炸石的沉闷炮声

那里是原先的水师靶场所在地,正在建设中的八卦洲造船厂需要从距离最近的幕府山下开采大量石料,开采石料的同时顺便把原来的靶场扩大几倍,在此基础上为武学院的学员修建一个更大更好的靶场。

能容纳6,000官兵的营区里,目前只有120名即将退役的老弱士卒留守炮台和营房,等到秋季第一批少年海军学员招收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