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1(2 / 2)

明末国色江山 巨火 5547 字 2019-05-03

吴元泰停顿片刻,继续说道:“根据吴将军和姜将军通报,新组建的东江军官兵总数为7,800人,按不同兵种分成15个营,各营地位相等,互不统属,无论是作战还是训练,均由军部统一调遣。士卒的军饷也由军部派遣军需官统一发放,军官们基本什么都不用操心,只需考虑如何训练、如何作战即可。”

“各营官兵全部装备燧发长枪,两个炮兵营和两个骑兵营共2,300官兵装备枪管稍短的燧发枪,拥有50多门可用马车拉动的火炮,因为马匹不足。他们提出向我们购买战马”

“那位年轻的姜将军很认真的对我们说,如果能卖给他们一万匹上等战马,他们除了如数支付购买战马的银子之外,再送给我们500支射程达到150步的燧发枪”

“属下猜测,他们全军装备的燧发枪应该都达到这个惊人的射程。”

对火器非常有研究的李勘倒吸了口寒气,睁大眼睛,无比紧张地问道:“能确定吗”

吴元泰苦笑着点点头:“临别前,吴季诚将军拉着属下的手发出邀请,说他们将在四月初一举行大规模实弹训练。盛情邀请我方前往观摩指正,以增进两军了解,加深彼此信任”

“属下离开皮岛后反复推测他们的用意,但始终不得要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新来的东江军还是心怀善意的,与毛文龙麾下的东江军大不相同,至少在士卒表现出来的严明军纪和主将的教养方面。比原来的东江军强上百倍。”

李勘却没有吴元泰这么乐观,他当即与申景祯低声商量如何写奏章急报南面的汉阳王庭。以便惶恐不安的国王李倧和朝臣们做出决断。

至于是派出朝中重臣前来与朱道临朱将军会晤,还是派出使臣赶赴大明京城打探明消息,就不是他们俩人能够决定的了。

李勘和申景祯商量完毕,对劳苦功高的吴元泰和崔鸣河嘉勉一番,吩咐二人暂且回去,严密监视皮岛的举动。如有异常立即上报。

吴元泰和崔鸣河连忙站起致礼,崔鸣河忐忑不安地问道:“恳请二位大人示下,如果皮岛的东江军派人前来求购粮食和砖瓦木料等物,下官该如何应对”

李勘笑了笑望向申景祯,申景祯沉思良久。给出谨慎的答复:“除朝廷管制的盐、铁和兵器之外,其他货物可以卖给他们,但要派人仔细观察,看看新来的东江军是否买卖公平,怀着善意”

“如果粮食库存充裕,可酌情卖给他们一些,以免各路商人投机取巧,引发粮价上涨”

“元泰贤侄,你的水军营寨距离皮岛最近,更要多加留心,尽可能增加沿海巡逻次数,切勿与皮岛驻军发生误会。”

吴元泰和崔鸣河双双答允,再次弯腰施礼徐徐而退。

两人离开北门外的码头,乘坐兵船顺流而下,三匹快马便已冲出南面城门,携带李勘和申景祯的奏章赶赴汉阳王城。

北方八百里外的沈阳城南门外,两匹气喘吁吁的战马冲过残雪斑斑的吊桥,马上骑士拔出腰间令旗高高举起,城门守卒立刻闪向两旁,目送两名浑身泥浆的军中急使策马冲进黑乎乎的城门洞。

半小时后,镶蓝旗旗主阿敏、镶白旗旗主阿济格、镶红旗旗主岳托、贝勒济尔哈朗人络绎赶到黄台吉的帅府,连声询问主位上的黄台吉和代善,何事这么着急把大家叫来

黄台吉摆摆手吩咐大家坐下,接过代善递上的急报,大声说道:“九连城主将送来第二份重要急报,五天前突然进驻皮岛的那支军队,正是攻破登州城的那支江南新军。”

“根据朝鲜方面的传言,因指挥登州之战而声名大振的江南新军统领朱道临,如今就在皮岛之上。”

满堂一片哗然。

性急的阿济格瓮声瓮气地大声问道:“江南新军真是和传说中的那样,配备清一色的全火器装备吗”

所以的议论声随之停止,因伤风而卧床数日的黄台吉重重点头,下意识地摸了摸嘴角尚未结痂的大水泡,扬起手中急报郑重告诉所有人:

“现在已经能够肯定,进驻皮岛的就是装备大量佛郎机燧发枪和火炮的江南新军,人数在6,000至7,000之间,根据我们的推测,他们是乘坐从登州缴获的战船开赴皮岛的,这就意味着进驻皮岛的这支江南新军拥有水战能力,非常棘手”

“更令我们疑惑的是,至今没有探知原先盘踞皮岛的4,000东江军残兵败将和数千流民到哪里去了”

“我们数年来派往皮岛的十几名探子也没了下落,五天前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至今一无所知,连日来所有船只包括朝鲜的渔民都无法靠近皮岛,我们常驻铁山的探子两次以商人身份,用货船装载毛皮前往皮岛,都在距离两里之外的水域被皮岛的战船赶走。”

“由此可见,这支军队行事诡异,布置周密,很可能如同四年前的毛文龙那样,给我们带来诸多麻烦,所以要召集大家过来商议对策。”

s:谢谢77白熊、还没发现、山青盈大大的打赏小火继续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鼓励未完待续。

第三九六章择机方动

听了黄台吉的情况介绍,众人立刻意识到其中隐藏的危机。

阿敏是努尔哈赤弟舒尔哈齐的次子,迫使朝鲜签订“江都之盟”便是出自他的手笔。此人素来老成持重,想了想不无担忧地问道:“皮岛突然出现变故,会不会影响咱们下个月西征蒙古的计划”

边上的努尔哈赤第五子、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连忙附和,所有目光再次投到黄台吉蜡黄的脸上。

黄台吉从容不迫地笑了笑,示意坐在下首位置的代善来回答。

骨架粗大、脸型消瘦的代善是努尔哈赤次子,领满洲两红旗,位高权重,他轻咳一声,摸了摸嘴唇上两撇保养得很好的小胡子,朗声说道:

“区区数千明军,占据的又是远离陆地的弹丸之地,还不值得咱们为他改变准备了大半年的西征。”

“以多年来的经验看,从明朝南方调到北方的军队装备再好也没什么战斗力,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才能适应北方的天气”

“何况北方的作战方式和河流遍布的南方大不一样,没有骑兵的步兵根本无法对咱们构成威胁,守城还勉强可以,要说野战,嘿嘿”

“至今为止,敢和咱们打野战的军队从来都没见过,就连当初不断给我们造成麻烦的毛文龙,不也是采用见不得人的小股偷袭战法吗”

“等这批刚到皮岛的江南新军弄清楚了东南西北,恐怕一年时间就这么过去了,所以不足为虑”

哄笑声阵阵响起,刚才还让众人担心的佛郎机燧发枪和火炮立刻被众人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