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8(2 / 2)

盛世帝女 解语 5490 字 2019-05-02

刘弘基颔首道:“虽不敢肯定,但至少有七八成可能。”

李渊重重一捶桌子,恨声道:“这个高君雅好生可恶,为了一已私怨,就置无数士兵与百姓的性命于不顾,该死”停顿片刻,他突然又摇头道:“不对,此战大败,我固然要受陛下责罚,他身为领将,也难以置身事外,这两人素来自私,应该不会用这种两败俱伤的招数才是。”

刘弘基笑一笑道:“李公说错了,他们二人不会有任何损伤。”

他的话令李渊不解,“此话何意”

“李公莫要忘了,他们二人是陛下亲信,他们说一句话足以抵过李公说十句,此次大败,他们一定会将所有责任都推在李公你的身上,若我没猜错,只怕在还未回到太原之时,高君雅就已经送了密折去江都,等李公折子送到之时,陛下已经先入为主,任您如何解释也无用了。”

李渊神色变幻不定,良久,他颓然道:“这么说来,我这次在劫难逃”

“看来是这样。”说着,他压低声道:“其实这几年来,李公囤积兵力,招揽能人异士,已经有了起事的能力,这次陛下若下旨问罪,正好给了李公名正言顺起事的借口。”

虽然早在数年前,李渊就已经决意起兵反隋,但真正快到这一刻时,心中仍是生出几分忐忑来,长叹道:“想不到我李家世代忠烈,到了我手里,却要做出这等谋逆之事,来日下了黄泉,怕是无脸去见李家列祖列宗。”

“李公错了,您要做的是解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的善举,传诵于千秋百代,李家祖先亦会以李公为荣。”

李渊苦笑道:“荣也好,辱也罢,走到今日这一步,已是没有了退路,只能继续走下去,希望李家祖先能够庇佑于我等。”

在这番密谈过后,李渊紧锣密鼓地筹备起义一事,正如他所说,眼下已经没有了回头路,只能孤注一掷。

就在这个时候,杨广派来的专使赶到太原,果然如刘弘基所料,杨广的旨意,只是缉拿李渊与王仁恭问罪,对于王威和高君雅二人,未有任何怪责之语。

当得知李渊被就地免职,押入郡守大牢听候发落之时,王威与高君雅喝酒相庆,高君雅一口喝尽杯中美酒,眉飞色舞地道:“一切果然如王兄所料的一样,王兄神机妙算,真乃神人也,来,我敬你一杯”

连着几杯酒下肚,王威那张白胖的圆脸泛起几丝红意,他心情极好地道:“我早就与高兄说过,让你不要担心,只要咱们将所有事情推在李渊身上,并且先一步将奏折送到江都,就断然不会有事,偏偏高兄当时还不相信,仿佛我会害你似的。”

高君雅被他说得有些不自在,嘿嘿一笑道:“这种事情,毕竟关乎性命,慎重一些得好。”

王威给彼此满上酒后,笑道:“那现在放心了吧”

“当然放心”高君雅一脸快意地道:“来了这么久,可总算报了当初的仇,真是痛快”

第三百一十三章无罪释放

王威转着酒盏,冷笑道:“早在来太原的时候,我就发了誓,一定要李渊为当年的事付出代价,没有人可以害了我们还安然无事;如今他入狱只是第一步,我要他眼看着李家覆灭,还有那个李世民,最该死的就是他了。”

高君雅连连点头,“陛下这会儿已是将李渊免职下狱,下一道诏书应该就是将之处死了,只要他一死,就算陛下不怪罪,李家也不会长久。”

王威举起酒杯道:“说得不错,等李家悉数死尽之后,你我再来好好庆祝一番”

二人自以为可以借此次战败除掉李渊,殊不知,他们此举,却是给了李渊起兵的借口,更不知李渊此刻更在积极筹备,待得后者起兵之时,就是他们命赴黄泉之时;今日所谓的庆功酒,其实是断头酒。

就在李渊筹备得差不多之时,老天爷却与李渊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从江都传来了杨广的第二份昭书,任谁也想不到,这份昭书的内容竟然是赫然李渊无罪,官复原职。

莫说是王威他们,就连李渊也是大为吃惊,从前一份诏书看,杨广明明对自己战败一事大为恼恨,何以一转眼又风平浪静,连句责备的话都没有,实在是令人想不明白。

若换了别人,无罪释放又官复原职,自是好事,可是对于李渊来说,却实在是高兴不起来,杨广开释,也就意味着他没有了造反的理由,难道要现在回头

如今招募的士兵以及知道他有心反隋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也就只有王威与高君雅这两个蠢货还被蒙在鼓中一无所知。

回头,已是不可能之事,但眼下师出无名,又该怎么办

在聚众商议之后,李渊决定一边想出师之名,一边先将分散在各地的家眷聚集起来,包括在河东的李建成兄弟;在长安的女儿平阳公主与女婿柴绍,让他们尽快起来太原,否则他这里刚起兵,他们就会人头落地。

刘弘基与刘文静日夜商议之后,终于想到了一个出师以及招募士兵之名,虽然李渊并不太认同他们的计策,但眼下也只有这么一个法子了。

数日后,一道诏书张贴于太原府的街头,诏书内容是在征兵,太原、西河、雁门、马邑诸郡,但凡二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百姓皆得入征为宾,于年终之时,在涿郡集齐,攻打高句丽。

当百姓看到这纸诏书之时,顿时怨声道哉,之前三次攻打高句丽,已是损耗了无数民力财力,结果根本什么都没打下来,如今又征兵去攻打,简直就是让人去送死。

与此同时,街上多了一些仿佛是从远方逃难而来的难民,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一问之下,皆是从江淮一带逃难过来的;从他们口中,许多太原百姓知晓曾让他们羡慕不已的江淮一带,如今已是成了人间炼狱,吃树皮吃土不算,更多的人为了生存,开始残杀同类,以同类的血肉为生。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在太原百姓之中传开了,令那些百姓对杨广越发反感,不愿受征召。

此时,王威他们正站在张贴昭书的地方,高君雅疑惑地道:“奇怪,我怎么没听说陛下再四征高句丽”

王威摇头道:“我也没听到什么风声,如今多地形势不稳,战乱频频,陛下怎么又想去征伐高句丽了,怎么想都怎么不对。”他眼珠子一转,道:“你说这诏书会否有问题”

高君雅眼皮一跳,骇然道:“难不成你觉得李渊伪造诏书”不等王威说话,他已是摇头道:“这不可能,李渊就算胆子再大,也不敢做这种事,而且这么做,对他并没有什么好处;另外,这上面可是明明白白盖了御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