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33(2 / 2)

奉系江山 青史尽成灰 5453 字 2019-05-01

自从这次冲突之后,马家军和冯玉祥之间,矛盾越来越严重了,双方都在积极调兵遣将,大有决一生死的架势。

“早打比晚打好,大打比小打好,让冯玉祥放开手脚,不管消耗多少,我全都给他补上”

杨宇霆一听,笑着说道:“拙言,对冯玉祥这么大方,可不像是你的风格啊”

“我是不得不如此啊,咱们换装的脚步越来越快,下一步军队大量使用车辆,另外海空军也要消耗大量的油料,要是不能自产,光靠着进口,不只价格贵,而且一旦到了战时,就很容易被人切断,一旦被掐了脖子,这个滋味可不好受啊。”

“嗯,拙言真是深谋远虑,不过也不能光给冯玉祥东西,这家伙也投降了不少人,是个十足的反骨仔。咱们应该派遣一个军官团过去,名义上教导他们使用新式武器,暗中就是掌控这支部队。”

张廷兰也当即点头同意,西北问题终于有了点眉目,只盼着能够快点铲平马家军,消除分裂的隐患。

就在张廷兰刚刚布置完毕,陶吉平又满面春风的来到了帅府,一见面,他就笑着说道:“大帅,我们最新研制出了一款坦克,采用了四十五毫米口径主炮,重量突破了十三吨,整体性能比起以前的坦克,有了巨大的进步,经过我的观察,比起周边国家,这款坦克有着压倒性优势,完全可以成为新一代的铁拳。”

坦克可是号称陆战之王,也是张廷兰最关注的一款武器,现在有了新突破,他也是喜出望外

“陶部长,先去看看实际情况,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如果真的不错,就准备好大规模的换装。”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六章铁路所至,兵锋所至

“大帅,这款坦克总重量十三点五吨,主炮采用新研制的45坦克炮,46倍口径,在威力上远远超过了原来装备的三十七毫米主炮,另外装备了一挺同轴机枪,一挺127高射机枪。在火力配置上面,不只超过了以往的坦克,放在世界上,也是非常领先的,另外由于重量增加,使得能装更好的防护装甲,防御力也相当突出。”

熊梦远看着眼前的这辆坦克,就仿佛看着一个新生的婴儿一般,眼中透着无比的自豪,的确根据目前的了解,世界各国的坦克,普遍停留在一战的阶段,战后由于恢复创伤的问题,并没有快速发展。

反倒是工业水平落后的中国,最先认识到了坦克的作用,不遗余力的在打造全新的坦克,因此在坦克性能方面,已经和西方互有短长了。

熊梦远接着向张廷兰介绍道:“在火力和防护力上,新式坦克都有很大的进步,但是有些问题,也不容忽视。首先就是发动机,我们目前使用的是改进的德国发动机,只有八十马力,由于马力不足,坦克的机动性能就下降了不少,最快的速度仅能达到二十五公里。另外在舒适性上面也有很严重的问题,驾驶一小时之后,必须休息。还有就是生产成本达到了三万元,比起以往的坦克贵了一倍,我担心军队无法大量采购。”

张廷兰听着熊梦远的介绍,又拿过了具体参数表,了解了更多的内容,比如这辆坦克的越野性能还是相当不错的,爬坡角度是三十度,涉水深度076米。越障高度071米,最大越野行程130公里。

综合了这些数据,这款新式坦克的总体性能和后世苏联的t26坦克相仿,甚至防护力还要好一些,唯一的问题就是发动机还相对落后。不过眼下能拿出这样的产品,军工产业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要知道苏联的t26是在十年之后才定型的。

根据张廷兰的估算,这款坦克在目前的世界上,已经领先了绝大多数列强,甚至在未来的十年之内。就足够使用了,唯一的问题就是不断的改进,精益求精,把缺陷补上。

“能拿出这样的产品,我已经非常满意了。不过提升的空间还十分巨大,发动机问题。还有舒适性问题。都是致命伤,严重影响战斗力的,你们必须拿出改进的方案。”

熊梦远急忙说道:“大帅,我们正在和德国人联合研制发动机,暂时定名为长白一型,能达到一百马力。就是为了这个坦克专门设计的。另外我们也在研制新式的悬挂系统,增强舒适性和越野性,不过有些技术难题还没有攻克,要想让这款坦克达到完美状态。至少还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

张廷兰听完了介绍,又看了看一旁的陶吉平,笑着问道:“陶部长,你有什么建议没有”

“大帅,我认为不论是让人等装备,还是让装备等人,都是一个浪费,因此最好先小批量生产一些,一面训练坦克兵,一面找问题,毕竟使用武器的是士兵,而不是我们这些设计人员。”

“说得对”张廷兰想了想说道:“那就先生产一个团的坦克大规模使用,才能把问题找出来。”

陶吉平一听一下子要生产一个团,也有些吃惊,这个规模已经不小了,看来大帅对于坦克的确有些痴迷啊。

“大帅,生产一个团,大约需要五十辆到七十辆坦克,恐怕有些多吧”

“作为一个不算成熟的产品,的确有些多,但是我们的敌人不会留给咱们这么长的时间,哪管质量不完美,也要比没有的强。”

奉军上下都清楚,眼下奉军有两大敌人,一个是刚刚被击败的俄国,一个是虎视眈眈的日本。不过大家普遍认为俄国至少需要五到十年的恢复,才能从战争的创伤中走出来。至于日本,也和列强纠缠不清,想要将精力转到中国,也需要不少的时间。

可是张廷兰心里头清楚,很快日本和美英就会召开华盛顿会议,海军军备竞赛就会停止,而两年多之后,日本就会爆发关东大地震,给这个岛国带来致命的伤害。

关东大地震绝对会成为日本内政外交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甚至可以说是这场地震,震碎了日本民主的迷梦,也开启了全面侵华的大幕。就像后世一样,一场大地震,造成了核灾难,迫使日本政治急速右转。

这场地震告诉了所有日本人,他们生活在世界上最危险,最贫瘠的岛屿上,他们的生命和财产随时受到威胁,他们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只有向外扩张,不停的侵略,占据富饶的大陆,彻底改变他们的命运。

一旦这种军国主义观点成了日本人的共识,他们就会发现奉军已经成了他们最大的绊脚石,双方之间的战斗就会迫在眉睫。张廷兰心里头十分清楚,中日之间的战争,会比想象的来的还快,留给奉军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张廷兰意味深长的对熊梦远说道:“所有的科研人员,必须绷紧一根弦,大战已经不远了,他们能拿出什么样的作品,战士在沙场上就使用什么样的东西,他们做的越精良,就越能降低生命的消耗,责任重大啊”

“大帅放心吧,我们一定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张廷兰交代清楚了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