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师长,情况想必你也清楚了吧,你看该如何处理呢”
张海鹏也一脸的羞愧,他也是二十八师出来的,现在奉军上下都在讲正规化,天天强调军纪,结果这帮人打仗不行,祸害老百姓倒是一流的,简直比土匪都不如,张海鹏也是怒满胸膛,很清楚必须要处置这帮家伙。
可是张海鹏又有点顾及香火情面,毕竟这里面就有自己的老部下,因此他说道:“拙言我看应该严惩,对任何犯错误的士兵都不能放过,但是我觉得眼下大敌当前,要是吉军杀过来,还要有人抵挡,而且大帅让我收拢溃军,我看就给这些人将功赎罪的机会吧。”
“张师长,一支毫无军纪的队伍是没有战斗力的,现实的情况就摆在眼前,他们上百的溃军连民兵都比不了,道理也很简单,就是他们已经变成了土匪,而不配称为军人,这些民兵还知道他们守护自己的家园,能够拼死战斗,要想抵抗吉军,依我看用民兵配合咱们,都比用他们强”
张廷兰说话很不客气,直接将二十八师的人等同土匪,张海鹏有心辩驳,但是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别看他和张作霖是一辈的人,也别看他顶着师长的名头,张海鹏心里头很清楚,论起权势和影响力,自己和张廷兰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张廷兰真要办什么事情,他也拦不住。
“张师长,我看这样吧,先派出人马,将溃兵都收拢起来,暂时送到后方,进行仔细的甄别,只要有杀人放火的,一律枪毙,其他参与抢劫的,也都全部遣散,军队里面坚决不能要这些害群之马,然后通知各地的农场,民兵全都动员起来,一方面加强巡逻,必要的时候配合咱们抵抗吉军的攻击。”
“长官,您真是青天大老爷啊,我这就找人去通知周边的村子,让他们的民兵都听您的命令。”
别看刘万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农,但是他更能得到其他农民的信任,原来周边的村寨都战战兢兢,生怕溃兵杀过去,现在一听说终于来了给老百姓办事的官了,他们全都喜出望外。
这附近的民众除了灾民,佃户,就是关内的移民,这些人都是屯田政策的受益者,因此知道这次带兵过来的是张廷兰,负责屯田的官员,他们都出于感激,格外的积极。
有了民众的配合,行动就变得容易多了,张廷兰命令下达之后,很快奉军就铺开了,将两省边境的溃兵全都收拢起来,有些罪大恶极的溃兵直接当场枪毙,老百姓纷纷拍手称快。
张廷兰还下令将溃军的武器收缴起来,发给民兵,提升民兵的战斗力,渐渐的地方再度恢复了一丝秩序,正在这个时候汲金纯带着手下几十个残兵败将逃了回来。
说起来汲金纯也够倒霉的了,部队被击溃之后,追兵还盯上了他,穷追不舍,汲金纯不得不逃到了山里,靠着山上的野果充饥,好不容易又遇到了几个部下,才绕了远路,逃了回来。
和张廷兰相见之下,汲金纯是尴尬羞愧到了极点,自己还想着打下黑龙江,把自己的代理师长的头两个字去掉,结果现在更加彻底,连后两个字都没有了,他哪有脸见人啊。
“拙言我愧对大帅,也愧对奉军弟兄,只有一点,我想提醒你,高士傧的部下装备比起原来还好,有不少日本枪炮,你要注意啊”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敌人
汲金纯突遭大败,多年的威名毁于一旦,整个人也十分的颓废,他已经没脸在前线指挥了,只能回到奉天,听候老张的发落,不过在临走之前,汲金纯还是和张廷兰说了说自己的疑惑。
“拙言,二十八师的情况你也清楚,战斗力虽然打了很大的折扣,但是还不至于连一帮乌合之众都对付不了,但是却遭到了惨败,你知道其中的原因么”
他的话顿时引起了张廷兰的注意,其实在开战之前,张廷兰反复思量,怎么也没有想到汲金纯竟然会失败,现在一听他的话,顿时就心生疑问,难道其中还有隐情不成
“汲大爷,您难道遇到了特殊情况么”
汲金纯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拙言,的确如此,按理说高士傧的旧部已经被打散,都是一帮乌合之众,但是他们的武器装备却十分精良,一水的日本武器,而且我们双方打到了关键的时候,突然有一支二三百人的部队,从侧翼杀了出来,攻击极为犀利,一下子将我们的战线打穿了,后续的吉军杀了进来,我们才全线崩溃。”
汲金纯说到了这里,脸上也露出了懊丧之情,他对于这次失败十分不甘心,从一开始就有一只黑手一般,在背后操纵着,汲金纯还没有弄明白怎么回事,稀里糊涂的就被打败了。
张廷兰的眉头也皱了起来,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然后开口说道:“汲大爷,您觉得这股小部队会不会是日本人派出来的”
“拙言,说实话,我觉得日本人的可能性非常大。这伙人训练有素,射击更是精准到了极点,在两百米以外,咱们的弟兄就成片的被击毙,除了日本人之外,我是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可能,只是我也有点想不通,日本人这么干究竟是为什么,难道他们想和中国直接开战不成么”
张廷兰的脑子比起汲金纯转得快得多,而且也更清楚日本人的打算。他已经很清楚了,多半是日本人看到了张作霖即将一统东三省,他们才迫不及待的动手,甚至直接派遣参战人员,就差赤膊上阵了。
“汲大爷。您赶快回奉天,把事情原原本本和大帅说一下。让他提高警惕。做好应变的准备,这次事情有点麻烦了”
能让张廷兰说出麻烦二字,就证明这个事情绝对不小,汲金纯急忙答应,然后就动身回奉天,张廷兰却陷入了思量之中。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日本人还没有最后确定对张作霖应该采用什么策略,是拉拢还是打压,日本国内也在摇摆不定,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随着奉军发展的越来越快,和日本人的冲突越来越多。
特别是刺杀案结束之后,日本人被迫让出了本溪湖煤铁公司的控股权力,这简直是摘了日本军方的心肝一样,而且他们也对张作霖越来越忌惮,尤其是老张拿下了吉林之后,一统东三省的态势已经不可避免,黑龙江肯定挡不住奉军。
在这种局面之下,日本人绝对不会愿意看到张作霖彻底坐拥东三省,一旦到了那个时候,不论是收买还是限制,要花费的本钱都远远超过了现在,日本人对这些事情十分清楚,因此他们加紧了对许兰洲的援助,同时又帮着高士傧把旧部拉了起来,想要借助他们的手,对奉军的发展进行限制。
张廷兰想到了这里,心中不免有些悔恨,自己还是低估了日本人的影响力,他们在东三省经营了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