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5(2 / 2)

徐怀瑾这里部署军务的时候,烟台的战局也在发生着变化。

袁世凯与日军大战了五六日,双方各有损伤,袁世凯勉力支撑的同时,日军也是焦急万分。

第四师团师团长佐久间左马太内心无比焦急,自己已经登陆好几天了,战局一点进展都没有,虽然清军也没有占到便宜,但是自己可是拖不下去了,毕竟自己携带的武器辎重有限,没有后续的供应,一旦弹药用尽,将面临着重大的危机。

佐久间左马太召集了手下的中高级将领开始召开军事会议,商议如何打破目前的僵局。

参谋长麻生太郎说道:“师团长阁下,清军的首领袁世凯,当初在朝鲜,屡与帝国作对,是一个非常难缠的对手,如今他兵力雄厚,我们一时间难以将其吃下,不如我们改变战法,不再与其僵持,转而攻击附近的州府,以来分散袁世凯的兵力,使我们好各个击破,而来也可以补充我们的武器辎重。”

副师团长山田逸夫答道:“如果我们分兵而动,首先就容易被清军各个击破,这样行事太过凶险”

佐久间左马太说道:“袁世凯用兵稳重有余,机变不足。我们不能等待将其主力歼灭再围攻威海必须求变取胜。我命令,骑兵联队由青山君统帅,先行行动,绕道行进,直奔招远,攻占大清国的招远府,夺取辎重给养,补充军用。第三十七步兵联队,明日起调离主力,沿海岸线,向着威海卫挺进,准备与第六师团汇合,会合后,交由黑木君统一指挥,不得违误。我军主力依然在此盯住袁世凯的大军,使其无法动弹,改攻势为守势,或者虚张声势,只要能够将袁世凯的兵力完全拖住,即是成功”

佐久间左马太布置完军事部署之后,众人散去。

第二天,骑兵联队就在青山太郎的率领下,直奔招远,一千多名骑兵,仅仅半天的时间就赶到了招远府。招远府知府袁山不战而逃,剩余的当地驻军两个绿营兵营,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战斗下,就四散奔逃,根本就挡不住日军骑兵的攻势,日军在招远府大开杀戒,老百姓死伤无数,军火库与粮库被劫掠一空,等到袁世凯接到情报,派兵来援时,日军早就撤离了招远府,不知踪迹。

袁世凯的军兵刚刚撤回烟台的驻地,紧接着又传来了莱州城遭遇日军的袭击,当地清军与日军激战半日,一败涂地,兵败城破,莱州又被抢劫一空。

袁世凯被接连的情报搞得焦头烂额,束手无策,因为袁世凯手下只有步兵,没有骑兵,没有机动力量,如何能够对付得了来去如风的日军骑兵联队

无奈之下,袁世凯命令全军向着第四师团主动发起猛攻,希望能够牵制住日军的所有兵力,不过日军抵达烟台已有数日,阵地的工事修建的非常牢固,短时间内根本奈何不了日军,佐久间左马太,毫不着急,步步为营,冷静应对着袁世凯的攻势,双反你来我往,一时间还是难以分出胜负。

此时的日军第四师团得到了骑兵联队抢掠来的武器辎重,弹药粮食得到了大量的补充,没有了后顾之忧的佐久间左马太更是嚣张至极,对于袁世凯的攻击不屑一顾,清军的训练太差,炮术、射击均是没有多少准星,对日军没有造成多少实质性的威胁,反而是防守中的日军占据优势,步炮协同作战,将袁世凯打的损兵折将。

就在清军与第四师团僵持在烟台的时候,第三十七步兵联队,秘密行军已经离开了烟台,赶往威海卫,直扑威海卫的北岸炮台。

这是一支奇兵

幸好徐怀瑾生性谨慎,特意把苍狼派了出去,传递情报。

李英年的骑兵营抵达的第二天,第三十七步兵联队,也就到了威海卫备案炮台的附近区域,得知情报的苍狼飞马传回消息。

徐怀瑾如今手中只有这莫琪的一个大营,一千兵力,北岸炮台可是集齐了一个整编的日军步兵联队,四千多人

威海,又出现了新危机

178第178章张毅归来

徐怀瑾接到苍狼的报告,心中一片苦涩,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第四师团又来凑热闹了,整整一个步兵联队啊。

现如今第六师团兵分两路,都已经抵达了虎山和白马河,双方都已经开始纠缠在了一起,由于兵力相差悬殊,清军都处于防守的态势,如果不是第三大营都是张毅带出来的嫡系精锐,深谙协同作战与近代战法,想要挡住士气高涨的日军谈何容易。

徐怀瑾仔细的考虑着,北岸炮台不能不管,那里距离刘公岛太近,一旦被日军占领,那北洋水师就真的危险了。

可是又不能将手里的兵力都撒出去,一旦那边吃紧,手里总要有机动兵力可用才行。

徐怀瑾看着威海卫的地图,突然说道,即刻派人赶往刘公岛,带着我的信件面见丁汝昌大人,请他将军舰停靠在北帮炮台附近,协助清军炮台官兵防守日军的进攻

突然背后传来一声熟悉的憨厚的声音:“是,大人”

徐怀瑾心头一震,好熟悉的声音,转过头来,只见一张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脸露了出来。

这、这不是巴根吗

徐怀瑾紧走几步,将巴根抱在了怀里,狠狠地捶了巴根几拳,说道:“老巴,你们怎么回来了,昨天怎么没有见你啊。”

巴根咧嘴笑道:“不但我回来了,教官也回来了,我这不着急见你吗,就一溜烟的跑了过来,把教官给扔在后面了”

徐怀瑾一脸震惊,继而狂喜,一把抓住巴根的肩膀,问道:“你,你说教官回来了他在哪里呢”

巴根一脸奸笑,说道:“哈哈,走吧,他差不多也已经到门口了,赶紧出去吧。”

徐怀瑾顾不得寒暄,一路疾奔到了门外,只见远处遥遥走过了几个人呢,正是朝鲜归来的张毅。

徐怀瑾跑上前去,满眼含泪,叫道:“教官”

张毅看看清瘦的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