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2 / 2)

烈明 睿士 7199 字 2019-05-01

周勉闻言大怒,便要翻身爬起,身子却不听话的瘫软下来。“我家主人可是国丈,凤阳文武谁敢不让我进城”

朱平安一笑,“凤阳皇陵镇守太监石应诏”

“狗屁”,周勉虽然虚弱,但还是怒气十足的从怀中哆哆嗦嗦的掏出一张名剌,“就连宫中的职司太监见了我家主人的名帖也得规规矩矩,一个看守皇陵的内官,跋扈个屁”

朱平安看看名帖,眼珠滴溜溜的转动几下,继而叹口气,“城门咱们是无论如何进不去了。不过,我可以帮你联络卢公公,前提是,你要帮我一个忙”

周勉顿时瞪圆了眼睛,“看你的服色,不过是一个区区的百户,居然敢和我讨价还价”

朱平安一摊双手,“既然谈不拢,那就没办法了。老岳,老洪,把周管家的马匹交给他,让他另寻高明吧”朱平安话锋一转,“不过,我要提醒周管家,乱匪的大军离此已经不过咫尺之遥了,你想逃脱是没问题,可你再想救什么人的话,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周勉顿时犹豫起来,怯怯的看看朱平安,只得点头答应下来。

朱平安偷偷的一拍曹无伤的胳膊,“咱们进入皇城的路线你还记得吗”

曹无伤一点头。

“你马上找机会进城,把这些事情全部禀报给路振飞路大人,然后,便守在王爷和王妃的身边。石应诏费尽心思将咱们堵在城外,一定会有所行动,现在能够依靠的,也只有路大人了,王爷他们的安全就托付给你了”

石应诏在城头上往下看,努力想看到朱平安万念俱灰的表情,但只看见朱平安似乎和身旁人商量了几句,接着就看到朱平安等人拨转了马头,头也不回的向着远处疾驰而去。

石应诏悻悻的拍拍垛口的墙砖,没有丝毫置人于死地之后的快,感。青衣宦官适时的走过来,小声说道:“干爹,既然朱平安进不了皇城,那朱聿键那边是不是”青衣宦官,看看周围,隐秘的做了一个下劈的手势。

朱平安和曹无伤的底细还没查清楚,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和唐王朱聿鏼那里又催的紧,大笔的金银和书信送过来,无非就是要尽快将朱聿键置于死地,好稳固朱聿鏼的唐王藩位。

石应诏虽然不想给自己找什么麻烦,但却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重返紫禁城或者到别处做个镇守中官。看守皇陵能有多少的好处,再说,如今的凤阳,卢九德和路振飞才是真正的主官,在这里混,何时能熬出头来。

“干爹,其实这次流贼来的正是时候”青衣宦官小心翼翼的打量着石应诏的神色,见到他的脸上露出探寻的意思,这才继续说道:“刚刚流贼奸细险些就打进城来,还有那么些的饥民也进到皇城里,这其中,保不齐就有奸细混进来。万一这些奸细摸进了禁垣高墙中,那朱聿键不就”

石应诏的眼睛一亮,这倒是个稳妥的办法。流贼想要夺城,是很多人都看到的事情,朱聿键一死,日后说起来,也就有了绝佳的替罪羊,反正流贼到处都是,朱聿键的死完全可以嫁祸给他们。

第七章有趣的人

世上本没有不透风的墙,不到半个时辰,路振飞和卢九德便分别知道了石应诏在城门的所作所为。

卢九德拍案而起,“石应诏其心当诛,乱匪大兵压境,此刻正是用人之际,却将朱平安麾下的一百多名劲卒挡在城外。消息传开,让城中的军士作何想,统兵的将领如何想,军心浮动,难道他担当的起”

皇城之内本有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等建制,都是洪武三年修建,但在天顺三年被拆除。如今的皇城内,军士达到五千余人,文武各级官员加上入城的百姓和难民,总人数达到了三万人。皇城虽然开阔,但骤然间涌进来这么多的人,一时间还是有些混乱。

路振飞从中午一直忙到了酉时,这才将人马和百姓安顿下来,粮食补给以及皇城内的水井饮用水,都按照定额分发下去。

送走曹无伤,已是掌灯时分,路振飞才得以坐下来喘口气。皇城内没有办公的房屋,路振飞便暂借功臣庙落脚,顺便在这里处理公务。就在此时,卢九德气咻咻的上门了。

“好在当时朱平安所部死命搏杀,城门总算守住了,没有酿成大祸”卢九德意犹未尽,怒气上头,全然没注意此时的路振飞正在小口就着小菜喝粥。“如此有功将士,却被拒之门外。路大人,您是不知道,现如今城内可是流言四起啊”

路振飞叹口气,将手中的碗筷放下。饶是先前已经知道凤阳守军战力稀松,但也没想到武备松弛到如此的地步。

城门守军五百余人,加上城墙上的各部千余人,居然被两百流贼打的毫无招架之功,竟然险些将城门给丢了去。凤阳要是因为这次突袭失陷的话,那可就真成了大明朝廷开国以来战事的最大笑柄了。

仆役又点上两盏火烛,卢九德这才看清楚路振飞正在用晚膳,不由得歉意的一拱手。

路振飞不以为意,接过仆役送来的绵巾,擦擦手,“卢公公,石应诏是天启朝司礼监秉笔太监王谦的义子,先帝驾崩之后,因为石应诏和魏忠贤来往密切,所以被贬至凤阳皇陵。这些年,始终没断了想要回到回到宫中的念头。本官说的不错吧”

路振飞端坐于中,只是伸手请卢九德坐下,甚至并未起身。但卢九德并不敢有丝毫的轻视和不满。因为面前的路振飞虽然只是一个区区的正四品文官,但其清名却享誉天下。

天启五年,路振飞中进士,当时正是魏忠贤权倾天下、重权在握的时候,而年纪轻轻的路振飞竟敢于坚决反对为魏忠贤建生祠。

崇祯八年,路振飞担任四川道御史,针对朝中愈演愈烈的党争,毅然冒死上书朝廷,力陈革除“时事十弊”。巡按福建时,查贪官、剿海寇,甚至于弹劾当时的内阁首辅温体仁。

就这样一个嫉恶如仇、品行高洁的人,对于宦官,自然也没有什么好感。初出茅庐便敢于挑战魏忠贤、温体仁这样的巨无霸。对于卢九德来说,路振飞便是朝廷清流的代表,更为难得是,他还是一名注重实干的官员,对于这样的人,平心而论,卢九德除了敬重之外还有些惧怕。

但路振飞顾左右而言他,轻描淡写的讲了一番石应诏的来历,却让卢九德有些摸不着头脑。“大人说的没错。路大人奉旨巡抚凤阳,重建城池,在凤阳呆了这么多天,估计也有耳闻。咱家就打开天窗说亮话。”

卢九德端起茶杯,看着仆役的身影消失在门外,这才呡了一口茶水,慢悠悠的说道:“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