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岛上,战鼓隆隆,炮声震天。大队大队的明军排成整齐的战阵,士兵紧握着兵器,步伐矫健,坚定地向前。
“杀奴,杀奴”
吼声惊天动地,老奴都死在了他们的手里,还有什么可怕的明军的士气已经到了沸腾的顶点。
“向前”
随着各级军官的指挥,明军整齐的方阵,如同山岳般厚重,杀气腾腾,所遇见的建奴无不骇然,不自觉地向后退去。
“射击”
枪声隆隆,一片鞑子倒了下去。
明军毫不停留,继续大步响起,必经建奴,再度举枪,重复之前的动作,冷酷无情,将鞑子送进了地狱,一转眼就有上百散骑被击毙。
“阿玛,明狗杀过来了,您看该如何”豪格惶恐地问道。
皇太极咬了咬牙,突然喝道:“退,赶快退回大营”
得到了命令,如蒙大赦的建奴纷纷向后逃走,刘兴祚和明军奋力追了一程,可是长生岛上也响起了鸣金声,他们不得不退了回来。
“大人,还没杀过瘾呢,要我说干脆一口气冲进建奴的军营,把他们都赶走该多好”褚海天懊丧地说道,显然为失去的战机遗憾。
乔福倒是不在乎,笑道:“射人射马,擒贼擒王,昨夜老奴被大炮击中,要是他死了,这才是天大的奇功。”
“没错”
于伟良把话接过来,笑道:“老奴可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凶顽程度超乎想象。要是能杀了他,辽东也就收回来了。大家伙想想,升官发财,混个世袭罔替的爵位,不在话下啊”
此话一出,在场顿时沸腾了,大家伙纷纷讨论,朝廷会有什么赏赐。
唯有张恪靠在椅子上,一言不发。
乔福笑着问道:“恪哥,你是不是担心没打死老奴啊”
“昨天黑夜之中,混乱无比,老奴受伤是肯定的,死倒是未必不用咱们瞎猜,这几天给我加强警备,倘若建奴就此撤去,老奴就命不该绝,若是建奴攻击更猛,或许老奴真的死了”
大家伙看了看,心说稀奇啊,没死才要继续猛攻,要是死了,鞑子军心混乱,怎么还能猛攻啊
他们满心的疑问,倒是刘兴祚伸出了大拇指,笑道:“少保大人一语道破天机,若是老奴死了,那可是顶大的事情,鞑子为了避免动摇军心,反而要假戏真做,两三天之内必然有消息”
接下里的日子,明军提高了百倍的小心,日夜不停巡逻,撒出探马打听消息,观察动静。
张恪其实并不相信老奴会死,毕竟按照历史记载老奴还能活好几年呢可是自己加入了,历史改变了也说不定。
就在忐忑不安之中,等了三天时间,突然有人来报,建奴的人马退了。
张恪急忙领着人出来观察,果然建奴的大营已经空空荡荡,人马都在昨天夜里撤走了,什么都没留下。
“唉,老奴命不该绝啊”
张恪仰天长叹一声,感叹之后,急忙吩咐道:“大家清点战果,保守岛屿,准备向朝廷报捷。”
就算老奴没死,长生岛一战同样是大胜,再说了还可以学习袁都督的经验,就说毙伤一大酋奴,至于是谁,让朝廷猜去吧
又等了三天时间,长生岛临近外海的一面,冰面碎裂,船只终于能进入被围困了一个月之久的长生岛。
“卑职拜见少保大人”
包士卿领着几个书办,向张恪跪倒行礼。
“怎么只有你们”乔福惊讶地问道:“朝廷的人呢,粮饷呢”
别说乔福这么问,在场的所有将领都吃了一惊,他们拼死拼活大战,朝廷应该犒劳才是,怎么连个人都不派来,大家伙顿时气愤难平。
包士卿只能祈求地看着张恪,张恪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
“冰面刚开,朝廷哪里会这么快知道。我这就向朝廷上奏,保证不会短了弟兄们的赏赐。”
张恪勉强安抚了大家伙,到了晚上,他才把包士卿叫道了书房之中。
“说吧,是不是朝廷对我有什么不满”
“少保大人,属下不敢隐瞒,的确朝廷有人攻讦大人一味好战,靡费粮饷,疲劳军士,建议圣上召您回京,而且,而且”
“别吞吞吐吐的,还有什么”
“启禀大人,为了让你尽快回京,登莱水师已经被扣押了,不准给您送粮饷”
“混账”
张恪一听顿时暴怒了,一万多士兵,困守孤岛,不给送粮食,他们是想饿死所有人吗朝廷的这帮东西简直比鞑子还可恶,可恨,可杀不可留
“少保大人,属下以为您要快点拿出章程才是,咱们岛上的粮食怕是不多了吧”包士卿战战兢兢说道。
张恪在地上来回走动,一圈又一圈,包士卿偷偷看着,大人从最初的愤怒,渐渐地平静了下来,随即竟然仰天大笑。
“包士卿,你代我拟一份奏折,告诉朝廷,本官在长生岛击毙奴酋野猪皮,恳请朝廷赏赐有功将士。”
啊
包士卿刚刚拿起的毛笔惊得落在桌上,目光瞬间凝滞了。
第三百五十三章封爵上
天启三年的春天,延续了十几年的水旱灾害无有稍减,一面是流民遍地,一面则是兵连祸结,贵州水西叛乱,四川奢崇明叛乱,红毛夷又抢占了澎湖。
不好的消息从开春以来就没有停止过,通政司送来的奏折堆满了内阁,接着又堆满了司礼监。
魏忠贤不识字,只能让小太监给他读,越听老脸就越长。
“河南去岁水灾,一百多万流民,只有不到一半安置了,陕西,山西,北直隶,山东,四省旱灾,陕西更是赤地千里,百姓缺衣少食。这大明朝到底是怎么了,怎么天灾都赶到一块去了”
坐在对面的张晔微微叹口气,苦笑道:“魏公公,要说起来大明朝广有万里,黎民百兆,出点灾祸也是正常的,只要妥善赈济,应该不会出问题。就怕是流民聚众,没有依靠,白莲教匪再从中捣乱,那可就麻烦大了”
“说到底还是一个字:钱”
魏忠贤从位置上起来,指着几个小太监说道:“你们拿着奏本跟咱家去内阁”
小太监急忙抱着奏本,亦步亦趋,急忙来到了内阁。
内阁之中,首辅顾秉谦,次辅朱国祚,还有新近的大学士魏广微全都在座,他们一个个都是愁眉苦脸,面面相觑,看到魏忠贤前来,急忙起身相迎。
“公公请坐”
魏忠贤毫不客气,直接坐在了主位上。刚坐下就狠狠一拍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