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着四名亲兵折回禹王台,刘辩领着另外两名亲兵进了郡府,径直朝后院走去。
刚进后院,迎面就走过来了一个人。
看到这个人,刘辩愣了一下。他要阻止蔡琰与卫宁的婚事,最怕遇见的,就是正迎着他走过来的徐庶。
可徐庶偏偏就好似阴魂不散一般,专挑刘辩最怕遇见他的时候出现在他的面前。
“殿下,明日便是蔡姑娘与卫宁大婚之期”到了刘辩近前,徐庶双手抱拳,微微躬身,向他问道:“敢问殿下,可否要备办贺礼”
“备当然备”看着站在面前的徐庶,刘辩点着头说道:“不仅要备,还要准备一份大礼”
阻止蔡琰与卫仲道大婚的计划,刘辩并不敢向徐庶言明。他实在不知该如何对徐庶开口,他总不能对徐庶明言,说出他是两千年后穿越过来的人,知道蔡琰命运多舛,嫁给卫仲道一定没有好下场,特意要拯救她于水火
这种话恐怕刚一说出口,就会被徐庶当成他在出门时脑袋被门挤了,或者是被看成一个欲盖弥彰的蹩脚由头。
这趟浑水,刘辩已是决定要蹚。可他又很清楚,蹚的好不好,恐怕最后都会有一盆污水兜头朝他泼洒过来,区别不过是污水的浑浊程度和多少而已。
“殿下借一步说话”目光中流露着些许复杂的神情,徐庶朝刘辩做了个请的手势,请他到一旁相对背静些的地方说话。
心知徐庶是想避开众人,与他说一些不能让太多人听到的话,刘辩朝身后跟着的两名亲兵摆了摆手,对他们说了句:“你二人且去忙着,本王与军师有话要说”
两名亲兵应了一声,转身离开,刘辩则跟着徐庶,朝后院的水塘边走去。
“殿下心有挂碍,如何不与臣下商议”到了已有数朵莲花盛开的荷塘边,徐庶转身面对着刘辩,对他说道:“不日殿下即将率军东征,此时若是心有羁绊,恐不稳妥”
第184章会错了意
站在水塘边,望着铺满水塘的碧绿荷叶上那几朵刚刚绽开的莲花,刘辩并没有去接徐庶的话。
他不知道该怎样对徐庶解释,只要是人,就会有冲动的时候。在蔡琰这件事上,刘辩也想冷眼旁观,可一想到一代才女将来会落个妙龄丧夫,又沦落异族被南匈奴人糟践,他无论如何都放不下心中的这份羁绊。
“当日董卓老贼意图谋害殿下,洛阳凶险万分,殿下仍是带同王妃一起离开;陶姑娘在大阳为贼人所掳,殿下不顾凶险,亲身营救”看着站在水塘边的刘辩,徐庶轻叹了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的说道:“臣下晓得,一代霸主必不可为儿女情长所累,可殿下乃是至情至性之人,纵使心中明了,也绝做不出那般无情之事”
抬脚走到刘辩身旁,望着水塘内绽开的莲花,徐庶语调有些沧桑的对刘辩说道:“此番在蔡琰之事上,殿下所为确有不妥,可既然殿下决意如此,臣下只得拥戴”
听到徐庶这么一说,刘辩猛然扭过头看着他,很是有些抑制不住欣喜的向他问道:“军师可是另有良策明日便是蔡姑娘大婚之日”
“殿下且宽心等候,日暮之前,蔡姑娘定然会来到郡府,与殿下相会”徐庶双手抱拳,深深朝刘辩躬身行了一礼,转身向郡府外院走去。
有了徐庶这句话,刘辩心内放宽了不少。只要徐庶出面,想来说服蔡琰应是不算甚么难事。
向跟随刘辩的亲兵打探了蔡琰的所在,徐庶让守卫郡府的亲兵为他备办了几匹快马,出了郡府径直策马朝着禹王台奔去。
禹王台坐落于安邑东南角,它另有个别名叫做清台。因其坐落于小城东南隅的禹王城遗址内,也被称作禹王台。
清台本是战国时期魏国的观象台,用以观察天象。后世之人因禹王城的缘故,联想到大禹的故事,才为它编织了一个此处乃是大禹之妻望夫所在的传说。
领着一队卫士,快马来到禹王台之下,徐庶仰头朝台上看去,只见蔡琰依然流连于台上,陪伴她的只有一名随身使女。
跳下马背,徐庶快步向台上奔去。
在禹王台的台阶上,四名刘辩派来保护蔡琰的亲兵按剑而立,见徐庶沿着阶梯往高台上走,几名亲兵连忙迎上,其中一人抱拳躬身对徐庶说道:“军师,殿下有令,任何人不得接近蔡姑娘”
“让开”横了说话亲兵一眼,徐庶没好气的说道:“殿下命本军师前来,你等也敢阻拦”
徐庶说出是刘辩命他前来,四名亲兵相互看了一眼,脸上都现出一抹为难。最后还是那个说话的亲兵朝其余三人摆了摆手,侧身站到一旁,向徐庶做了个请的手势,对他说道:“军师,请”
从四名亲兵身前走过,徐庶还瞪了他们一眼,把四名亲兵瞪的低着头,也不敢多言语。
到了台顶,徐庶双手抱拳,深深向蔡琰施了一礼,对她说道:“徐元直见过蔡姑娘。”
听得徐庶说话,蔡琰转过身面朝着他,向他福了一福回了个礼,却并未说话,只是满脸凄楚的又将脸转向了安邑城。
春秋战国时期,安邑乃是魏国都城,直到魏惠王三十一年,魏国迁都大梁,这座城池的重要历史地位才暂且沉寂了下去。
而秦统一六国之后,安邑又作为河东郡郡府所在,重新得回了它本应拥有的历史地位,直到两汉时期,它始终作为河东郡制所在,为大汉朝管理着河东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
城内建筑鳞次栉比,其中不乏一些汉末时期少见的两层木质结构小楼。
由于建筑工艺的局限,两层小楼在汉末时期并不常见,而安邑城内却是成片成片此类格局的建筑,也足以说明安邑的繁华与富饶。
此刻的蔡琰,望着这座富饶的城池,想到明日她便要嫁给河东名士卫宁,心内却是泛起了一阵阵凄楚。
蔡琰站在高台边缘,望着坐落于西北方的安邑小城,徐庶却扭头打量着这座高台。
空旷的高台之上,铺设着两张草席,应是蔡琰与刘辩长谈时跪坐所用。在其中一张草席前,摆放着一只矮桌,矮桌上还放着一面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