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商人的权利,也借此机会得到一些李世民能够接受的程度内的解放。
“陛下,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署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所以农人贫困,他们本身所能够创造出来的财富基数就不多。在这为数不多的基数上面,朝廷要收税,农民要生活,可东西就那么多,所以就导致了农民的生活困苦,朝廷的收入也不多。”
“不错,百姓之苦,朕看在眼里,所以朕才减免赋税,重新丈量土地,划分田亩,力图使百姓可以安居乐业。”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
夏鸿升又继续说道:“而商贾呢说得难听一些,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那些商人们,大的囤积货物,获取加倍的利息;小的开设店铺,贩卖货物,用特殊手段获取利益。他们每日都去集市游逛,趁政府急需货物的机会,所卖物品的价格就成倍抬高。所以商人家中男的不必耕地耘田,女的不用养蚕织布,穿的必定是华美的衣服,吃的必定是上等米和肉;没有农夫的劳苦,却占有非常丰厚的利润。依仗自己富厚的钱财,与王侯接交,势力超过官吏,凭借资产相互倾轧;他们遨游各地,车乘络绎不绝,乘着坚固的车,赶着壮实的马,脚穿丝鞋,身披绸衣。陛下,这话听起来,是不是便觉得商人可恨可恼”
“不错。”李世民皱了皱眉头,说道。
“所以自古以来,因为这样的商人令人觉得可恨可恼,所以历朝历代的君王,都会重农抑商,还会去贬低商人的地位,比如秦规定商人不能穿丝绸衣物,汉代规定商人申报不实要没收家财到了我朝,亦规定商户不能入朝为官,其子嗣亦不可参与科举,诸如此类。”夏鸿升笑了笑,对李世民说道:“可是陛下,用这些规矩来惩罚商人,最后的结果呢是,商人是地位低下了,是为人所不齿了,是被文人们看不起了。可于国来说,朝廷无视了这一最能够积累财富的群体,放过了这一块肥肉,于商人自己来说,他们虽然受到了种种歧视,可他们所赚取的钱财,却一点儿没少。他们的生活过的更好,商人始终都是最有钱的那一部分。其实,治理商人,就应当像当初大禹治水一般,堵不如疏啊”
“如何疏”李世民听得倒是起了兴趣来,又往前坐了坐,问道。
“逐步放开对商人的部分限制,对商人的行为,不是以限制其同其他百姓一样的权利,而是通过律法和税收来加以管控和引导。”夏鸿升沉声说道。
“放开商限”李世民双眼一凝,眉头紧蹙,盯着夏鸿升,一字一顿的说道:“你是在同朕说笑”
夏鸿升摇了摇头:“微臣并非说笑。开放商限,使商人同寻常百姓拥有一样的权利。相应的,商人须向朝廷纳税。如此一来,商人有了更多的机会,更加有利,便不会反对纳税。同时,朝廷也获得了极大的收入,这些收入可以被朝廷用来投入农业,又或是其他地方,使得其他各个行业也有所发展。朝廷从商人身上得到收入,拿来反哺其他行业。当然,朝廷须对商人的交易市场进行监管,以防个别商人结党垄断,这里面还有许多要管控商业的地方,具体出来就十分细琐了。另外,朝廷还可以通过调节税收,来引导商人。比方说朝廷要鼓励海商了,那就对海商减税,或是返税,减少关税,这样一来,商人们就积极投身海商。朝廷站在客观的立场,不带鄙夷和刻意压迫的去制定出一部律法来,规定商人能够怎样做生意,不能怎样做生意。如此一来,向商人纳税,就不会损害到他们的利益,反而带给了他们便利。他们自然就会主动纳税。”
第869章商法、税法
李世民仔细听完夏鸿升的话,沉默了许久。
过了半晌,这才突然低声的说了一句:“今日也就是你,若是旁人这么说,朕便要当下拿他下狱。”
“正因陛下如此信重,微臣才敢斗胆在陛下面前这么说。”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税制改革,尤其是照着微臣所说的方向来改革,对于大唐来说,大过一场地震。甚至于引起民间动荡,天下大乱,也不是没有可能。”
“既知如此,为何还要提出”李世民凝神问道。
“陛下您是圣明之君,想必能够看得出来,抛开可能会引起来的社会动荡不说,若是真如微臣所言之税法推行开来的话,那会给百姓,给朝廷带来多大的好处”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百姓会减轻负担,商人会更加自由,朝廷会更加富裕。陛下能够获得普天之下的百姓和商人的拥护和爱戴。唯独损害了现有的这些大地主,大门阀和大士族的利益,会遭到他们的反对。为何,因为这些大地主,大门阀,大士族,他们想要一个在他们的把持之下的朝廷,一个为他们而谋利的朝廷,而非是一个为百姓谋利的朝廷。”
夏鸿升偷换概念,将李世民对于被士族擎肘的怨恨引到税制改革上面。
果不其然,李世登时就眉头紧锁。李唐从李世民开始,到武则天时期,朝廷一直都在同士族暗中争斗夺权。士族始终是李世民心头的一根刺。
“若是一旦开放了商限,天下都去从商,又有何人去耕种商人有了宽限,势必更加敛财,又岂能不伤民而利己”李世民对夏鸿升问道。
“所以才需要朝廷制定商法,制定税法,制定一些列的制度,去做出限制。使其往好的方面去发展,而并非是失控。”夏鸿升说道:“而且只能一个试点,两个试点的逐步开来。如此一来,这中间万一真出现什么大不利,也便于朝廷控制事态。更可以使朝廷在试点的摸索之中,总结经验,修改弊端,优化政策,以便于逐渐铺开。”
李世民又是长久的沉默。夏鸿升的话对于现在的他,还有现在的大唐来说,还是太过于超前了。
“夏静石啊夏静石,你这是在玩火,稍有不慎,恐惹之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