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51(2 / 2)

贞观帝师 石肆 6968 字 2019-03-21

而在长安的大唐军机坊,后装线膛火炮,和定装弹药,已经开始了它缓慢的制造流程和周期――在使用蒸汽机提供巨大动力的机床出现之前,这个产能已经没法再提高了。军机坊中现有的机床,是脚踏式和石盘转动带动式的,对于一些坚硬的东西,还有水轮提供动力的体型很大的车床。这些现有的机床,其本质都还没有脱离最原始的树木车床的范畴。用来切割木材,或是进行简单的切削是够用了,可是对于加工弹壳和炮筒来说,精度和力度都严重不足。

夏鸿升也由此明白,动力,如今已经成为阻碍大唐进一步发展的沟壑了。

本公子知道茶壶盖被沸水冒烟顶起来哐哐当当,就是蒸汽的原理。可不知道怎么把这蒸汽顶起茶壶盖,变成复杂的提供巨大动力的蒸汽机啊

夏鸿升仰天长叹。

“贤侄,怎么了”李孝恭问道。夏鸿升站在李孝恭的身后右侧,是以被李孝恭听见了他的长叹。

“哦,小侄只是想到这些水师将士此去出征,里面有些人许就不能再活着回来了,是以心中伤感。”夏鸿升对李孝恭答道:“一将功成万骨枯,小侄受不了这感觉。大抵小侄是不大适合来做将军的。”

听了夏鸿升的话,李孝恭也是神色一黯,也叹了口气,说道:“本王随大唐一路征战至今,死在本王眼前的军中将士,又有几何是数都数不过来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本王也不希望他们去疆场杀伐,身死异乡。本王不能保证让他们每个人都活着回来,可大唐需要他们。便是本王自己,若为大唐故,也当马革裹尸,战死沙场”

夏鸿升一愣,继而默默不语了。

第811章

“八月了”李孝恭对夏鸿升说道:“若是在长安,此时该可以吃上预知子了。倒不是本王爱吃,是崇义和崇德这俩臭小子爱吃这一口东西。”

听李孝恭这么说,夏鸿升就知道这位百战沙场的将军,也有些想家了。

夏鸿升也不禁又第无数次的想起来自己家。也想起来自己的那俩未过门儿的媳妇儿贞观五年都叮定住了,这眼瞅贞观六年就要过去,还没有嫁进来。哎,也不知道她们怎么样了。李丽质是不是身子又好了些徐惠有没有长高了些月仙有没有谱出新曲儿呃,还有那谁呢,有没有安安分分,好生生的

船行海上,一路向南,一路向北而去。

往南,有一艘铁甲船,和几艘海船,站在铁甲船船头的人脸上带着轻佻的笑意,嘴里叼着一根茅草,手里拿着望远镜极目看去。后面的海船上,载着一箱箱的兵器。

“大人”船头的人身后走来了个船工,对他说道:“航向正,桅帆满,预计半月之后可达林邑。”

“大什么人”那人咬着茅草,回头责道:“老子是海贼头子,镇海鬼王鬼千秋,老鬼唔到了林邑,老子得是倭国的海贼记得提醒老子。”

身后那人点点头。

海风扑棱棱吹着,将桅帆鼓得饱胀。

往北,十二艘铁甲船当前,百余艘海船浩浩荡荡,船上大唐龙旗飞卷。

李孝恭拿起望远镜看看,又放了下来,对身侧也嫌闷出来吹海风的夏鸿升说道:“贤侄觉得,拿下倭国,得多出时间”

“击溃倭国,攻陷藤原京,小侄觉得一月足矣。”夏鸿升说道:“不过这拿下倭国嘛,就说不清楚了。倭国山多地狭长,四个大岛上面都是如此,若是藏于山中滋扰游击,大唐将士到处追着,倒也得花些功夫。”

“追击”李孝恭哈哈一笑,大手一挥,说道:“用不着。咱们大可暂且放过倭国国主与其朝廷。然后占据倭国诸城。静候倭国朝廷组织人手前来围城,即可反而击之,管他藏在哪座山里游击呢。有能耐,他倭国朝廷一辈子藏到山沟子里面不出来至于其国百姓,若服大唐管教,那便罢了。大唐仁义之国,自然好生安置,将养他们。若是不服大唐管教,跟着倭国朝廷瞎折腾,呵呵呵”

李孝恭笑的阴测测的,不再往下说了。但是夏鸿升却感到一股凉意从后背直窜脑门。

想了想,夏鸿升又问道:“叔叔,陛下是真的打算彻底将倭国一举拿下”

李孝恭点了点头,理所当然的说道:“既有能力,又相互开战,为何不一举拿下”

“那拿下之后,又当如何处置倭国”夏鸿升再问道。

李孝恭想了想,答道:“依大唐历来之法,当以其地置州县,敕其部族首领世袭为治,自治其事物,行进贡,然须忠于朝廷,遵从陛下旨意行事。之前征伐突厥,虽收突厥战俘为徭役,却也仍置州自管,左置定襄都督,右置云中都督,二府统之。似此之地,为羁縻之州。”

夏鸿升点了点头,心里却暗道不好。

羁縻州是指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以情况特殊﹐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相当于现在的自治区。

羁,马络头也;縻,牛靷也,引申为笼络控制。中国设羁縻州,正是始于唐朝。唐朝对一些边远少数民族采用羁縻政策,承认当地土著贵族,封以王侯,纳入朝廷管理。

唐朝的羁縻制度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在唐朝军事力量笼罩之下的地区设立的羁縻州、县,其长官由部族首领世袭,内部事务自治,行进贡,但是负有一些责任,如忠于中央政府、按照要求提供军队物资等等。朝廷将其视为领土的一部分,文书用“敕”。第二种,是内属国,如南诏、回纥等,一般封为可汗或郡王,有着自己的领土范围,但是其首领的政治合法性来自于中原政府的册封,不能自主,中原政权将其视为臣下,文书用“皇帝问”。第三种,是所谓的“敌国”和“绝域之国”,如吐蕃、日本等,虽然可能亦有册封,然多为对现实情况的追认,其首领的统治合法性并不依赖中原政权的册封,中原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