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3(2 / 2)

贞观帝师 石肆 5915 字 2019-03-21

“这便如这个地方,如此遥远,海船不可达,人力不可及,又如何能有人到这里得知此地有作物,还能再传回来”李世民指着南美洲的地图,问道。

呃,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夏鸿升挠了挠头,眼珠一转,解释道:“自然也是有人知晓的。陛下岂不闻梁书之中有扶桑传,说的就是这个地方”

“扶桑”李承乾插话道:“扶桑不就是那倭国”

这夏鸿升当然知道,不过,这不是得自圆其说么,要不然李世民又该纠结在这地图是如何出来的这个问题上面了。

扶桑国,在现代没有争议,是指日本。但是在古代,扶桑国没有特定的说法,一说为日本,一说为墨西哥。

始倡扶桑就是墨西哥这种说法的人,是一个法国人,叫金捏,他于十八世纪提交的一个研究报告中说:根据中国史书,在公元五世纪时,中国已有人到达扶桑,而扶桑,他认为就是墨西哥。在中国学者中较早响应这种说的是章太炎,他在所著文始中也认为扶桑即墨西哥。金捏所说的中国史书,就是指梁书扶桑传。这种说法认为,扶桑国应远在西半球的美洲。因为原产于墨西哥的棉花,即具备梁书扶桑传之中对于扶桑木所描写的全部特征。另外,墨西哥玛雅人的首领称“dui,”,其发音正是梁书中所说的扶桑国贵人:大小“对卢”。扶桑国有南北二监,南监押轻犯,北监押重犯,重犯子女,男孩八岁为奴,女孩九岁为奴,这也是墨西哥玛雅人的制度。

“并不是。”夏鸿升摇了摇头:“可惜其人已逝,否则,当可为陛下讲述异域之风情。”

“那这些东西,你又是如何知晓的”李世民追问道。

夏鸿升挠了挠头:“我师傅是山中隐士嘛,隐士与隐士之间也是常常会交流的,所以就知道许许多多的东西,就教给了微臣,微臣自然也就知道了。隐居高人之间也会互相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东西,这叫互通有无嘛,正所谓你有一杯葡萄酿,我有一碗三勒浆,大家互相不理,那你只尝到葡萄酿,我只尝到三勒浆,若大家相互交流,那你我便既喝过葡萄酿,也尝过三勒浆所以师傅他们会常做交流,说起自己所通晓的知识,于是大家就都有这些知识,知识就更广了。”

夏鸿升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绕了一大圈子,这锅又推到了那些个莫须有的君山隐者身上了。

“果然不愧是山中高人此言大善”李承乾这时候一记神助攻,顺利转移了话题:“先前大家就是太过于敝帚自珍,有什么知识技术都自己藏着掖着,导致许多东西都失了传,若是有升哥儿的师尊那般豁达,就不会失传了。所幸,专利法推行之后,眼下已经好了许多了。”

顺着李承乾带走的注意,夏鸿升又对李世民说道:“陛下,这张图纸您还是收好,只怕十年之内,暂时是用不上的。”

李世民到底是个雄才大略的,激动却并不冲动,听了夏鸿升的话,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每一步须迈的坚实,才能走得更远。眼下之计,乃是提升大唐之国力,而非是好高骛远――朕要将此图挂于书房卧榻之前,时时观之,以为鞭策”

“陛下英明”夏鸿升一记马屁赶紧拍过去:“打铁先须自身硬陛下并不冲动,能脚踏实地,这是最好不过了。”

“好好一句打铁先需自身硬”李世民眼中一亮,笑道:“夏卿,真不愧坊间谪仙人之称号,我大唐有夏卿相助,定能万世永昌我李家能得夏卿之义,亦是福报夏卿不负朕,朕和大唐,李家,也必不负卿此番献图劝谏之功,朕必当重赏之”tddgt

第624章盘算

李世民收起了夏鸿升所画的那副世界地图,然后又转向了夏鸿升,说道:“既然如此,那对于这些遣唐使,夏卿准备如何操作”

“遣唐使来到大唐,目的是为了学东西。那咱们就让他们学,给他们安排地方学。不过,咱们安排地方的时候,要有个讲究。首先,需要将这些遣唐使同他们的随行人员分开,不使他们通过这些随行人员的手中向外传达消息。”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其次,安排这些遣唐使的时候,提前了解一下其所擅长,然后避开其所擅者来安排。再次,所有被安排了学习的遣唐使,都要安排一名间谍人员扮作侍从,时刻监视,防止其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另外,所有的遣唐使,都要安排他们学习思想政治教育”

“这些,同朕所想无二。”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朕会问明情况,有欲学我大唐之文化者,全准许送入国子监内,让他们好生学学四书五经,学学吟诗作词。”

“陛下迎面”夏鸿升笑了起来,说道:“不仅如此,陛下,这些遣唐使,咱们好吃好喝的养着,怎么奢侈怎么来。无关紧要的东西想学什么学什么,但是技术却一样也不能给他,做到外松内紧。那些遣唐使怎么着不得在咱们大唐待上几年这几年里面,让他们都习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待到他们返回,咱们一来安插间谍,二来,送东西,各种送他不是喜欢佛经么好,送一船,让他们看个够再把咱们的白酒啊茶啊玻璃品啊总之就是各种吃喝享乐的东西还有那些奢侈品,送都送送的多多的,最好让其国主和主要的大臣都能够沉迷于其中,养成一种奢侈的生活习惯。那些东西他倭国又做不出来,而送去的东西总要分玩的,可是他们骄奢攀比的习惯已经养成了啊,所以就只能再找咱们大唐要了。头一回,是咱们回访的礼物,往后那可就不能白送了。那都是商品,得买这样一来,倭国的财富就到了咱们大唐的手里了。奢侈品很贵的,买的越多,倭国百姓就被搜刮的越厉害,就越是上下离心。这个时候,咱们的间谍开始运作,鼓动倭国的百姓起义造反,使倭国陷入内乱。”

李世民听了夏鸿升的办法,不禁笑道:“夏卿这经济战用的真是熟络,好生生一个倭国,就被夏卿这么不费吹灰之力的给搅成了一滩浑水。”

“呵呵,陛下,还没完呢”夏鸿升笑了笑,继续说道:“倭国内部动乱四起,这个时候咱们还不着急。倭国内部的各个势力争夺天下,肯定是混战不断,咱大唐正好可以大发战争财。倭国一旦内乱,肯定有人会在外部寻求支援。高句丽三国的能力,都没法真正帮的上他们,于是就唯有向大唐称臣,以获得大唐的支持。接下来,咱们就可以如同对待薛延陀和突厥一样,咱卖兵器倭国落后的很,其国又少铁矿,只有贵族才能有铁制的武器,大部分兵卒用的还是木头做的呢若是咱们大唐的百炼钢――别说百炼,五十炼的就足够了――把这些兵器卖过去,那得到这批兵器的人必然塑像披靡。其他人一看,肯定眼红啊于是也向咱们大唐来买。如此一俩。使得倭国内的那些动乱势力争先恐后的从咱们大唐买入兵器,这就又使他们陷入了军备竞赛之中。一方面咱们大唐得到了极大的财富,另一方面,军备竞赛又拖垮和削弱了倭国那些动乱割据势力的力量,到最后,那就是唯有大唐得了实惠,而倭国的那些割据势力则是个两败俱伤同归于尽的结果。到了那个时候,只消我大唐水师以平定藩属之国的内乱为由,几艘船过去,这倭国指不定兵不血刃的就这么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