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3(2 / 2)

贞观帝师 石肆 5934 字 2019-03-21

没等鸿胪寺的几人开口。就听李世民说道:“自然是薛延陀需要我大唐的多。如今我大唐兵强马壮,良将如云,就算是没有薛延陀制擎,也能荡灭突厥。可薛延陀不行,一旦得不到大唐的承认,颉利就随时可以五后顾之忧的发兵平灭。夷男虽然打败了颉利一次,可终究不是突厥的对手。”

“是了,陛下。那如此看来,还是咱们帮薛延陀的多。”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既如此,那咱们大唐多吃亏啊就好比是两家人做生意,一个人抱着一只鸡,一个人抱着两只鸭。抱着一只鸡的人不需要鸭,可抱着鸭的人却必须要买来一只鸡。那他想用一只鸭来换,可抱着鸡的人并不需要鸭,凭什么要换呢不是你想要我就得给你的啊不论是哪个国家哪种法度,也不会有这样的事情的吧事情不是这么办的,不能是你想要我的鸡,就可以随便拿一只我不需要的鸭换走我手里的鸡的。除非,把两只鸭子都给我。这样我有利可图了,我就愿意把鸡换给你了。”

李世民皱了皱眉头:“什么鸡鸭鱼肉的,看你那些个比喻,成何体统”

“呃,微臣就是这么个意思”夏鸿升讪讪笑笑:“如今大唐不需要薛延陀的帮忙,可薛延陀却需要大唐的保护。那他总不能白让咱们保护啊他凭什么啊咱们大唐又不欠他的他薛延陀连一个等价交换都做不到,还想让人帮他,有天理没有了空手套白狼,哪里有这么好做的生意价值一贯钱的东西,你只付给一文钱,能买的动么大唐的承认和保护,就好比这一贯钱,他薛延陀称臣归附,就只是那一文钱,不够啊所以微臣以为,应当同薛延陀谈判。摊开了说,我大唐并不需要你薛延陀的帮忙,就算是你重跟突厥一起了,咱大唐也不在乎。那现在我大唐和突厥还没有撕破脸皮呢,我跟突厥是盟友啊可大唐这一承认薛延陀,就是同突厥决裂了,是我大唐先背叛了盟友了,我得罪了突厥,落下了个坏名声,你拿什么来补偿突厥一怒之下发兵进犯大唐的话,我就要打仗了,打仗要花钱要吃粮食要死人的,这都是因为承认了你薛延陀,那你又拿什么来补偿这些个事情桩桩件件的给薛延陀的使者列明白了,让他们拿出诚意来,给咱们大唐来个十万头牛十万头羊,黄金万两骏马千匹的。我得了你的好处,自然要尽力保护你了。这百姓之间,请人帮忙还得给个工钱呢,我大唐不能白保护你啊你一个国家,连自己都保护不了自己,还想让别人免费的保护你,天下哪里有那么大的便宜让你占”

“这这个十万头牛十万头羊,黄金万两骏马千匹薛延陀有这么些东西么”其中一个鸿胪寺的人有些愣愣的看着夏鸿升。、

“我就是这么一说,具体的数字还是得陛下和诸位大人一起合计。”夏鸿升摆了摆手,说道:“陛下,总之微臣的意思就是,大唐可以帮薛延陀做挡箭牌,挡住突厥。但是绝不能白帮,要他薛延陀给大唐拿出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报酬来而不是一句松松垮垮不知真假不知未来如何的称臣,就让咱们大唐去替他卖力。”

第518章农夫怀中之蛇,东郭囊中之狼

“夏卿的意思,朕听明白了。,我大唐同薛延陀这次只是交易,薛延陀出了报酬,请大唐帮他震慑突厥,好使突厥不敢轻易对薛延陀动手。而称臣纳贡只是这报酬中的一个,却远远不够。”李世民自然明白夏鸿升的意思,说道:“这国与国之间,又如何能以商人之道论之倘若大唐如此作为,不合道义,日后还有谁会信服大唐”

儒家的道德体系,固然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人宽以待人,以德服人。

可是,在国与国之间,又岂能以道德的高低而论

古往今来,从没有见过哪一个国家是因为讲道德而富强于世界的。

一直以来,中国似乎都在国与国之间讲究以德服人,外族入侵,被打退之后只要投个降,俯首称臣了,战争也就结束了。当权者为了彰显自己的大度,为了以德服人,不仅不会占领这个地方,反而还要帮着那些外族安定居所,耕种田亩,放还俘虏,还要给他们些牛羊马匹以示恩德,好让那些外族之人感恩戴德,日后不再犯边。

可是结果呢众所周知了。

于是听到李世民这么说,夏鸿升又反问道:“陛下,古往今来,可曾有还哪个国家因为固守道义而不被攻伐,屹立至今的自周而后,中国古为中原之义之族同四周外族之间屡屡相互攻伐,可曾有哪个外族因为中原之国的道义而不再侵犯的汉强若斯,对待匈奴一向道义有加,最终不也是靠着卫青霍去病等将领杀的匈奴胆战心惊,这才绝了匈奴进犯的念头陛下,国与国之间是没有真正的道义可言的。因为每个国家背后都代表了无数国家百姓的利益,是势必要有所利益冲突的。令其他国家对自己信服,听从自己的,从来不是什么圣人道义,而是武力与霸权。国与国之间,强权即使真理。强大的国家才有话语权。弱小的国家唯有臣服。所以啊,不管是薛延陀,还是吐谷浑,亦或是吐蕃又或是林邑。还是高句丽、新罗、百济、倭国他们之所以臣服大唐,不是因为大唐的道义,而是因为大唐的强大。倘若有一天他们强大了,就不会再臣服于大唐。突厥,不正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前隋开皇年间。中原大盛,四夷依附,而后天下乱,四夷便趁机进犯,捞足了好处,这个时候跟他们说圣人之言,将道德仁义,他们会停手么武德年间,大唐初立,所受突厥之辱何甚那时怎么不见道义怎么不见突厥臣服而今突厥又为何臣服。还不是因为如今的大唐已然今非昔比,大唐比突厥强大了,这个时候相比于进犯大唐,臣服大唐对突厥更加有利,所以突厥就想要和亲称臣了。”

本来就是这样,国与国之间,说的再好听,演的再和谐,都改变不了背后各为各自的利益的真相。

夏鸿升的话令李世民低头思索了起来,那几个鸿胪寺的官员也若有所思。在回味着夏鸿升的话。

见众人已然有所思,夏鸿升决定趁机再进行一次当头棒喝,叫他们抛却那份虚无缥缈的“大国气度”,不要为了一个虚假的面子。而将国家的利益抛到一边。于是提高了些声音,又说道:“陛下与诸位大人都游猎过,该知道,这山林之中百兽,有狼有虎,有雉有兔。雉、兔之流。孱弱无力,虎、狼之徒,凶猛至极。而其雉兔之流,遇虎狼而成其果腹。此谓之:弱之肉,强之食也国亦如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大唐若为虎狼,则四夷不敢犯,若为雉兔,又沦为四夷口中之食矣彼薛延陀者,今日为雉、兔之流,若不削弱,他日亦成虎狼,而一山岂能容二虎届时必有所争端。今其有求于我,故而俯首称臣,他日兵强马壮,又反咬一口。陛下,还有诸位大人都是饱读史书的,这种事情难道发生的还少么倘若大唐今日厚德以待,助他兴盛,待彼繁盛,他日又要受其犯边之苦,何不若东郭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