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法名曰拼音注音之法,以二十三声,二十四韵,以及其他诸个音节,将其进行组合,不同组合辅以四声,可对汉字准确注解读音。学子只消学会认得这些音节,日后自会以音节拼读之,这些音节不同于汉字书写,以免混杂。当初在国子监试行,只需二、三日时间,学子们便都掌握了。夏鸿升又以此法教授其麾下八百将士,那八百人俱是白丁,学此法也用不过十天。十日之后,便可自读著有此音之书籍了。”孔颖达向李世民说道。
“十天”李世民大吃一惊:“孔大人是说,那些白丁士卒以此法教授,仅用十日时间,遍学会了读书”
“正是,那些白丁十日遍学会了认字,又用月余时间学会了书写。”孔颖达说道。
“好好啊”李世民大为欣喜,兴奋的从御座上走了下来:“此法何在,朕要亲自看看”
“呵呵,陛下勿急,以陛下之才,此法不出半日也就学会了。”李纲在旁边笑着说道:“老臣等带来天下士子之心,说的可不是这韵法。”
李世民一愣:“哦难道三位大人还有其他让朕惊喜的事情”
三人相视而笑,躬身请到:“请陛下移驾院内,容老臣等示于陛下。”
李世民点点头,四人出去了太极殿,就见殿外阶下听着七八辆马车来,李世民看看三人,见三人眉目间喜不自胜,于是匆匆亲自走了下去,等在下面的那些立刻拜见里他,李世民让他们平身,然后命人掀开了马车的帘子。
立刻,便有一股墨香袭来,里面只见一本本书籍整整齐齐的摆放着,李世民伸手拿出一本来,翻开之后,但见刊印的书籍便是儒家典籍来,不同的是,那上面多出了标点符号来,不由的一惊,回头讶然道:“这,这是以标点符号之法断句重修的典籍怎么如此之快便刊印出来了”
“此便是老臣等带来的天下士子之心。”李纲笑着说道,然后看向了孔颖达。
孔颖达后退一步,躬身行礼:“老臣恭贺陛下,从此大唐学子再无无书可读之苦,陛下尽可收天下士子之心矣”
“孔卿,到底是何事,快速速道来”李世民眼中的惊讶之色不断,一本本翻开那些书籍,但见上面墨香残留,统统都是新刊印出来的。
“自古以来,皆以雕版刻印,若需刊印,必先雕版,费时费力,雕版又是极易受损,印过几次便需重刻,又不易保存,数年之后便要有所损坏,致使书籍难以刊印。”孔颖达向李世民解释道:“老臣等得夏鸿升所献之活字印刷术,大大提升了刊印之效率,如今本来需数年之久方才能够刊印出来的新修典籍,如今只用了不足三月的时间,便全部刊印成了有了活字印刷之术,陛下便可大肆刊印书籍,天下学子皆有书可读,谁人不感念不下恩德此举尽收天下士子之心矣”
“什么”李世民惊讶的长大了嘴巴,回头看了看那几辆马车里面的典籍,需要耗费数年之久的刊印,不足三个月就完成了又是夏鸿升所献
李世民脸上骤然阴沉了下来,咬进了牙关。
第212章灾异之本,国家之失
太极殿中,李世民阴沉着脸坐在御座上,殿下的李纲、颜师古和孔颖达三人面面相觑。方才李世民的脸上瞬间阴沉下来,三人不明所以,本该是一件天大的功绩,一件天大的喜事,李世民为什么会面色阴沉,咬牙切齿。问之,李世民将三人重新领入殿中,才将实情告知给了三人,原来夏鸿升并非是留在朔方善后,而是在回转长安的半道上被一群乱党所劫,为保住李正宝和梁洛仁而被那货乱党刺客给掳走了而且,那伙乱党极其小心,至今也没有找到什么有大用的线索来,连夏鸿升被劫至何处也还没有探查出来
三人面面相觑,本来好好的一件事情,可是现下也顾不上高兴了,这个消息实在是过于意外,以至于让三人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良久,孔颖达才出声说道:“陛下,此子心思机敏聪慧,又机变善谋,想来自能逢凶化吉,顺利脱身。为今之计,陛下还是需要派人多加留意各地动向,以防漏过夏都尉传出的信息。”
“哼,这帮乱党实在嚣张,竟敢在官道上劫持夏鸿升。那个夏鸿升也是,既已平定朔方,为何不速速返回,非要在半路上让护卫兵卒入林打猎,说什么犒劳兵卒,让那些刺客趁机得手”李世民眉头紧锁:“如今又逢关中大旱,须得抽调人手,可夏鸿升之事”
“启禀陛下,户部急件”李世民的话没有说完,从外面传来了黄门的声音。
李世民一愣,转头看向了王德,王德立刻高喊一声:“觐见”
大殿外面,黄门带着一个人匆匆的走了进来,那人一进来立刻拜见了皇帝,然后承上了手中的信筒。户部急件,说明是户部的官员通过驿站呈送的八百里加急,是要直接呈送给皇帝的。王德匆匆的走下去。将信筒拿给了李世民。李世民拧开信筒,取出书信来,上面的火泥还在。
打开信卷,李世民几眼看下去。便顿时眼中猛地一凝,一把死死攒住了手中的绢纸,重重的拍到了面前的案几上面。
李世民的一张脸几乎黑了,眼中的凝重肃然令整个太极殿里面的空气都好似凝结了起来,李世民发出一阵粗重的呼吸声。然后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来:“传长孙无忌、杜卿、房卿、魏卿,高士廉、虞世南、褚遂良前来”
王德立刻躬身行礼,然后前去找人传召去了。
“陛下既有要务”李纲三人互相看看,然后李纲躬身说道。
“三位老大人也请留下,详情等其他众卿到了之后再说。”李世民打断了李纲的话,面色阴沉,眉头紧锁。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