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景早有了心理准备,但看到这情形,还是不免有些失望。
等到最后一个擂台的人打完了,并没有人再上,李景又让几位都头召集一众军士,然后又特意留下了几个表现好的,等到军士集齐之后,更是当众将这几人任命为伍长,看着这几人都很是激动,李景暗自一笑,转过身来对着一众军士说道:
“从明日开始,我们就正式训练,暂且先不赶路,还是与今天一样,只不过是表现好的队伍有肉吃,表现好的人也可封官。接下来,本将会先训练营中将官,待明日,再由这些将官训练尔等,汝等今日可要记得认真观摩”
随后李景将英雄这五都的十将和将虞候全都集合起来,只留几位都头管理。因为将虞候有几个空缺,又将今日提拔的几个伍长加了进入,凑足了二十人。
之后李景就将这二十人分成两列,每列十人,自己亲自去训练他们立正、稍息、四面转法,看时迁在那边东张西望的无所事事,李景又把时迁拉过来监督,一时间倒也颇有成效。
这二十人确实不错,不至于左右都分不清,没过多久李景就准备让他们练习起步前进了。
李景可是打定主意让这二十人先行训练,而后在分派的各队各伍,减轻训练难度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李景的训练目标完成的倒也还算顺利,一路上且行且训练,已经要到达青州府城了。
期间曹方又来过一次,却是告知李景已经交代给了林冲鲁智深,并且张三李四赵越等人也都安排在沧州地界,那里要荒凉些,安排个十几人并没有什么大事。
而张教头如今也已经进了青州城了,和李景安排的人接上了头,他们这一路上也算是平静。
李景在离青州还有一天路程时,就先派了曹路带着一伍马军先去青州知州处通报,并请慕容知州安排营地,想来现在已经准备妥当了。
李景率领前锋营还没到青州城,就看见路边有一队人马在路边迎接,为首的是一个壮硕汉子,身披黑甲,旁边陪着的可不正是曹路
曹路见李景来了,向身旁的人说了几句话,而后曹路身边的那个身披黑甲的汉子便笑盈盈的朝李景迎了过来。
待那汉子走到近处李景才发现这汉子身上还背着一把丧门剑,看起来到是非常英武。
李景心中已然猜到这是何人了,正是“镇三山”黄信但李景此来青州,为的就是剿灭三山。李景暗暗想,只是不知当自己剿灭三山之后,这黄信的名号会变成什么。
等黄信来到李景面前之后,李景也不敢托大,也立刻下了马,只见黄信对李景参拜道:
“末将青州都监见过李将军,知州大人和秦将军已经在城中设宴,就等着将军前去了”
按照李景的品级,是近乎秦明与同级的,宋神宗时期,王安石主持变法,在州府设将军、副将各一名,虽然后来变法失败,但这变革的职司却留了下来,只是原先的职司并没有去除,反而让军事机构增添了几分臃肿。在这青州,秦明是将军,但副将却不是黄信,据李景所知,副将是慕容彦达的亲信,而京官天然就比外官高一级,所以名义上黄信确实要向李景行礼。
李景见黄信行礼,赶紧上前扶起黄信,黄信也没推脱,顺势就直起腰来,很是热情地接着对李景说道:
“李将军,前锋营众弟兄们的营房都已经定下了,曹都头也去看过,待会进城之前就让曹都头先带着将士们去营房处,我等先去城中赴宴可好”
见黄信这么说,李景也不敢拒绝,回道:“慕容知州与秦将军相邀,李景如何能拒绝只是我这些弟兄们这一路上确实辛苦”
黄信一听李景的话音就明白李景的意思,接口道:“李将军不必担心,慕容知州早已经命人杀猪宰羊,此时正在前锋营营房那边呢”
李景听罢这才放心,又叫来张氏兄弟,交代他们待会对将士们多加管束,然后方跟着黄信往青州城去了。
第十四章青州酒宴
北宋的军事发展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强干弱枝,北宋开国时,连年征战,禁军人数也就二十万上下,但都是精锐敢战之士只是宋太宗赵光义将这些精锐全都葬送在了燕云之地,从很大程度上毁了宋太祖的军事积累,自此之后北宋由攻转守,基本断送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希望。
也就是从那时起,禁军人数逐渐增加,从北宋初年到这政和年间,禁军人数一度达到百万以上,宋神宗时,王安石主持变法,通过裁撤弱兵,优待强兵等一系列政策,将禁军人数控制在了六十万上下,到了如今,更是自称八十万禁军只是在禁军人数增加的同时又削减地方厢军人数,甚至有些一府之地,兵员竟不足一营
当然,禁军并不都是驻守在汴京的,在北宋与辽国和西夏的边境,驻扎的皆是禁军,比如说像童贯率领的西军,应该算是禁军中最强的了。
青州乃是一州之治所,虽然属于北方,有些靠近辽国,但兵马并不多,也就两三千左右。
李景与黄信同行,一路上也相互攀谈,称兄道弟起来,正聊着,李景想到青州匪患之事,便问黄信道:
“黄兄,我此番来青州,乃是为了剿匪而来,我看有黄兄这等人杰在,尚有匪患难平,不知这青州剿匪难在何处”
黄信听了不禁苦笑起来,回李景道:“不瞒李将军,我在当初刚任职都监之时,也曾经放话要剿灭三山匪患,但这些匪寇消息灵通,耳目众多,出兵多则这些匪寇四处逃窜,出兵少的话这些匪寇甚至敢群起攻之。更何况青州兵马精锐不多,也就三五百人,剿匪如何容易”
李景听了也是赞同,毕竟这可以说是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一个出兵之前需要禀报上官,经过层层手续,一个却仅仅需要几个头领做个决定就好。机构冗杂,领军者没有自主权,可从来不是什么好事
但李景毕竟和黄信不熟悉,这番想法却是不能说给黄信听了。
黄信或许觉得李景是个很好的听众,见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