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9(2 / 2)

汉瓦 风之清扬 5786 字 2019-04-28

苏飞自然明白甘宁的心思,便拉他到自己府中饮酒解闷,甘宁郁肠愁结,酒喝得越多,心中便越发地郁闷,不住地叹息。

苏飞也陪着一同嗟叹,道:“某几次向主公推荐贤弟,却也难得主公之重用,以贤弟之才,在江夏只做下个小小的军侯,真是屈煞也。看来当初为兄执意挽留,真的是大错特错了,我误贤弟了,日月流逝,人生几何,贤弟屈身江夏,如明珠蒙尘,既然如此,贤弟不如另投明主,以贤弟之才,何愁成就不了一番功名。”

甘宁醉意阑珊,摇头苦笑道:“今时今日,何处还是我容身之所”

苏飞沉声道:“某认为有一人,贤弟或可去投。”

s:由于年前工作较忙的缘故,老风确实没时间来保证一日两更了,只能将全勤弃掉了,从12月1号起,改为一日一更,每周更新不低于五天。其实放弃全勤老风真的很无奈,从七一上架到现在,整整坚持了五个月,做为业余的写手来说,真得不是很容易,希望年后可以恢复吧。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无论如何,老风也会坚持写下去,绝不太监,绝不烂尾,谨此与君共勉,希望大家还可以一如既往地支持

第484章另投新主

“噢,苏兄指的是何人”甘宁半仰了脖子,问道。

苏飞顾盼左右,压低了声音,道:“靖王刘泽”

甘宁微微地一怔,轻轻地摇摇头,苦笑道:“今日我方败在刘泽的手下,败军之将,何复言勇,就算我有心去投,恐怕也得不到重用。”

苏飞微微一笑道:“我素闻靖王知贤善用,广纳贤良,贤弟虽然兵败于靖王之手,但贤弟早几日汉口大破江东军阵斩凌操之事,想必靖王也早已耳闻,我想仅凭此战绩也足以让靖王慧眼识英了。何况贤弟既杀凌操,江东军已视贤弟为仇敌,贤弟此时再若去江东,难免会招来杀身之祸,所以依愚兄之见,贤弟不如去投靖王,以贤弟之才,在靖王的帐下,定然有一展平生夙愿的机会。”

在甘宁最早的计划之中,就是准备顺江东下去投奔孙策的,但走到江夏的时候,被黄祖封江的军令给隔阻了,在苏飞的力荐之下,甘宁这才勉强地答应先留下来。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虽然甘宁在江夏军中只是一个小小的军侯,未得重用,但打起仗来,甘宁依然很是卖力,并不因为孙策是自己心仪的主公就手下容情。射杀了凌操,无疑是自决于江东,甘宁现在无论如何是没胆去江东军营送死,所以听得苏飞之言,倒是令他一阵怦然心动。

这几年来刘泽强势地崛起于徐州,进而吞并了淮南的袁术。其雄厚的实力让天下人无不为之侧目,真要是让甘宁去投奔刘泽,甘宁倒也很中意,天底下再也恐怕找不出比黄祖更肮脏的主公了。唯一让甘宁有些担忧的就是自己刚刚在刘泽手下吃了败仗,自己给刘泽的印象恐怕也大为地减分了。不过依苏飞之言,自己还真的没有什么好的选择了。

甘宁沉吟半刻道:“黄祖为人刻薄,骄肆恣意,绝非良主,苏兄何不弃了他与小弟共投明主”

苏飞摇头道:“黄太守待我倒是不薄,如今危难之时我若弃之而去。必为天下人耻笑。贤弟未得重用,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江夏如今已是多事之地,江东孙策徐州刘泽皆是虎视眈眈。贤弟宜早做决断。勿要迟疑。”

甘宁道:“宁若孤身而走。倒也不是难事,只是那几百弟兄,与宁出生入死多年。情愈手足,如何肯弃,可这么多人想要堂而皇之地离开夏口投往敌营,恐不是件易事。”甘宁的忧虑不是没有道理,无论如何黄祖是不可能容忍部下去投敌的,自己率这么一帮子人大张旗鼓地离开,恐怕还没走出夏口城就会遭到黄祖军队的围剿。

苏飞给他出主意道:“贤弟放心,明日我便禀明黄太守,让贤弟代守邾县,以拒江东。邾县离夏口也有一段路程,贤弟到邾县之后,去留便可以悉听尊便。”邾县处于长江北岸,与江东军占据的鄂县隔江相对,对于江夏而言,邾县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却一直苦于无人署理,让黄祖很头痛。

甘宁大喜道:“多谢苏兄厚意,此恩此德,日后宁必报之。”

苏飞怅然地苦笑道:“江夏城已是风雨飘摇,朝不保夕,说不定异日还真有需要仰仗贤弟之处。”

甘宁愕然地道:“苏兄言下之意黄祖未必能守得住江夏”

苏飞道:“无论是江东孙策还是靖王刘泽,此次对江夏皆是志在必得,想要守住夏口,难也”

“黄祖的背后可是荆州牧刘表,我想刘表无论如何也不可坐视黄祖而亡吧”

苏飞叹了一声道:“江东孙策和靖王刘泽,皆是当世之虎,我想他们的胃口,恐怕绝不只是一个小小的江夏郡,刘表能不能守得住荆州都难有定论,何况区区一个夏口城。”

甘宁正色地道:“如果真有如苏兄所言之日,小弟必以身家性命也要护兄长万全”

┄┄┄┄┄┄┄┄┄┄┄┄┄┄┄┄┄┄┄┄┄┄┄┄┄┄┄┄┄┄┄┄┄┄┄┄

徐州军在击溃甘宁的军队之后,施即兵抵夏口城下。不过刘泽却没有急于攻城,在离城十里处扎下大营,深壕坚垒,与夏口城遥遥相对。

鉴于先前刘泽在寿春城下就搞了一出围而不攻最后逼得守军土崩瓦解的好戏,大家都觉得刘泽很有可能会故计重演,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过今非昔比,夏口不是寿春,黄祖也不是袁术。袁术称帝之后众叛亲离,寿春孤城一座,内无粮草无外援兵,袁术困守寿春自然是取死之道。

但此时的江夏黄祖却完全不同,黄祖是刘表的属下太守,而且和刘表的私交不错,江夏有难,刘表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必然会发兵救援,这是其一。其二是夏口城与寿春城也是全然不同的,夏口城两面环水,徐州军未有水师之利,无法从江面上对夏口城实施包围,虽驻军东北门外,但夏口城与外界的交通根本就无法掐断,黄祖可以利用水路,源源不断地获得支持。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江东孙策虽然对江夏首战失利,但他此刻却是退兵到了鄂县,并未回师江东或者退兵柴桑,可见孙策对江夏的觎觑之心从来没有停止过,徐州大军兵临城下,要做的似乎只有速战速决,趁势拿下夏口城,否则迟则生变。

刘泽对前来劝谏的众人是付之一笑,道:“区区一个夏口城,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