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2 / 2)

重生尹志平 喝酒烫头 6725 字 2019-04-26

在北宋时期,佛教盛行,楷书抄经成为了职业,所以有许多佛家经典流传于世。

但是尹志平找了两个书架,都没有找到楞严经,一时不免有些烦恼。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在不远处响起:“不知道施主想要查阅哪部经文”

尹志平被这个声音吓了一跳,转过头去,看到一个年轻僧人站在书架末尾,目光平淡的看着自己。

自己竟然没有察觉到他的靠近。

尹志平有些狐疑,以他的感知能力,连房间里的呼吸都可以听到,但竟然没发现竟然还有一个人。

而且听觉灵敏,纵使自己被古籍干扰,也不应该表现出这个样子。

尹志平平复心情,说道:“我想为家父誊抄一部楞严经。”

“楞严经”

年轻僧人有些错愕,但随即点头说道:“楞严经是部哲理深刻的经典,破惑,见真,可以破出邪魔乱相,施主有心了。”

年轻僧人平淡说完,指了指最后一个书架,说道:“楞严经在那里,一共四本,施主可以自取。”

“谢谢小师傅。”尹志平连忙道谢,但听到他对楞严经如此熟悉,于是问道:“不知道小师傅法号是”

年轻僧人淡淡的说道:“小僧觉远。”

留下这几个字,他就慢慢转身离开,走到角落里,坐在桌边,翻开一部佛经,细细品读。

而在原地,听到这个名字的尹志平心里却翻江闹海起来。

他就是觉远,发现楞严经中的九阳,并将其学习的人。

论实力,神雕末期的他有着不输于三轮五绝的实力,可以算得上绝顶高手。

但是让尹志平意外的是,原著中的觉远可不会什么武功,只是因为修习了九阳真经,性子又简单,所以一招一式都有莫大威力,才可以跻身绝顶高手之列。

可现在觉远走路不发出一点声音,呼吸平稳,只要他不说话,很难让人察觉到他的存在。

难道他的武功现在已经很高了

尹志平想着,但随即觉得不太可能,他应该是长年待在这里,学过简单的修身养性的法门,能够做到静心止水,和环境融为一体,别人自然很难发现他。

尹志平按照觉远的指点,找到了楞严经,发现楞严经装在木箱之内,放置极为讲究。

这部楞严经为达摩真迹,是藏经阁最重要的经文,因此放在最后,看管也最为严格。

但是因为这部经典并不是武学,虽然重要,也没有放置在二楼。

尹志平在盒子里拿出楞严经,走到旁边的桌子上,开始细细翻阅。

在楞严经的夹缝中,确实发现了一些蝇头小楷,记载在上面,密密麻麻。

尹志平看了几行字,便知道是九阳真经,心里有些激动。

这著作在夹缝中的字体虽小,但以尹志平的目力,倒也可以看的一清二楚。

光是看到内功心法一篇,便觉得高深莫测,晦涩难懂。

若不是他在山上阅尽道家典藏,也很难理解里面复杂的内容。

著作九阳真经的,虽然没有留下名字,但却也是绝顶高手。

他一生之中既做过儒生,也当过道士,更出家做过和尚。在儒,道,佛三家中领悟到各家的武功要诀,后来与王重阳在第一次华山论剑后斗酒论武,胜王重阳后得以借到九阴真经一览。

在阅览完毕后因自觉其阴气太重,躲入少林将阴阳调和之术和自己根据九阴真经为基础而自创的九阳真经偷写于四卷楞伽经的夹缝中以流传于后世。

能够自创绝世功法,一身修为和王重阳应该相差无几。

后世觉远凭借一部经典,便可成为绝世高手,可见九阳真经的威力。

能够得到这部经典,尹志平心花怒放,有些迫不及待想要修炼。

尹志平虽然心急,但却没有慌张,平复心情以后,慢慢抄写。

他没有只抄九阳,那样未免有些太过引人注目,而且他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检查他手中的经文,所以为了保险,他将楞严经也一字不差的誊抄下来。

这部楞严经,为宋译版本,只有四卷,称为四卷楞严,是本经,也是最早的译本。

这部经典共有六万多字,誊抄起来颇为麻烦,但是尹志平平心静气,慢慢抄写。

在抄写的过程中,尹志平也慢慢学习着楞严经。

这部被后世称为破魔大典的经文,蕴含着许多佛家至理。

主要讲述的是性与相,藉相了性,由相入性,同时还有了四门。

四门指的是五法、三自性、八识、二种无我。

除了八识之外,其他三种似懂非懂,但是八识,看完以后有些许领悟。

八识指的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前五识是五官和身体感知,也是武者最重要的依仗。

将五识练到极致,便可成为江湖好手。

而意识则是感知集合,是脱胎于五识之外的,像梅超风虽然眼瞎,凭借意识弥补,耳识身识变得极其强大,也可达到闻风而动的境界。

至于剩下的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尹志平就觉得有些虚无缥缈,末那识是思量之义,阿赖耶识则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描述。

一边领悟楞严经的内容,一边誊抄,将九阳真经用纸张记下夹在其中。

六万经文,尹志平抄写了足足有七八个时辰,一共抄写了二百多页,厚厚一叠,里面就隐藏着九阳真经。

拿着抄好的经文,尹志平走到觉远面前,后者正拿着抹布擦拭着书架。

怪不得这里如此干净,看来觉远天天清扫。

一想到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在这里看守经文,尹志平便肃然起敬,这份耐得住寂寞的性子,是自己所比不上的。

尹志平拿着经文,对觉远说道:“小师傅,弟子已经将楞严经抄写完毕。”

觉远接过经文,翻阅了一下,然后在尹志平紧张的心情中还给了他。

然后觉远面带含笑,双眼里流露着赞赏,说道:“施主伏案抄写七八个时辰,这份毅力实在是让人敬佩。”

大部分人来这里抄写经文,大多只是为了拿回去炫耀或者放在家里求个心安。

哪怕真正的向佛之人,也不过只是抄写简单的经文。

比如心经,只有二百六十个字,半个时辰便可以写完。

但是尹志平能够趴伏在那里七八个时辰,静心抄写,这份向佛之情,实在是让人心生敬意。

听到觉远的话,尹志平淡淡一笑,说道:“我刚刚落笔时,看到经文颇厚,心里有些急躁。但随着我的抄写,心情渐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