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1(2 / 2)

“法皇大人到”

一个中侍拖着长音打断了殿内的争吵,一个年级约有五六十岁精神抖擞的老者,众星拱月般的走进了殿内。

“吵什么吵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宋人大船厉害的紧,可是到了岸上怎么还能这般嚣张你们怕什么”

白河嗓门甚是洪亮,一时间殿内众人都低下了头,不愿与其争锋。

白河顿了顿,又道:“宋军是小事,现在最大的事就是天皇成亲之事这才是如今最大的大事”

白河示威似得的看了一圈众人,道:“听说源为义那个孩子前几日将源义明给杀了,我心甚慰左卫门少尉平忠胜不是转任检非违使了么,就让源为义去担任左卫门少尉吧”

源为义的父亲被刺杀,而现场佩刀的主人正是源义明的父亲源义纲。也就是说,源为义杀害了自己的二叔的儿子,自己的叔伯兄弟。

众人唯唯诺诺,白河颇为满意的退了出去。

一场朝会就这样被白河整的七零八烂,众人也无心在意,片刻后就榆次退了出去。

高坐在天皇宝座的鸟羽这才抬起头来,他面色铁青,眼中似有吃人一般的怒火。

他恨啊

第一百五十六章:征倭七

鸟羽要娶的女子唤作藤原璋子,是白河法皇的养女,按说没有什么,毕竟没有血缘关系,比之鸟羽的父亲掘河娶自己亲姑姑的遭遇好得多。

藤原璋子自幼长在深宫,常常深受白河的疼爱,白河时常将璋子抱在怀中。令人震惊的是,等璋子年长一些,却和白河天皇传出了丑闻。

今年不过十五岁的鸟羽,总是再能隐忍,又如何能忍得了自己的亲祖父给自己带的绿帽子呢

奇耻大辱

当鸟羽在宫中暗自咒骂自己的祖父的时候,白河却在悄然饮着茶。对于他来说,这帮宋人肯定不是官方背景的,无他,宋廷自顾尚且不暇,如何能远渡重洋来倭国呢

更何况自宋朝建国以来,两国并无交恶。

顶天了就是那帮小商人纠结了数支商队,和自己扳扳手腕。妄图让自己自己在买上一些商队的货物罢了。

至于别的国家伪装成宋人来打倭国那是想都别想。大家这么忙,谁有时间理会自己呢

虽然是这么想,但是白河对于这帮士卒的武力是颇为感慨的,能和自己的北面武士打个不相上下,已经非常了得了。

源义亲是不是被源义纲杀得,自己非常清楚,只是源家势力太大,也该削削,这才有了这般惨案。

相及此处,白河对着身边的侍者道:“去将平正盛叫过来。”

不过片刻的功夫,一身武士打扮的平正盛就来到了白河的面前。

两相行礼过后,白河笑道:“有一波宋人妄图作乱,人数约有数万,你带上五千北面武士,在从朝廷中调拨一万士卒,替我将这帮贼人杀尽”

平正盛现年五十二岁,正受到白河的重用,当即点头道:“诺只是不知敌人现在何处”

白河脸上笑容少了许多,道:“快到丹后了吧,看来这帮人想从丹后直接进攻平安京,想来是有些依仗。这样吧,你带上一万北面武士,两万朝廷的军马,定要保证万无一失”

平正盛脸上严肃了许多,北面武士是白河的依仗,是政院体系的根本。一共不过两万三千余人,自己这带走这么多人,是何等的信任啊当即抱拳道:“法皇大人放心,不杀尽这帮宋狗,我焉有颜面回京”

白河点了点头,原本想用宋人在磨炼些武士,看来这事也行不通了。

这时,一个侍者走了过来,对着白河耳语了两句,随即这个精力旺盛的老人脸上放光,对着平正盛道:“你去吧,莫要让我失望。”

对于平正盛,白河是颇为放心的。当年源义亲在云起国作乱,就是平正盛亲自带领军马平定的叛乱。

这是白河的心腹爱将。

平正盛急忙行了一礼,就此告辞。

出宫门的时候,却正好碰到藤原璋子要去拜见白河。平正盛叹了口气,想来市井的传闻并无半分虚构,却对白河的身后事有些担忧。

这么大岁数了还这样不顾及名声,恐怕白河去世后,自己免不了遭受清算。

身为武将,最基本的素质还是有的,平正盛领了军马以后,却连连派出斥候,打探敌人的踪迹,一边整军朝着丹后而去。

梁山此时却还在海域上航行,并不是船没有路上行人快,而是好巧不巧的刮起了北风。现在正是三月份,如此北风倒也难得。

好在,风势并没有耽误太久行程,迟了数日后梁山终于在丹后登陆。

船只还没靠岸,宋清就笑了。

只见岸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已经布好了阵势,正等着梁山哩

当即宋清对着旗舰上的众人道:“先礼后兵吧,谁愿意替我去一趟”

人群中走出来一个汉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