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家历来都是大隋实力最大的家族之一,即便在大隋天佑皇帝杨易处死了黄门侍郎裴衍之后,裴家也没有伤筋动骨。杨易可以杀裴衍,当时却无法将整个裴家连根拔起,他不能给杨承乾的帝位摇晃的太厉害,杀裴衍,只不过是为了敲打一下裴家而已。
况且,就算把长安城里姓裴的杀光,裴家也不至于倒下去。
虽然现在裴元书这个纳言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可地位在那摆着,长安城里一大批人都在看着他的脸色行事。
凤鸣轩二楼
裴元书的脸色黑的好像炭一样难看,杨崇武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虽然杨崇武背后不止他一个,但对他来说才真是他养的一条狗。现在木三动了杨崇武,显而易见是要杀鸡儆猴,这只最大的猴子必然就是他。
“这会不会是城外镇国公的意思”
一个人皱着眉说道:“镇国公进长安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他进来之前肯定要立威给咱们看看。所以得选一个有些地位却不怎么重要的人下手,这样既敲打了咱们,也不会让咱们太难受。”
“应该就是如此。”
另一人道:“那个穿铁甲的掌权的时候,杀的可不止一个人。这些有机会掌权的人,哪个不是这种做派”
“我总觉得不是这么简单。”
裴元书摇了摇头:“如果是你们猜测的这样,那倒是没什么,不过死了一个杨崇武而已,对咱们来说没有影响。可万一是在试探咱们的反应,接下来还要死人呢”
“最可恶的是”
坐在下边的一个人咬牙切齿的说道:“一个从宫里出来的不入流的小太监,居然敢带人诛杀一位朝廷大员这样的事简直闻所未闻,偏偏咱们还不能派人把他杀了,这口气窝着,心里真是不痛快。”
“聚的这么齐全啊,看来杨崇武真是没白杀。”
就在这时候门吱呀一声被人从外面推开,木三一脸笑意的站在门口看着这些大人物。在木三身后,冷着脸的罗蔚然就好像一尊杀神。门外,护卫们倒了一片,居然连个声响都没发出来。
木三笑着走进房间,在空位上坐下来:“我就说,挨着个的找诸位大人太麻烦,想让你们凑起来一块谈也不容易,杀一个杨崇武大家就都凑起来了,果不其然啊既然大人们都在,那咱们就谈谈证实吧。”
这个时候的木三,笑的好像一只得道成精的狐狸。
裴元书看了一眼木三,又看了一眼罗蔚然。他伸出去想指着木三斥责几句的手颓然的垂了下来,那么无力。原来木三杀杨崇武根本就不是试探什么,也不是立威,目标其实正是他们这些人。
而自己这个已经沉浮多年的老人,竟是被一个不入流的小太监玩了。
玩的那么强势彻底,自己一点反抗之力都没有。
木三的手指敲打着桌子,很有节奏:“现在得正式介绍一下自己,大家好,我叫木三镇国公门下一小卒,跟诸位要一个态度。”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他变得可怕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他变得可怕
大军行进在官道上,连绵不尽如一条巨龙蜿蜒而行。若是能从天上往下看的话,一定会被这壮阔的场面震撼。人们对多少万人其实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只有真正见到才能体会那种人聚集在一起带来的视觉冲击。
过了春波亭城之后距离长安城其实已经没有多远了,万里之遥已经走过,剩下的几百里倒是显得更长似的。这几百里,就是黑旗军万里长征的最后一步。当初跟着方解的老人,经历过从西北到草原,又从草原到黄阳道,再从黄阳道到雍州到南燕,然后再到长安城。
这样一条之字形的路线,就是方解的崛起之路。
兴奋,激动。
这是所有黑旗军将士们的心情。
大家都知道进入长安城意味着什么,长安城代表着一种终点也是一个起点。当年大郑立国的时候就是如此,从地方打到长安再从长安出兵扫定四方。大隋亦是如此,现在的方解好像在走的正是一条成功者曾经走过的路。
马车缓缓而行,方解这次没有看书来打发时间,而是靠坐在窗边发呆。其实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在想什么,脑子里有些空,可是又觉得被各种情绪填满,以至于有些混乱。
这是第二次进长安。
第一次的时候,他从西北那个叫樊固的小城带着大犬和沐小腰历经艰辛的走过来,半路上认识了崔中振认识了胖子项青牛。那个时候的方解进长安只是想找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过上一阵子安安稳稳有酒有暖被窝的好日子。
第二次进长安城的时候,方解的身份变了地位变了。第一次进城的时候他觉得外面是一个世界,长安城就是一个世界。在长安城这个世界里面对着是他从不曾面对的人和事,他开始学习应付和那些显贵的交往,开始在演武院里接受更多的知识。如果说樊固让方解尝到了家的感觉,那么长安城就让方解逐渐学会怎么了和这个世界相处。
高开泰的队伍已经开拔离开,或许走的时候高开泰的心情与方解一样的复杂。他曾经很接近这座叫长安的大城,以至于错觉自己很接近走进城里走进宫里走进大殿里,走上那张龙椅。
他或许现在还想着,这次离开就是在准备着下一次的卷土重来。
其实方解开出来的条件对于高开泰来说真的很完美,他可以不用直接和蒙元人交战,躲在黑旗军后面坐观其变。他可以借机积蓄实力准备着东山再起争霸天下,最不济他可以选择做一方豪杰最后归顺新的帝王成为封疆大吏。
最不济的结局,也是他如果不起兵也无法达到的高度。
“应该快有消息过来了吧”
坐在方解对面的吴一道看了看方解的脸色后低低的问了一句,方解被吴一道的话语从那种虚无缥缈的思绪中拽出来,他回头看向吴一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三五日就会有消息过来。我已经调派诸葛无垠和陆封侯的人马过去,事情成了之后应该不难。本来还觉得安抚人心有些麻烦,这次倒是找到了个合适的人选。”
吴一道点了点头,心里有些不平静。他知道方解的进步之大绝对不简简单单在修为上,还在于他在大事的决断上。方解已经不再是那个在长安城外藏在路边草丛里,问他坐车进城需要多少钱的那个少年郎了。
“人们都要面对选择,有时候很难,有时候不难。”
吴一道笑了笑,不觉得需要感慨什么。如果需要感慨,也只是感慨于方解现在的手段如此的冷冽果决。
“进城之后,应该会有很多曾经的大人物夹道欢迎你。”
他提醒方解:“要注意言辞,毕竟刚入长安城还需要这些人。”
“不会有很多。”
方解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