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66(2 / 2)

三国我当皇帝 幻星虎 10377 字 2019-03-21

当然,这都是以后考虑的问题。

时间缓缓流逝,转眼就过去了五天。

这五天里,上郡这边的局势,依然还算稳定。

这天。

哨骑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黄将军要属下前来汇报。”

“秦胡首领,答应与我们进行商议”

“不过,秦胡首领要求,必须要主公亲自出面”

“会面地点,就定在黄将军驻守的那个长城缺口处。”

赵风听后沉吟了下来:“让黄邵五日后转告秦胡首领,就说我同意会面之事。”

“目前在赶来的路上,然后半个月后,我会与秦胡首领正式会面”

哨骑对赵风一拱手:“诺”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赵风这么说,其实也是试探。

毕竟,赵风也不知道秦胡首领那边,到底是真心想要会谈,还是只是在打探某些消息。

比如,赵风已经亲率大军,赶到了上郡。

如果赵风直接说过几天就会面的话,就等于是直接告诉秦胡首领,之前的那几万援军,就是赵风带来的。

另外,赵风本人在上郡的消息被秦胡将领知道后,指不定秦胡首领会做出什么举动。

说不定就会直接派大军来进攻赵风所部。

毕竟当初秦胡大军,就已经突破了长城缺口的防线,兵力远超黄邵大军。

如果要直接进攻赵风的话,前面依然是进攻黄邵大军。

只是在突破长城缺口后,留部分士兵牵制黄邵的部曲,至于多出来的大军,则可以直接来进攻赵风。

这样长城外的士兵减少,还能方便长城另一便的秦胡大军过来。

而且,赵风这样说了之后,也能打探出秦胡首领的诚意,到底有多大。

毕竟秦胡首领要是没有一点诚意的话,自然不愿意额外等个半个月时间。

因为对于秦胡首领来说,半个月后,指不定赵风这边,又会有大军增援过来。

这样会徒增他的风险。

他愿意冒这个风险,才是体现诚意的一种。

否则以双方目前敌对的情况,单凭嘴巴说,是谁也无法取信谁的。

时间一晃,再次过去五天。

前面几天,黄邵是以把消息送回元氏为由,要秦胡首领等待回复。

秦胡首领没有太多表示后,双方平静了五天。

这天。

一哨骑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黄将军把主公之前的话,都告诉了秦胡首领。”

“秦胡首领表示,愿意在此地等主公十日时间”

赵风听后大喜。

秦胡首领愿意等,就表示他愿意承担额外的风险。

也就是说秦胡首领,拿出了他的诚意

而有了秦胡首领的诚意,就表面秦胡首领,是确实想要与赵风商谈。

否则现在肯定就不是这个态度了。

既然秦胡首领愿意商谈,赵风显然也不可能真在这边徒耗十天。

毕竟幽州那边,也还等着赵风率兵过去增援的。

沉吟了一下:“你让黄邵派人转告秦胡首领。”

“就说我临时决定,会带领少量骑兵,连夜迅速赶来,两天后就会抵达上郡。”

“三天后的午时,准时会面”

哨骑对赵风一拱手:“诺”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其实以赵风本来准备只说一天的,这样第二天就能会面,时间上便的再提前一天。

毕竟以绝尘日行千里的能力,一天时间,就足够从元氏赶到上郡了。

只是,赵风考虑到,这样一来,就等于告诉秦胡首领,自己是一个人骑千里马赶来的。

虽然看上去好像很重视秦胡首领,但显然就不符合赵风目前的身份了。

毕竟赵风身居高位,就算赵风想这样赶路,其余将领也不会同意。

而要携带其余骑兵部曲的话,自然就需要两天了。

另外就是,赵风毕竟已经带着几万大军,在上郡了。

也就是说,赵风如果按照常规赶来,必然是要携带大军过来的。

但赵风不可能另调大军过来。

一旦秦胡那边知道情况后,很容易猜出些什么。

而现在这样,秦胡就根本什么都猜不到了。

第一千零三章秦胡之战五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三天。

除了当天黄邵送回消息说,秦胡首领表示惊讶外,便对赵风也重视了起来。

因为尊重都是相互的。

赵风如果按照既定行程,是需要十天时间,才能赶到上郡。

秦胡首领,都已经做了多耗费十天的准备。

结果赵风临时改变主意,提前了七天时间,就说明赵风对此,也是非常重视。

第三天一早。

赵风招来王凌、王晨等人。

等王凌、王晨等人到齐后,赵风直接开口道:“王凌,以你为主,王晨为辅。”

“你们率领三万新兵大军,即可开赴黄邵驻扎的长城处。”

王凌和王晨对赵风一拱手:“末将领命”

说完,便带着其余几位将领,一起退出了中军大帐。

这四万新兵,本就是由王凌为主,专门训练的。

所以其余将领,对于是以王凌为主,也没什么意见。

而赵风之所以让王凌来训练。

一是,王凌的能力确实出众,这不单单是赵风发动天赋能力查看出来的。

而是田丰、鲁肃等人,都这么人为的。

二是,赵风要送功劳给王凌。

这样可以让王凌早点积累军功,然后好提拔起来。

这种举动,大家都已经心知肚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