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赵风率兵赶到交界处,都已经要到申时以后了。
哪怕与刘备见面,没有交谈太久,赵风再率兵回来,也已经天黑了。
所以赵风约在明天上午见面,也不算太过。
另外,既然是赵风主动开口相约,那么明天刘备就算率兵进入济南郡,也不算得罪赵风。
入夜后,守卫前来汇报,华雄率领五千骑兵,已经赶到驻地,与之前的五千骑兵汇合。
只是骑兵通常不会与步兵在一处大营驻扎。
所以华雄的骑兵所部,离赵风驻扎的大营,还有一些距离。
如今又天色已晚,赵风也没必要把华雄喊来。
翌日一早。
赵风便率领虎营,赶往前线。
行军一个时辰后,抵达徐晃驻防之地。
徐晃看到赵风赶来,策马来到赵风身前,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刘备已经率兵,在前方三里处驻扎。”
赵风暗道,有了自己邀约,刘备果然率兵进入了济南郡地界。
沉吟了一下:“派人去通知刘备。”
“就说我已经到了,一刻钟以后,双方独自一人,在两军中会面。”
徐晃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便迅速策马,赶往了自己的部曲处。
片刻后。
赵风便看到一骑哨骑,迅速往对面奔跑而去。
三里路,不算太远。
没多久,前去通知刘备的哨骑,便策马返回。
当哨骑跑到两军中间时,刘备大军当中,也有一人一骑,策马走出了阵列。
赵风没有犹豫太久,直接夹了绝尘肚子一下,然后跟着策马走出了阵列。
双方都缓慢行走了一炷香时间,才抵挡两军中间。
赵风率先对刘备一拱手:“多年不见,我是称玄德兄呢还是称呼一声宋王”
赵风这就是试探刘备的想法。
刘备对赵风回了一礼,笑道:“那备是称呼一声伯虎老弟还是称呼一声赵王”
赵风没做多想:“河北之地人尽皆知,赵王还在邯郸,好好的治理他的赵国”
赵风的意思就是,自己没有撤国置郡,也不太认同赵王的爵位,就更没有祭天后去继任赵王的爵位。
刘备在马上对赵风行了一长揖,整个人都俯身到马背上:“伯虎老弟高风亮节,没有受到王爵的诱惑,来破坏高祖的白马之盟。”
“如伯虎老弟这般的人,整个大汉,也找不出第三人了。”
“备在此拜谢”
赵风一听就知道,刘备的潜在意思,肯定就是说他自己,就是第二人。
也就是说,刘备也没有继任宋王之位。
只是赵风不知道,刘备是嫌封地太小,处处被节制,无法发展壮大。
还是有其他的想法。
比如说,目前的刘备,还是想效忠天子的
第九百七十二章会面刘备二
赵风罢了罢手:“都是被奸佞之人,祸害朝纲罢了。”
“我也算不得高风亮节。”
赵风说的可是大实话,因为赵风的想法,可是要自己当皇帝的。
不过这话到了刘备耳里,显然就是说曹操、袁术等人,都是奸佞之臣。
因为曹操率先破坏了高祖的白马之盟,非刘姓不得为王。
而袁术又自称,早年救出了少帝,还有玉玺为凭,重立少帝为帝。
当然,刘备之所以会这样认为,那是因为刘备不知道,袁术的做法,完全是赵风给提出来的。
否则,现在称帝的,就是袁术了
至于到底是袁术称帝,对大汉影响更恶劣,还是袁术立假刘辩为帝,会对大汉影响更恶劣。
赵风也说不出来。
刘备对赵风行了一揖:“我愿与伯虎老弟联手。”
“一起里应外合,除掉张燕、吕布”
“届时青、徐二州,尽入伯虎老弟之手。”
“有了青、徐二州,我们也能早点拨乱反正”
“不知伯虎老弟,意下如何”
赵风听后,犹豫了下来,。
也不知道,刘备这是在胡说八道,或者说是在试探自己。
还是真有这个想法。
毕竟刘备一直以中山靖王之后自居。
中山靖王刘胜,乃是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异母兄,母为贾夫人。
汉武帝通过推恩令,来解决大汉封王的问题,刘备自然应该鼎力支持。
至少言语上,要表示支持。
只不过,赵风转念一想。
刘备既然自诩中山靖王之后。
那么刘备没理由不继任宋王之位。
毕竟高祖的白马之盟,跟刘备也没什么关系。
何况,刘协那边,已经承认了刘备皇叔的地位。
赵风沉吟了一下:“玄德兄的提议,我是非常的支持”
“不知玄德兄,能领多少兵马,来里应外合”
刘备面露难看之色:“备不才,就只有这不足两万兵马了。”
赵风叹息了一声:“我现在能调动的兵马,也就四万余人。”
“里应外合除掉张燕,还有可能。”
“想要一举除掉吕布,只怕做不到了”
赵风这就是想委婉的拒绝,另外还点出自己目前有多少大军。
这其中暗示,刘备想来硬的,赵风大不了不去围困其他各县,来与刘备一战。
而单凭六万兵马,显然是搞不定吕布的。
当然,赵风实际上的兵马,远不止四万。
其中徐晃所部是一万,张郃、文丑所部,加起来也是一万,赵风自己率领的亲卫营,就是八千五百人,鲁肃那边也有两千五百部曲,再加上华雄的一万五千骑兵,一共就已经四万五千兵马了。
何况,赵风现在还调派了一万五千的王府卫戍过来,这里就有六万余人了。
算上重新整编的五千黑山军降卒,就已经有六万六千兵马了。
赵风自然不会如实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