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14(2 / 2)

三国我当皇帝 幻星虎 10398 字 2019-03-21

如果韩暹是与赵风联系的,赵风或许还有些机会。

不过前提是,赵风得到徐州消息的时间,要与曹操差不多。

否则,最后依然会被曹操得逞。

就跟袁绍现在的局面一样。

第二天一早。

赵风让王平依旧留守在河阳,然后率领三万一千大军,开始启程赶往东郡黄河以北之地。

去与那边的大军,开始汇合起来,然后做出要进攻兖州的姿态,来向曹操施压。

一路上,赵风率领大军,经过温县、州县、治所怀县、武德、修武、获嘉、汲县、朝歌、荡阴,转道魏郡内黄、繁阳、阴安,直接进入东郡卫国驻守。

这一路行军,赵风没有携带粮队,都是直接途径各县进行的补给。

所以一路行军,只花了七天时间。

如果携带粮队的话,最少还要多出五天时间来。

抵达卫国后。

鲁肃走进中军大帐,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如今我部驻守在卫国,赵将军、华将军、管将军、瞿将军,率兵驻守在东阳武。”

“共计七万大军,可以随时做出进攻兖州的姿态,向曹操施压”

赵风点了点头:“袁绍原本围困我的计划破产,如今或许又会打起抢回天子的想法。”

“哪怕袁绍没有这个想法,但曹操对此也不得不防。”

“所以颍川郡阳城那边的守备兵力,曹操无法调集。”

“而因为曹操拿下了豫州颍川郡和汝南郡,又已经与袁术成为了死敌。”

“所以那边的防线,曹操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这样一来,曹操只能选择妥协。”

“子敬的办法,果然不错”

鲁肃笑道:“主公过誉了。”

“以主公的才智,迟早也会想到这一点的。”

赵风罢了罢手:“好了,我们二人之间,就没必要互相吹捧了。”

“既然要做出进攻兖州的姿态,那就宜早不宜迟。”

“派快马给赵云、华雄、瞿泽、管亥等人传令。”

“让他们两日后,与我部一起,做出要渡过黄河的姿态。”

“我部修整两日,两日后,与那边同步进行”

鲁肃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黄河因为水流湍急的缘故,能渡河的渡口,并不太多。

以东郡为例,也就只有卫国渡河后抵达东郡治所濮阳,已经从东武阳渡河后,直接抵达东阿治下的苍亭。

而也是因为这个渡口的缘故,所以濮阳才是东郡的治所。

之前刘岱杀了桥瑁,改任王肱为东郡太守,治所就是在濮阳。

后来曹操也被表为东郡太守,治所就改在了东武阳,也正是因为东武阳有黄河渡口的原因。

要是没有渡口的话,那曹操也根本顾及不到东郡黄河以南之地了。

第九百零九章曹操妥协

三天后,赵风率领大军,集合在黄河北岸。

以大军摆出的阵型来看,只要赵风一声令下,大军便可以直接渡过黄河了。

赵风抬头看了看天色,向鲁肃问道:“子敬认为,曹操会不会妥协”

鲁肃笑道:“必然会妥协的”

“因为曹操没得选。”

“除非曹操做好了与我们决战的准备。”

“但曹操才劫走了天子,现在也没做好与我们决战的准备。”

赵风点了点头:“那为何曹操还没派人过来”

“我们在这里驻扎了两日,曹操不会得不到消息。”

“如果我现在下令渡过黄河,到时就算曹操派人前来妥协,也都晚了”

现在还没过河,赵风要撤军也还来得及。

而这时候撤军,并不会对军心造成影响。

一但大军过河后,大军就不能轻易撤走了。

这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否则会让军心受损,反而得不偿失。

赵风的这种情况,就类似当初对张燕军情的一种预判。

正因为有这种预判,赵风才敢把赵云和华雄的骑兵,调去河东郡增援。

因为只要张燕准备集结大军,赵风便可以让赵云与华雄率兵返回。

那时是还来得及让张燕退却。

而一但张燕率兵进入冀州,赵云与华雄赶回去,也需要经历一场大战。

因为不打上一仗,张燕的军心,也会受损严重。

鲁肃沉吟了一下:“再等一刻钟吧。”

“只要在天黑前,能让大军全部渡过黄河就行。”

“说不定曹操的使者,现在就在渡河中”

赵风沉吟了一下:“就依子敬所言。”

因为赵风现在,也没做好与曹操决战的准备。

毕竟从各方面来说,赵风都要比曹操有优势。

只要按照目前的局势,在发展个三、五年,赵风完全可以把曹操给击败。

根本没必要,现在就一战定胜负。

毕竟现在不确定的因素,实在太多了。

这些因素,有内部的一些问题,青州张燕可能会乘机进攻冀州,幽州刘和可能会乘机脱离赵风钳制,匈奴人会出现其他变故等等。

一眨眼的功夫,一刻钟便过去了。

赵风沉思良久,最后高举右手,准备下令渡过黄河。

这时,以哨骑策马跑到赵风身前,对赵风一拱手:“骑兵主公”

“曹操遣使求见主公。”

赵风听后,内心一喜,曹操总算把人给派来了。

不然赵风骑虎难下,还真要率兵渡过黄河,去与曹操战上一场。

然后转头看向熊大:“熊大,派快马去通知赵云、华雄等人,让他们停止过河。”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就快速跟身后的传令兵下令。

卫国离东武阳不远。

快马赶过去,也就一、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