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89(2 / 2)

三国我当皇帝 幻星虎 10599 字 2019-03-21

王泽笑道:“在下原本就是待在太守府的,现在也是待在太守府,谈不上委屈。”

赵风点了点头:“那就好。”

“我还要去处理要务,这就走了。”

王泽对赵风行了一长揖:“主公能抽空来看在下,在下感激不尽”

赵风扶起王泽,转身便退出了王泽的屋舍。

当赵风回到议事厅时。

鲁肃已经在议事厅等候。

赵风诧异道:“子敬来了,也不派人告诉我一声。”

鲁肃笑道:“听闻主公去见王泽了,那自然也是有事。”

赵风点了点头,直接回到自己的诸位坐了下来:“子敬前来,是高柳出了什么事吗”

鲁肃笑道:“那倒没有,高柳一切正常。”

“就算要处理世家、豪强之事,也要几天以后在说。”

“特意前来,是送来田别驾的文书。”

说完,便把手中的文书,双手呈上。

熊大直接走到鲁肃身前,接过文书,然后转交给了赵风。

赵风打开文书,仔细查阅了一遍。

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跟冀州蝗灾有关。

毕竟今年蝗灾会多猛烈,主要还是看冬季的一场大雪,够不够大。

不过冀州虽然下雪了,但只是跟往年一样,并不算特别大。

所以,今年蝗灾,会按照去年最悲观的方向发展。

毕竟用不了多久,蝗虫卵就要孵化了。

到时候,冀州的人力、物力,都要往这方面偏重。

否则一个弄不好,四月份收割春粮,就会颗粒无收。

最后一部分内容,是崔琰说,他与吕布已经谈妥。

至于怎么谈的细节方面,文书里没有记载,只说吕布同意了崔琰的建议。

愿意让赵风率领大军,进入东郡黄河以北之地,来帮助吕布坐镇。

这样吕布才好率领原本在东郡镇守的大军,去济阴郡定陶一带,与曹操再次决战一次。

赵风看完文书,把里面的内容直接转述给了鲁肃,然后问道:“子敬以为如何”

鲁肃沉吟了一下:“冀州之事,只能尽力而为了。”

“至于派兵进入东郡黄河以北之事,那本就是肃提出来的。”

“肃自然是没其他意见”

赵风点了点头:“子敬以为,派何人去东郡黄河以北坐镇”

鲁肃沉吟了一下:“这可不单单是只调动某一路大军,就能解决问题的。”

“这需要统筹主公所有的大军,让各军互相协调的。”

赵风揉了揉太阳穴:“这事是子敬提议的。”

“那给你一天时间,你来做个规划吧。”

鲁肃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议事厅。

第八百六十四章幽州事了二

翌日。

鲁肃走进议事厅,把手中的竹简,双手呈上:“大致规划,已经做好了。”

“请主公查阅。”

熊大走到鲁肃身前,直接接过竹简,然后转交给了赵风。

赵风打开竹简,仔细查阅了起来。

大意就是。

幽州之事,应该快要了结。

那么原本作为战争缓冲地带的河间国,就没必要继续作为缓冲地带了。

建议赵风把薛俊在蠡吾的五千守军,调派去河间国。

另外在安平国观津驻守的郭嘉所部,也调去河间国。

因为河间国有了驻兵,那么压力就不需要堆积在清河国。

然后让驻守在清河国东武城的杨经所部,调到代郡来驻守。

这样还能让杨经所部,远离青州黑山军。

免得被张燕派人给说服,会反叛赵风。

而代郡有了杨经所部,也能与在太原郡虑虒驻守的周仓所部,同时对雁门郡形成威慑。

日后如果要对雁门郡用兵,可以直接派遣杨经所部与周仓所部为先头部队。

至于驻守在清河国甘陵的管亥所部,可以调派去东郡黄河以北驻守。

毕竟那里只是半个东郡,又有黄河作为屏障,有九千余大军坐镇,也差不多了。

如果担心管亥所部不足的话。

可以让驻守在魏郡阴安的夏侯兰所部,一同前往东郡黄河以北之地。

毕竟夏侯兰所部,在阴安驻守的任务,就是抵御兖州东郡这边的大军。

派去东郡黄河以北之地,也只是往前推移了几个县城而已,作战任务不变。

同样,因为幽州之事,差不多进入了尾声。

赵风在幽州的大军,以后也不会有什么战事了。

那么华雄的骑兵所部,自然要回到清河国甘陵继续驻守。

这样以骑兵的速度,不但能快速增援清河国战事,也能快速增援东郡黄河以北的战事。

另外,有骑兵盯着青州平原国那边,也能给张燕的黑山军,造成极大的威慑。

要知道,黑山军连制式装备,都没有普及开来。

以黑山军的情况,完全会被骑兵克到死死的。

最后,赵风自己,应该率领大军,前往冀州渤海郡。

顺便把渤海郡给收复回。

当然,名义上是以赵云为主,赵风只是协助作战,所以赵云也要随行。

渤海郡之前夹在公孙瓒、赵风、张燕之间,一直没有明确的归属。

如今幽州,名义上要归刘和,但暗地里是归赵风。

那么渤海郡的事,自然要着手解决。

不过渤海郡情况特殊,早期被公孙瓒把袁绍赶走,后来袁绍又把公孙瓒给赶走,最后袁绍又被公孙瓒给赶走。

所以赵风也用不着派太多士兵前往。

因为渤海郡那边的情况,不会发生太多的战事,除了在修县驻守的眭固所部,大部分县城,都会望风而降。

那么赵风自然也不需要带太多的兵马。

可以把太史慈所部,继续留在幽州,让太史慈自由发展。

赵风看完,沉吟了一下:“行,就按子敬说的办。”

“子敬把这些,书写成调令,然后一式两份。”

“一份发给田丰,让田丰知道大军的变动。”

“一份派人送给各路大军将领,让他们开始按命令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