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5(2 / 2)

三国我当皇帝 幻星虎 11931 字 2019-03-21

赵风笑道:“没什么关系。”

“这事五日前,后将军也派使者来询问过了。”

“目前后将军的使者,还在驿馆休息。”

“稍后你去到驿馆,可以当面询问他”

关靖罢了罢手:“赵刺史既然这么说。”

“在下自然会相信”

“无需去询问后将军的使者了。”

赵风点了点头:“那使君还有什么问题吗”

关靖沉吟了一下:“我主公想和赵刺史结为联盟。”

“共同抵御袁绍和黑山军”

赵风笑道:“想要联盟,起码也要有一些章程吧。”

“这可不是儿戏。”

“总不能就只是为了抵御袁绍和黑山军吧”

“再说,我目前与黑山军和袁绍,根本没有任何瓜葛。”

“我为什么要与公孙将军结盟呢”

关靖点了点头:“这是自然。”

说完,从怀里拿出一卷竹简,双手呈上:“这是我主公亲笔写的联盟条约。”

不需要赵风示意。

熊大直接走到关靖身前,接过竹简,然后转交给了赵风。

赵风打开竹简,仔细看了一遍。

第一条,就是结成攻守同盟。

一方被进攻,另一方需要出兵相助。

另一方如果有出兵的举动,可以要求对方派兵协助。

第二条,是主要针对的敌人,是黑山军和袁绍。

如果涉及到其他人,可以另行商议。

第三条,如果有需要,可以在对方的管辖范围内,直接行军。

第四条,双方可以互通有无。

双方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止对方购买当地的东西。

包括战马一类军需品。

因为战乱原因,很多商人,都不敢去有战争的地方行商了。

第五条,在自己的管辖范围,需要保护对方的商人。

自己这边的世家、豪强或者游商,在对方的管辖范围内,需要受到保护。

如果出现货物被抢,对方需要派兵协助受损的商人,把东西抢回来。

之后还有百姓迁移、安置问题。

工匠互补问题等等。

反正林林总总有十几条。

赵风看完,笑道:“公孙将军前些时候,与袁绍打了一仗。”

“结果,自然不需要我复述。”

“最近,因为青州的问题,公孙将军的部下田楷,也与黑山军交战了起来。”

“而我与袁绍和黑山军,根本没有半点交恶。”

“这完全是公孙将军,想把我脱下水啊”

“我觉得这份联盟条约,对我一点好处也没有”

看到关靖脸色变差。

赵风话锋一转:“当然。”

“因为我这个人,不喜欢战争”

“攻守同盟实在无法达成。”

“但是,可以把第一条,改成互不侵犯条约”

“这样公孙将军,也不会担心我,与袁绍和黑山军联合起来对付他。”

“当然,第二条,也可以修改。”

“改成有偿协助出兵。”

关靖听后,脸色显得略微意动。

第五百五十八章王允被杀

看到关靖略有意动的样子。

赵风笑道:“比如,公孙将军需要我协助出兵。”

“那么公孙将军,则需要付出足够的好处。”

“并州很穷,什么都缺。”

“所以什么东西都可以算进来。”

“金、银、珠宝、布匹、战马、刀兵、衣甲等,统统都可以”

“前面一、二条都改了。”

“第三条自然也要改。”

“就改成需要向对方请求好了。”

“要知道,公孙将军所在的幽州,还是要幽州牧刘虞点头的。”

“而我所在的并州,我完全可以一个人做主。”

“就前面三条修改一下。”

“后面的那些,都是互惠互利之事,我没理由拒绝。”

“使君以为如何”

关靖好像有些心动,又好像想开口反驳。

赵风看关靖这样子,脸色一冷:“差不多就可以了。”

“我得到关于幽州方面的消息。”

“目前公孙将军与幽州牧刘虞,关系可不太和睦。”

“说不定就什么时候,就要开战了。”

“而后面那些条约,都是与公孙将军签订的。”

“公孙将军万一兵败,我可是要吃上大亏的”

关靖犹豫了半饷,对赵风行了一揖:“此事在下无法做主。”

“还需要送回书信与主公商议一下”

赵风点了点头:“应该的”

“既然事情谈完了。”

“那稍后就为使君接风洗尘”

然后看向熊大:“熊大,你带使君前去驿馆休息一下。”

熊大走到大厅中间一拱手:“喏”

然后对关靖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使君,请”

关靖对赵风行了一揖:“多谢赵刺史”

“在下告退。”

说完,就与熊大一起,退出了议事厅。

等关靖走后。

田丰向赵风疑惑道:“主公”

“我几次三番,都听主公说不喜欢战争。”

“主公到底是真不喜欢,还是只是说辞”

赵风叹了一口气:“当然是真不喜欢了”

“这天下还有喜欢战争的人吗”

“不过,不喜欢,不代表惧怕。”

“该战的时候,自然还是要战的”

赵风这也是怕田丰等人会误会,才开口解释了一下。

毕竟赵风目前不管对谁,都是偏向柔和的手段。

行事作风跟刘虞有点像。

简单点说,就是能通过外交搞定的事,就不会轻易开战。

但刘虞是对谁都柔和,导致最后也强硬不起来。

最后被迫强硬了一次,还被公孙瓒给灭了。

当然,赵风也不是惧怕战争。

真要开战了,绝对强硬的起来。

赵风现在这么做,只是想多保留一些汉人。

因为赵风知道,三国归晋时,人口普查,实际登记造册的人口,只有八百余万人。

即便算上隐居深山,或者被世家、豪强隐匿的人口,整个天下的汉人,估计也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