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6(2 / 2)

三国我当皇帝 幻星虎 12115 字 2019-03-21

“这人一看就是读书识字的。”

“暂时拿此人试验一下教学方案,也是不错的选择。”

王烈沉吟了一下:“也好。”

“刚好可以趁教他的同时,自己也巩固一下所学。”

赵风点了点头,然后看向邴原:“根矩兄。”

“稍后我也给你找几个人。”

“为你们将来教学时,打一下基础。”

连王烈都同意了。

邴原自然也不会拒绝,笑道:“那就多谢赵先生了。”

这句话一出。

郭嘉明显很诧异。

不过,没发表任何看法。

当然,就算郭嘉想发表看法,赵风也不会给他机会。

赵风的想法,很简单。

虽然不清楚郭嘉,为什么会到并州来。

但显然,郭嘉应该已经离开了袁绍。

至于说,郭嘉是因为袁绍的哪些缺点,才导致郭嘉最终离开了袁绍,赵风暂时不得而知。

但赵风觉得,这也没什么需要知道的。

按照后世的话来理解。

当你欣赏一个人时,这个人的缺点,也会变成优点。

当你讨厌一个人时,他的优点,在你眼中也是缺点。

所以赵风要做的,就是先把郭嘉留在身边,然后打上自己的标签。

担心这么安置郭嘉,郭嘉会反感。

第五百二十三章巡视书院

赵风看向郭嘉,顺便解释了一下:“这位是闻名天下的平原王烈。”

“他的大名,想来以你读书人的身份,应该是听过的。”

“绝对不会埋没了你。”

这也是赵风为什么把郭嘉丢给王烈的原因。

如果田丰年龄在大一点的话。

赵风肯定就会把郭嘉丢给田丰了。

郭嘉行了一揖:“我”

话还没说完。

赵风就罢了罢手:“就这样定了。”

“我们继续前往摇篮书院。”

然后看向徐福和典韦:“你二人,该干嘛,干嘛去吧。”

徐福和典韦分别行了一礼:“喏”

说完,就转身离去。

赵风现在是不会让郭嘉,有太多发言机会的。

既然郭嘉送上门来。

不管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

赵风都不可能会把郭嘉放走。

如果按照正常发展,郭嘉可能会在几年后,被荀彧推荐给曹操。

但曹操迟早都会是自己的敌人。

没理由放郭嘉跑去曹操那里,来对付自己。

一行人继续出发。

郭嘉被夹杂在大队中间,不管是否愿意,都只能跟赵风一行人一起行动。

没多久,一行人就出了东城门,来到了东城门外的军营处。

赵风要进军营,自然会有亲卫,前去处理。

而且,这里严格上来说,也算不上军营了。

只是这些学生兵,依然按照赵风的要求,需要派人巡逻、驻防。

邴原看着军营外挂着摇篮书院的牌匾,好奇问道:“赵先生为何把书院安置在军营处”

赵风笑道:“一是,书院人数不少,占地可能会颇大。”

“二是,晋阳城内,一时半会也找不到一块好的空地,来建造新书院。”

“三是,我刚刚来到并州,钱财都用来补贴百姓了,没有闲钱来建造书院。”

邴原赞赏道:“赵先生果然是爱民之人。”

“并州百姓有福了。”

赵风笑道:“这并州又不是我的并州。”

“我就是空有爱民之心,也无用。”

“还需要诸位多多辅佐。”

王烈和邴原,笑了要,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

这样下去,赵风肯定会有失颜面。

田丰赶紧行了一揖:“为主公效力,是我们应该尽的职责”

赵风拍了怕田丰的肩膀,笑道:“元皓兄这话。”

“我爱听”

“好了,大家进书院看看吧。”

说完,就迈开步子,往军营内走去。

一行人刚进军营不久。

就听到里面传来了读书的声音。

只是声音比较驳杂。

走近后,邴原看到一个个临时搭建起来的草棚,感慨道:“这也太简陋了吧。”

赵风笑道:“相比于能进学堂读书。”

“简陋一点,算什么”

邴原点了点头:“说的也是”

赵风转头看向熊大等人:“好了。”

“到学院就没必要继续跟着了。”

“你们自由活动去吧。”

熊大一拱手:“喏”

说完,就带着亲卫,往营门方向走去。

等亲卫都走后。

赵风笑道:“现在没有一群人跟着。”

“诸位可以慢慢体验一下摇篮书院的风情了。”

“如果看到什么感兴趣的事,也可以直接过去询问。”

王烈点了点头:“这样也好。”

“看看这些学生,目前学到了什么程度。”

“也方便以后计划教学方案。”

说完,王烈就独自向正在学习的学生走去。

王烈走后。

赵风看向邴原:“根矩兄。”

“你也是假院长,你不走近一点瞧瞧”

邴原笑道:“我只是想来教书育人。”

“但却没有教书育人过。”

“我就是走过去看,也看不出什么来。”

“反正彦方兄过去看了。”

“以他十几年教书育人的经验,他的方案,我直接借用就可以了。”

赵风摇头笑道:“根矩兄倒是会偷懒。”

“走吧,一起去看看这些学生。”

说完,就往最近的一处草棚走去。

赵风刚一走近。

碰巧这个草棚教书的人是赵铁柱。

赵铁柱,对赵风行了一揖:“见过主公”

赵风点了点头:“不要在意我。”

“你继续教他们学习。”

赵铁柱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继续去教学了。

经过了几个草棚后。

邴原对赵风行了一揖:“赵先生,你这里还有女子来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