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围墙的高度,就高达两丈半,俨然就是一座小城的城高。
赵风一挥手:“把俊王府的牌匾,拆了”
赵风旁边的亲卫,一拱手:“喏”
说完,就招呼几个人手,往王府大门而去。
现任常山王,乃是刘暠,常山节王刘豹之子。
嗣封常山王。三十二年,遭黄巾贼,弃国而走。
至今下落不明。
当年何进给赵风的两个县令的选择,一个是九门县令,一个是元氏县令。
如果当元氏县令,赵风的任务,就是寻找常山王刘暠,或者刘暠的子嗣,回来继承王位。
这也是大功一件。
后来藩鸿当了常山相,他的任务不用想也知道,是要寻找刘暠和刘暠的子嗣的。
可惜找了几年,什么音讯也没找到。
幸好赵风当时选择的是九门令,不然,现在还是一个小小的元氏令,还要被藩鸿压一头。
也正因为没有找到刘暠或者刘暠的子嗣,所以常山国才被董卓给撤国置郡了。
当然,就算没有赵风,在等个十来年,依然找不到刘暠的子嗣,常山国也会被撤国置郡的。
至于刘暠,十来年后,肯定死了。
不一会,两名亲卫,就抬着俊王府的牌匾,走到了赵风身前:“启禀主公。”
“牌匾已经拆下来了。”
赵风点了点头:“稍后抬到议事厅。”
说完,就翻身下马。
往王府走去。
赵风一下马。
张辽、田丰、典韦、赵云等人,也跟着纷纷下马,然后追随赵风,往王府走去。
一行人,大量着王府大门。
赵风开口道:“元皓兄。”
“你说要是把这里,作为我在常山郡的行院,如何”
“以后我要来到常山郡,就住在这里。”
田丰沉吟了一下:“王府的规格,要高于刺史府很多。”
“就算这里现在不是王府了,作为主公的行院,只怕是不妥。”
“会受外人诟病的。”
“比如,袁绍等人,肯定会说主公有称王的念头”
赵风感慨道:“这么大一个院子。”
“总不至于就这么闲置着吧”
田丰干咳一声:“这可不是一个大院子那么简单。”
“这里面的建筑,都是殿一级的规格。”
“虽然不如皇宫那么庞大,那么气派,但依然是殿一级的。”
“主公目前,只怕是住不得”
赵风看了田丰一眼:“说的你见过皇宫一样。”
田丰笑道:“我曾为侍御史,当然进过皇宫。”
“如今,联军的各镇诸侯,怕是除了主公,都已经见过洛阳皇宫的样子了”
第四百三十三章进入王府
赵风感慨道:“说的也对。”
“前些日子,孙坚率兵打进了洛阳。”
“各镇诸侯,肯定不会让所有功劳,都被孙坚独吞的,不管如何,他们也会率兵进入洛阳。”
接着打量了一下周边的人,发现华雄不在场。
笑道:“华雄那么什么情况”
田丰神秘一笑:“没什么表示。”
“不过情绪比较低落。”
“太师董卓战败的消息,对他打击还是比较大的。”
张辽一拱手:“主公,别在王府门口闲聊了。”
“百姓还看着呢”
这下赵风就为难了。
进也不是,不进也不是。
百姓可不懂政治那一套。
沉吟了一下,赵风一挥手:“进府”
说完,就率先迈入了王府大门。
田丰几个健步,追上赵风:“主公”
“刚刚不是说了”
话还没说完。
赵风就打断道:“你刚刚是说住不得嘛。”
“我就进来看看,我又不打算住这里”
接着小声说道:“那么多百姓看着。”
“我要是转身就离去,对我的威望,也会有损的。”
田丰想了想,放慢脚步,跟张辽、赵云并排,追随在赵风的后面,继续前进。
走了不到一炷香。
前面就出现一条人工开凿的河道。
河道宽大约两丈的样子。
上面搭建了三座汉白玉质地的桥梁,桥梁微微向上拱起。
中间的桥梁最宽,差不多有八尺到一丈宽,桥梁两边的护栏,是木质雕刻的,除了最下方涂着黑漆,其余大部分,都是涂的赤漆,然后用黑漆在上面作画。
走近后看这些画,会发现这些画是先雕刻了一遍,然后上的色,看上去很有立体感。
两边的桥梁就只有半丈宽的样子,桥梁两边的护栏,同样是木质雕刻的,只是通体都是赤色,没有任何刻画。
过了桥后。
地面的地砖,也有了变化。
桥梁前,只是用青石石料凿出的石板,铺了一条地砖路出来。
而桥梁后,就是目光所及之处,全部都是用青石石料凿出的石板,铺设在地上,当地砖。
光这些地砖,就价值不菲,不是一般人,能铺设的起的。
一行人继续行进了一盏茶时间。
赵风等人的面前,就出现了台阶,这些台阶,都是用的花岗岩凿成,每一个台阶高一尺,台阶的上方,就是王府议事用的正殿。
根据中山节王王府来判断,这里的台阶应该也是六十六个台阶。
众人登上台阶,就看到前方的正殿。
正殿的大门上上,竖挂着高阳殿的门匾。
一行人走到高阳殿门前,等待了一小会。
马上就有四名亲卫过来,推开了殿门,然后到大门的两旁站定。
赵风回头看了一下,发现每隔两个台阶的两旁,分别有一名亲卫站定。
转回脑袋,习惯性的稍微整理了一下衣服,以示对正殿内王爷的尊重,然后迈步走进了高阳殿。
高阳殿的内饰,跟景曜殿差不多,都是按照大汉正殿一级的规格建造的。
这种地方,不会有特殊的地方。
只有王爷的寝殿,才会带有私人喜好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