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找人仔细商议一下。”
张燕点了点头:“说的也是。”
“伯虎贤弟可以慢慢考虑,反正时间上也不着急。”
“就算多等一、两个月,我也等得起。”
赵风知道,张燕其实也就是嘴上说说。
不可能不着急。
真要不着急,之前也不会答应的那么爽快。
因为马上就要收割冬麦了。
收割完冬麦,马上就要春播。
现在更换驻地,好处那是十分巨大的。
太原郡抛开张燕的黑山军普通民众,当年最高人口,只有不到二十万人。
而巨鹿郡,当年最高人口,高达六十三万,就算经过这么多年的摧残,目前也有三十几万人口。
人口虽然多不了多少,但是可以容纳的人多啊
张燕号称百万黑山军,实际可战之兵有十几万,那么起码有八十余万,应该就是普通百姓了。
要养这么多人,可不容易。
虽然赵风也不知道,张燕到底是怎么养活这些人的,但肯定不是按照常规来养活。
以赵风的猜测,应该是躲入山区之中了。
因为汉灵帝给张燕的职务,除了平难中郎将,就是管理黄河以北山区的行政及治安事务。
在占据太原郡后,可以分流一批人出来。
现在如果得到巨鹿郡,那么可以分流一大批人出来。
养活这样人,根本毫无压力了。
加上中山国经过张纯的摧残,如今也就不到五十万人。
张燕还可以往中山国去分流一批人。
迁移人口,也是需要时间的。
最好能赶在春播之前,这样今年秋收后,那赋税简直不要太多。
至于太原郡现有的冬麦,张燕根本不会在意。
因为换去巨鹿郡,也是一样的,说不定还更多。
如果想贪图收割了太原郡的冬麦,在进行大迁移到巨鹿郡,那春播的时间,就赶不上了。
这样的简单的置换,赵风不相信张燕不会。
而对于赵风来说。
就没这个需求了。
反正短期内,也弄不到太多的人口。
最多就是把一些丐帮成员和一些流民,划拨土地安置起来。
不过赵风考虑的,不是安置流民的问题。
而是与张燕大军交接防务,和派兵驻守的问题。
这时。
田丰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高邑的防务,士兵的巡逻,都已经安排了下去。”
“属下也把安民的告示,张贴了出去,告示城中百姓,常山郡已经被撤国置郡,并入了并州。”
“而主公乃是并州刺史。”
“从巡逻士兵汇报上来的消息来看,人心已经基本上稳定了。”
田丰之前没有跟赵风一起进入县府,就是自觉去接管高邑的防务、巡逻、安民的事情去了。
安民是他的分内事,田丰去做很正常,所以赵风也没特意去下令。
但因为张辽、张武、黄邵的部曲看护反贼大军去大营了,而赵风的亲卫步兵还在守护大营。
目前进城的步兵,就是田丰的部曲,和原藩鸿的大军。
原藩鸿的大军,现在是肯定不适合,守护城池、巡逻街道的。
驻防和巡逻,目前都是暂时的,所以田丰也没有来请示赵风,很自觉的就派人去做了。
这里虽然稍微有一点僭越。
不过赵风也没太在意。
赵风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我就说,刚刚酒宴时,怎么没有看到你。”
“原来你去处理这些事务去了,幸苦了,一起坐下聊。”
田丰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准备跪坐到自己的位置。
不过,在行走的半路上,看到张燕跪坐在了左边第二位置,因为没见过面。
田丰行了一揖:“主公,这位是”
赵风笑道:“忘了介绍,这位就是平难中郎将张燕。”
田丰对张燕行了一揖:“见过平难中郎将”
张燕回了一礼:“有礼了。”
李高在投诚时,和田丰见过了,所以不需要介绍。
田丰见完礼,就直接在左边第三个位置,跪坐了下来。
赵风看后,略一思考,就知道田丰的意思了。
田丰本来应该是跪坐在左边第一位的。
既然现在张燕跪坐在第二位,田丰显然不想比张燕的位置还高,就只能坐到第三位。
这也算是一种尊重,不失为一种礼节。
当然,就算田丰真跪坐到第一位置,张燕也不会说什么。
因为是张燕特意把第一个位置空了出来的。
如果张燕有意见的话,他自己直接坐第一个位置就可以了。
赵风心里估计。
张燕应该是看到李高跪坐在右边第二个位置,才决定自己跪坐在左边第二个位置的。
既表示自己的身份地位,要高于李高,又不想表现的太过高傲。
第四百二十四章决定治所
等田丰跪坐下来后。
赵风开口道:“田丰,刚刚张大哥问我们。”
“是去太原郡晋阳上任,还是就近去元氏上任。”
接着又把自己的一些分析,说了出来。
在哪里正式上任,基本上就是决定定哪里为治所。
通常情况下,刺史是没资格选定的。
但并州现在情况比较特殊。
一是,因为刚刚把常山国给撤国置郡,并入了并州。
二是,雁门郡、河西郡等地,已经实际上被匈奴人给占据了。
为了战略上的需求,可以更改一下治所地。
赵风说完后。
田丰看了看张燕,又看了看李高,对赵风行了一揖:“当然是选择晋阳为治所了。”
赵风还准备听听田丰的高见。
结果田丰说完,就闭嘴不谈了。
赵风一琢磨,应该是跟张燕和李高在场有关,不便详谈,所以闭口不言了。
赵风琢磨出来,也不好现在就问,沉吟了一下:“晋阳就晋阳吧。”
然后看向张燕:“张大哥,你派人去太原郡打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