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来嘛,打着为重臣报仇大义,收拢其他士族名士。”
“三来,可以直接把伐董义军,定义为贼军”
赵风心里暗自感叹。
这些人,每一个是好惹的主。
看看董卓、看看袁术、看看袁绍。
就单凭现在的所作所为,赵风自认,不如他们几个。
当然,这也不单单是董卓、袁术、袁绍的个人力量。
肯定也是依靠了他们的智囊。
赵风悄悄看了田丰一眼。
暗道好在自己还有田丰帮忙。
不然,赵风对以后还真没什么希望。
要知道,这几人现在这么牛。
但后来都被干掉了。
之后还有更牛的曹操、刘备、孙权
田丰行了一揖:“现在不是商议董卓用意的时候,现在的问题是。”
“成皋已经被董卓拿下了。”
“董卓如果想要继续攻打袁盟主,就需要攻入内河郡,那么下一个目标就是孟津。”
“董卓如果不想过河,兵锋就会直指荥阳”
“虽然酸枣联军,没有杀害大鸿胪韩融。”
“但我们也不知道董卓具体会怎么做。”
“所以,我们现在应该考虑的是。”
“如果董卓兵锋直指荥阳。”
“我们该如何自处。”
“还有就是,要不要多运些粮草去荥阳。”
“以免荥阳被围后,断粮”
赵风沉吟了一下:“这事还是等酸枣联军,主帅刘岱的命令吧。”
“我们不能擅自做决定。”
“我想各镇诸侯,现在也应该在考虑这个事情。”
田丰点了点头:“也好。”
“最迟明日,酸枣联军方面,应该会有消息传来。”
“也不在乎这半天时间的。”
赵风一挥手:“如果联军没有特殊命令传来。”
“我们就照常运作。”
“诸位都去准备一下吧。”
“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众人分别行了一礼:“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荥阳,新建立的联军高台处。
这个高台建立的跟酸枣高台一模一样。
主位后面挂着一个大旗,大旗上写着,第三镇,四世三公,门多故吏,车骑将军兼领渤海太守袁绍字本初。
座次排序,也跟酸枣一模一样。
刘岱虽然是酸枣联军主帅,但依然没敢跪坐在盟主位上。
盟主位置,也就袁绍和袁术坐过。
前面袁术、刘虞等,几个位置,也是空着的。
刘岱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开口说道:“诸公”
“商议了这么久。”
“到底拿出决定没有。”
“要知道,成皋到荥阳,最多也就两天。”
“如果董卓的目标是荥阳。”
“说不定,明日就会兵临城下了。”
张邈一拱手:“我还是坚持我的意见。”
“董卓这次出兵,主要是因为袁盟主,杀了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瑰等,数名朝廷重臣。”
“加上这才五天而已。”
“董卓怎么可能会准备的太充分”
“即便要来攻打荥阳,肯定需要重新准备辎重,最少也要十天以后。”
“再说,诸公的兵马,大都屯兵在荥阳。”
“就算董卓来了,又能如何”
“根本没什么好担心的。”
乔瑁一拱手:“此言差矣”
“须知,在董贼拿下成皋时。”
“我们谁都没有想到居然只用了五天。”
“那么谁又能保证,董贼明日不会兵临城下”
“如果董卓兵临城下了,谁愿意领兵去抵抗”
鲍信一拱手:“如果董卓敢兵临城下。”
“我愿领兵抵抗”
张超笑道:“诸公”
“荥阳虽然不是坚城。”
“但也差不到哪里去,怎么说也有三丈余高。”
“我们何须出城迎敌”
“只需拒城而守就可以了。”
“以酸枣联军的兵马数量。”
“只要粮食够用,就是守个十来年,都不是问题。”
“董贼还能,一直进攻十来年不成”
“所以我们应该下令,让假提调官赵风,起码要把一半的粮食,运输到荥阳。”
“那么,我保证荥阳可以无虞”
第三百一十五章调运粮草
敖仓议事厅。
一守卫快步走进来,单膝跪地,一拱手:“启禀主公”
“联军主帅派信差送来调令”
赵风点了点头:“传进来。”
守卫一拱手:“喏。”
说完,站起身来,缓缓退出了议事厅。
不一会。
一士卒打扮的人,走进议事厅,一拱手:“见过中山相”
说完从胸口拿出一块帛布,双手呈上道:“这是联军主帅的调粮令。”
典韦立刻从赵风身边走到传令人的前面,结果调令,然后转交给赵风。
赵风直接打开调令。
大意就是。
说了一下联军的应对之策。
然后要赵风明日准备好四十万石粮食,后日一定要抵达荥阳,如果超过三天就会军法处置。
因为从敖仓到荥阳,连半天都不要。
如果三天都没运到,肯定就是赵风故意拖延。
再怎么没有准备,筹集四十万粮草,也用不了两天。
赵风放下调令:“回去转告刘主帅。”
“粮草之事,我们今天下午,就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明日上午在收尾一下,大概巳时就会出发,申时左右,会抵达荥阳。”
“要联军多派些军队出来接应,以防万一。”
传令信使一拱手:“喏”
“属下一定会转告主帅的。”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等传令信使走后。
赵风看向田丰,笑道:“还是元皓兄有远见。”
“幸好我们已经提前开始准备了。”
“不然等接到调令,我们在准备,起码也要后日才能运到荥阳。”
“虽然看上去只提前一天,但战场之事,瞬息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