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甄尧就已经派人把书信,送给了赵风。
所以赵风并不意外。
就算没有书信提前告知。
这件事,后世人也大都知晓。
赵风同样不会吃惊。
唯一有出入的地方就是,消息里没有说丁原是吕布的义父。
不知道,是因为吕布现在还不出名,没有被具体探查出来。
还是吕布本来就不是丁原的义子。
长史罢了罢手:“只要陛下安全回到洛阳就可以了。”
“董卓之事,没什么好议的。”
“就算董卓当了大将军,也跟中山国也关系不大。”
然后看向赵风:“秋收过后,征缴赋税之事。”
“就要麻烦中山相了。”
赵风行了一揖:“本就是分内事,都是应该的。”
“谈不上麻不麻烦。”
长史点了点头,然后看向张辽:“募兵之事,我会亲自负责。”
“就不劳烦护节校尉了。”
不等张辽回话。
长史直接一挥手:“那诸位就散了吧。”
第二百六十六章赵风犹豫
赵风深深的看了一眼长史。
没有说话,直接起身离去。
对于长史的打算,赵风心知肚明。
无非就是,觉得从自己手里夺取兵权,会比较困难。
而且还会和自己直接对立起来。
这样先把自己的部曲,调离都城卢奴,以达到削弱自己的目的。
然后在招募新的王府卫戍。
这些王府卫戍,还是跳过张辽,由他亲自负责招募。
那么这些兵马,肯定就是隶属于他自己的了。
虽然耗时稍微久点。
不过,重在这些兵马的忠诚度靠谱。
也不会和自己直接对立起来。
赵风回到相府议事厅不久。
田丰就走了进来。
赵风笑道:“元皓兄怎么来了”
“有事出了景曜殿怎么不说”
然后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坐吧。”
田丰行了一揖:“为了避免有心人,我特意绕了一圈,才来过来的。”
说完,就随便找了一个位置,跪坐下来:“伯虎有一事。”
“还请赐教。”
赵风罢了罢手:“以你我的关系,还谈什么赐教不赐教的。”
“直接问就好了。”
田丰点了点头:“那我就直接问了。”
“今日在景曜殿,伯虎是没看出长史的目的”
“还是另有打算”
赵风笑道:“长史有什么目的吗”
“我能又能有什么打算”
田丰摇了摇头:“还请直言。”
“以伯虎的洞察力,都能根据某些蛛丝马迹,推出未来的一些情况。”
“比如何进和董卓。”
“不可能观察不出长史的目的”
赵风笑道:“长史无非就是想把兵权握在手上。”
“但又不好直接问我要。”
“所以就弄了这么一出呗”
田丰点了点头:“既然伯虎知道长史的目的。”
“但在景曜殿又什么都没说。”
“肯定是另有打算。”
“说来听听也好让丰早做准备。”
赵风两手一摊:“真的没有其他的打算。”
田丰略微皱眉道:“伯虎是不信任丰吗”
赵风赶紧罢了罢手:“这是说的哪里话。”
“我怎么可能会不信任元皓兄”
田丰行了一揖:“那伯虎,总不会真让丰,率领部曲去广昌、北平,又或者蠡吾、安国吧。”
赵风摇了摇头:“那是当然。”
“我怎么可能会让元皓兄跑到边城去。”
“还有,不是不信任元皓兄,而是目前我自己也没想清楚。”
赵风总不可能跟田丰说。
我现在还在犹豫要不要响应诸侯伐董的号召吧。
这事还有几个月才会发生。
赵风现在就说,那就真的是未卜先知了。
而且还没办法用星象之说去圆谎。
诸侯伐董不是对应某一个人。
而是对应的一群人。
这你都知道了,那结果你是不是也知道啊
那最后哪些人会造反,哪些人又会当皇帝,你是不是也知道啊
你反正会看星象之术。
赵风之所以犹豫。
第一就是,中山国壮丁不多。
大部分的壮丁,现在不是在常山国、巨鹿郡落草。
就是在幽州公孙瓒那里当俘虏。
如今可能不是俘虏了,而是公孙瓒的士兵了。
之前让张辽招募的五百新兵,还是要分散到中山国各个县城去的。
如今长史又要新招募两千人,壮丁就更少了。
第二就是,中山国这才刚刚秋收。
秋收之前,赵风根本没有余粮了。
别说招募新兵,就连老兵都快养不起了。
好在还有各地的醉仙楼,每个月都能帮衬一点。
就算现在秋收了。
赋税够不够缴纳给朝廷,还是个问号。
招募新兵就更别指望了,能维持现在这个兵力,就很不错了。
而长史肯定会把这些现有兵力,当成是赵风的私兵。
是不可能从中山国的府库里拨钱粮的。
他心里的算盘,肯定只会负责自己招募的两千新兵。
以中山国目前的情况,养两千人,问题还是不大的。
即便不考虑王爷的食邑问题,光王爷即位大典时,各个世家豪强恭贺的礼金,就差不多够了。
根本不需要考虑赋税的问题。
即便赋税都上缴给朝廷。
长史他们也没问题。
但赵风就有问题了。
现在各地,驻扎的兵马,在两万余人左右。
虽然很多都是挂名县兵。
要由中山国来养。
但这些兵马也就五千左右。
还是有一万五千兵马,需要赵风来养。
光靠醉仙楼那点收入,根本不可能养的起的。
如果没有长史的这一出。
这些兵马的粮草,也是要由中山国来供养。
但是现在出了长史这一出。
长史肯定会各种推脱。
巴不得赵风把这些部曲解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