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国的饶阳、安平、南深泽、武遂,都已经被拿下了。”
“如今应该正在攻击下博。”
赵风听完大吃一惊:“哪来的这么多兵马”
“还有,为什么前将军有五万余人,其余都是两、三万”
赵风怎么能不吃惊。
赵风先前的预计是十万兵马。
加上徭役等人,大约十五万左右。
现在这里出现的,就有十五万兵马了。
田丰摇了摇头:“反贼的前将军四万兵马,左、右将军三万兵马,后将军两万兵马。”
“张纯自己率领三万兵马,居中。”
赵风皱眉道:“那为什么这个所谓的前将军。”
“率领了五万兵马”
田丰笑道:“常山国的两万,巨鹿郡的两万,是他的部曲。”
“后面增加的一万兵马。”
“是张纯从右将军那里暂时划拨过来的。”
“等他攻下九门,就需要还回去了。”
赵风听完,眉头皱的更深了:“为什么我,一点也不觉得,这是好消息。”
“反贼右将军只需要,从安平国南深泽出兵,攻入巨鹿郡鄔县。”
“兵锋就直指下曲阳了。”
“我现在想想,都觉得头大。”
“元皓兄,居然还可以笑出来。”
田丰笑道:“当然。”
“先前不是说了。”
“反贼的前将军已经投降了嘛。”
“常山国和巨鹿郡的兵马,都是他的部曲。”
“而我们剿灭、俘虏的反贼,大部分都是反贼右将军的部曲。”
“因为九门和下曲阳,已经设置了关卡。”
“这些人现在,肯定还不知道,他们的将军,已经投降了。”
“此事操作起来,虽然颇为麻烦。”
“但还是有可行性的。”
赵风开始细细思考起,怎么去具体操作的问题了。
不要妄想一封命令传过去。
对方四万人马,就马上投降了。
那是不可能的。
马上被有心之人,夺取军权的可能,反而更大。
当然,现在肯定没有四万人马了。
但三万左右,还是应该有的。
赵风现在想的就是。
是利用反贼前将军的军令,分批次把部曲调过来。
然后聚而歼之。
好处是,粮食消耗基本不变。
而且也不用担心反贼人数过多。
坏处是,减员会比较严重。
或者是分批次的调过来,然后全部俘虏了
好处是,兵力立马大增。
随时可以挥兵北上,拿下整个中山国。
还可以和反贼右将军死磕。
哪怕张纯的五万兵马回来,左将军的三万兵马回来。
赵风也不惧。
坏处是。
如果超过七成以上,都是反贼投降过来的。
一旦兵变,赵风压都压不住。
而且粮食消耗,也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起码要准备三十万石粮食。
才够吃到明年收割冬麦。
问题是,之后呢
赵风现在的粮食,一共都没有三十万石。
还大部分都是打劫来的。
春割完后,吃什么
吃土吗
第二百零一章毋级情况
赵风打劫了反贼辎重大营,缴获了七万石粮食。
拿下下曲阳,缴获了三万石,自己花钱买了两万石。
攻下毋级,缴获了十万石粮食。
一共才二十二万石。
加上算计督邮的两万石,也才二十四万石。
当然,如果把九门的赋税、杂税,也算上的话。
那就有三十几万石了。
但问题是,那些粮食,不能随便乱动。
缴获下曲阳的粮食,是个特例。
一是,粮食本身也不多。
二是,有前任下曲阳县令背锅。
毋级是属于反贼的地盘。
赵风想怎么样,都可以。
但九门就不能随赵风的性子了。
赋税、杂税,一石都不能少。
当然,利用战争损耗。
动点歪脑筋,少个一万石,还是可以的。
赵风想不出最佳方案。
突然内心一动:“既然元皓兄,说这是好事。”
“肯定已经有了妙计。”
“快说来听听。”
田丰点了点头:“妙计谈不上。”
“拙计倒是有一条。”
“如此这般,便可。”
赵风想了一下,觉得可行:“就依元皓兄所言。”
“元皓兄认为,是即刻开始实行。”
“还是再等些日子”
田丰思索了一下:“等大军修整完毕。”
“再来实行吧。”
“而且可以根据毋级的具体情况。”
“再进行细节上的修改。”
赵风点了点头:“也好。”
“反正九门和下曲阳都暂时设置了关卡。”
“短时间,消息还是能封锁住的。”
然后转头看向典韦:“典韦。”
“出城通知赵云。”
“要他把骑兵四散到毋级全境。”
“一是,打探毋级外的民情。”
“二是,防止毋级被拿下的消息,传替出去。”
典韦一拱手:“喏。”
说完,就走出了议事厅。
接连三天。
赵风都是在毋级,或明、或暗的观察民情。
主要有几点区别。
第一是,流民基本上,都是老弱妇孺。
年轻力壮的,都被强制征兵了。
包括一些丐帮之人,也被强征走了。
第二是,普通百姓生活的很差。
大部分人的面色,都是蜡黄色的。
一看就是,连饭都吃不饱。
可见赋税、杂税征收的有多高。
第三是,人口密度远远小于九门和下曲阳。
从丐帮得到的消息是。
大部分人,都逃往了他处。
毋级城内都是如此。
毋级城外,就更不用想了。
只希望赵云带来的消息,不会太惨。
难怪先前甄宓说,这些流民很可怜、很可怜。
如果不是甄家出钱、出粮,赈济了一下。
估计这些人早就饿死了。
赵风每天都是带着沉重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