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官尼玛。求谁怎么求
但现在单独说了出来,仔细想想,好像求官和买官还真有区别。
赵风现在,非常想通过天赋去看看,这齐有轶的各项属性,会不会是隐藏大贤
不过看到对方的年龄,又放弃了,少说六十来岁的人。估计也活不了几年了。
没必要把人拉下水。
赵风一揖:“请有轶老爷指教”
齐有轶摸了摸胡子,笑道:“指教谈不上”
“大汉桓帝,从延熹四年公元一六一年开始实行卖官鬻爵。”
“当年因为卖官鬻爵的弊政为了维护大汉王朝,也为了自己的政治出路,一部分正直的官吏和一些太学生及郡国士人,就联合起来发起清议。”
“接着,桓帝采取了更大的举动,发动“党锢”事件,镇压打击宦官的直臣。”
“当今陛下,像级了当年的恒帝卖官鬻爵更是扩大了十倍不止熹平五年公元一七六年又发动了第二次党锢之祸。”
“光和七年公元一八四年,黄巾贼爆发,中常侍吕强认为如果不解党锢,可能会逼迫党人与黄巾贼勾结,当今陛下这才宣布解除党锢。”
“现在你明白了,为什么我建议你去求官,而不是直接去买官了吗”
赵风一脸懵逼
心里暗自吐槽,我连灵帝的事,都不怎么清楚,你跟我扯到恒帝。
我一直认为卖官是从灵帝刘宏开始的,没想到是从恒帝开始的。
不过大概意思明白了点。
如果自己去买官,可能会卷入第三次党锢之祸。
可惜,赵风知道,刘宏最多一年,就要挂了。
之后
所以这么看,买官,求官对自己好像也没什么影响
不对
如果自己是买来的官位,等刘宏一死。
那些为了维护大汉王朝,也为了自己的政治出路,一部分正直的官吏和一些太学生及郡国士人,肯定又会联合起来口诛笔伐这些买官之人。
一年不到的时间,到时候自己应该还是个小小的县令。
随便被打压一下,可能就玩完了。
唉,这尼玛狗血的政治斗争,不是我所长啊
咦我现在不是应该向有轶借粮吗
想那么多做什么。
赵风行了一揖:“多谢,有轶老爷指教”
“不过,这粮食之事”
齐有轶脸色不变:“粮食之事不急。”
“你想好了,是去求官还是买官吗”
赵风根本没想好。
只能顺着,齐有轶的话说道:“当然是去求官不过”
听到赵风要去求官,齐有轶笑道:“不过,不得其门对否”
“无妨,我这就帮你写一封推举信。”
“你拿此推举信,去往洛阳,求见前任大司徒袁隗。”
“如果见不到司徒袁隗,也可以去求见其弟,太仆袁逢。”
“见到后,你只需备些薄礼。便可”
听到这里,赵风总算明白,齐有轶打的什么主意了。
东汉开始,刘秀之后的几任皇帝,把大部分官职任命,都下放给了下面的大臣。
下面的人事任命,都不需要经过皇帝了。
所以下面的人也就自然的结成一个个派系。
然后就把皇帝架空了。
这样肯定不行啊。
皇帝想把权利收回来啊。
但是下放权利容易,想收回来就难了。
所以恒帝,刚一强化皇权,就开始卖官了。
灵帝刘宏,更是把卖官,发扬光大了。
齐有轶的目的,就把自己推荐给袁家。
以后自己,就打上了袁家的标签。
从潜规则上来讲,赵风以后就是袁家的门生了。
如果没有之后的诸侯割据,袁家对赵风的命令,比皇帝还管用。
这样也能解释,为什么开始的时候齐有轶会打压自己。
肯定是袁家,已经有了目标人选,要安插到这里。
而现在,齐有轶发现自己能力不俗,所以就想拉拢自己,然后推荐给袁家。
这样赵风也就是自己人了。
本来袁家在汝南影响巨大,对翼州明面上没什么影响。但袁绍偏偏跑到翼州去了。
这也就让赵风了解,为什么袁绍直接跑翼州,发展的顺风顺水。
原来,袁家已经开始把手伸到了翼州。
每个地方,只要有一两个赵风或者齐有轶这样的人。
到时候袁绍一封手书,还不乖乖的投靠袁绍了。
对于知道历史大概发展的赵风来说,这个潜规则根本没什么意义。
果断道:“如此就有劳有轶老爷了。”
“好好好我即刻书写推举信”齐有轶大笑三声,然后就开始拿起毛笔,书写了起来。
写完后,把竹简提给赵风说道:“你父亲也是为了救我而亡以后我就叫你伯虎贤侄了。”
这尼玛,瞬间就叫的这么亲切了。
s:感谢王健打赏
第一百零一章目标洛阳
不过,这对赵风也没什么坏处。
何况赵风马上就要远行了,有齐6有轶帮衬着,也不错。
在说,指不定什么时候,齐有轶就挂了。对赵风也没什么影响。
马上行了一长揖:“侄儿见过齐伯父”
其实,赵风心里觉得叫爷爷更合适。
“好好好”齐有轶又大喊了几声。
赵风直起身子后:“那粮食之事”
齐有轶摸了摸胡子,笑道:“此事好办。”
“本来我是没有那么多粮食的,不过刚好春割不久,粮食赋税还在我手上。”
“以前道路不通没有新任命的县令,赋税我也就上缴了给代县令了。”
“不过现在,道路已经通了,代县令再来收缴赋税,我也可以推脱,说要等正式县令来了在上缴。”
“根据一般流程,需要这边传替消息去洛阳,洛阳方面在下达任命,然后县令才会,走马上任。”
“时间上,应该跟你去到洛阳属于同期你可以争取一下。”
“所以,我推测正式县令,会在秋收时节前到任。”
“我最多也只能拖延到正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