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2 / 2)

铁血贞观 半纸文章 6948 字 2019-03-21

“启禀陛下,潞王殿下自游学归来,见长安百姓担水浇田,心有不忍,听闻蜀中有孔明车,就想着能不能再关中试试,秦王殿下已经知晓,已经告知工部官员派人前去协助。”

李渊闻言一阵心暖,边上的窦老头叹了一口气说道:“潞王殿下真乃是贤王,仅以七岁之龄心系天下苍生,老臣为陛下贺。”

“老奴意为陛下贺。”

李渊看着窦老头仿佛在想些什么,贤王贤王李家的那些勋贵们需要一个表率,李渊需要让民间出现一个心系他们生活疾苦的王爷,那么自己又何必吝啬一个称谓呢但是那件东西到底能不能成

他并非是想着东西能成到底会给百姓带来多大的利益,而是这件事情产生的效果,民间对于李家的风评,对于这一点,才是李渊最为看重的,李家有着胡人血统,这一点是李渊最不自信的,也是李家一族最不自信的,就算是勉强当了皇帝也会被那些自称汉人正统的五姓七家看不起,这就是李渊心里的那根刺。

“传旨门下省御侮折冲,朝寄尤切,任惟勋德,实伫亲贤。御侮折冲,朝寄尤切,任惟勋德,实伫亲贤。用加蝉珥,朝典攸宜,其贤甚也,特赐封号贤王,食邑三百。”

“准备龙撵,今日朕要亲自看着镇的皇孙,看着他亲自将那等神物造出来”

窦老头差点一口茶没噎死,这东西汉朝就有,那是他一个小屁孩子能造的李渊想的是什么都老头扒着脚趾头都能想得出来,不过这种话窦老头只能是憋在心里,说出来李渊会生气。

“陛下圣明”为了红老头开心,老窦也只能是昧着良心说话了,轻轻的朝着边上一撇,眼神正好略过李渊身边的王侍,两人都在对方眼中看出了一抹欣喜,还有得意。

李承乾是李二得到孩子,而窦老头也有一个孩子名曰窦师纶,乃是天策府的公秦府谘议参军,这个官位不高,但是这事李二的一个态度,他在告诉窦老头,我李二根窦家同气连枝,虽然窦老头从来没有承认过,但是心里是怎么想的只有他自己知道,所以窦老头很是喜欢李承乾,他也在相李二表达一个信息,自己已经知道了。

政治有时候就是这么虚无缥缈,他们从来不会把一件事情拿出来直说,因为你要是那样的话别人会认为你很蠢,认为你在逼迫他,这样的人在官场里死的是最早的,所以他们说话经常是拐弯抹角,就算是对方出了事,也会有另一套说辞,比如说李承乾这件事情,还可以有另一种说法,一个老人喜欢一个孩子有错么我儿子只不过是你府上的从八品参将,你凭什么说我跟你是一伙的,胡闹

虽然李二从没有跟窦老头在私下活着公开场合谈论过这件事情,但是凭着一点点的猜想还有揣摩,他就已经弄明白窦老头在说什么,两个人就像是一对恩怨夫妻一般,若是那天李二失势,窦老头绝对的是踩得最重的那个,但若是那天李二得势力,窦老头肯定是出力最多的那个,这就叫做站队,明确的选择,没有亲疏远近,只有利益,对于家族的利益,这也是那些五姓七家共同追求的,他们需要一个让自己的家族平稳发展的人,而不是将要毁灭他们的人。

s:三千字大章的两更理直气壮的跟你们说我要推荐票我要打赏

第三十八章:我的理想3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村中的生活总是有着长安城里不能相比的平静,安逸,李承乾躺在河滩的绿草上,看着河边那座巨大的水车,朝廷的力量总是比百姓自己的力量大一些,整齐的木方,圆圆的水车轮,还有那结实的墩子,结实,而又美观,仿佛一件艺术品一样。

春风吹皱了平稳的河面,却是不能阻拦水车将河水提升到三长高的地方,然后顺着木槽缓缓的流进农田,十几个孩子远远的看着远处的那个大水车,似乎有些恐惧,又有一些好奇,工部和民部的官员围绕着河滩在记录什么东西,不知道说了些什么,相视哈哈大笑一阵,而后指着躺在河滩上的李承乾露出一抹赞赏的笑意。

想起昨日的事情,李承乾的眼中漏出了些许懊恼,而后化作深深的一阵叹息。

“你在恼我”

李二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李承乾的边上,大大咧咧的坐在河滩上,拾起边上的一块石头扔进河水里,叮的一声后,对着李承乾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

“孩儿哪敢恼爹爹,爹爹老而弥坚,老谋深算,足智多谋,姜还是老的辣,所思所料那是我一个小屁孩子能想明白的”

语气轻佻而充满怨气,当然李承乾充满怨气是有原因的,李二不是傻子,这么好的收拢民心的机会就不是常有的,李二需要民心,但是他却放弃了,李二的亲兵不是傻子,他知道在什么人面前该说什么话。一句潞王殿下心系百姓,将这庄功劳结结实实的扣在了李承乾的头上,扣的李承乾一阵发蒙。

李二自然知道什么回事,身手就抽了一下李承乾的肚子,力气不大,却是让李承乾吓了一跳,跟被煮熟虾子一样躬了起来,给李二翻了一个白眼,然后继续躺在草地上听着李二解释。

李二心里一阵感动,七八岁的小孩子那是最贪玩的年纪,邹然被封了贤王竟然没有一点开心的意思,反而埋怨起自己来。

“兔崽子,老谋深算那是夸人的话再说了,你爹今年才三十不到,哪里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