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已经换上了一深便于行动的裤装,齐耳短发显得更加干练,一头扎进了浩瀚如海的受灾户复核资料中。
齐明达专门派了两人协助欧阳薇审核相关的手续和签字,让陈青可以放心的签字。
然而,这样高效的运转只持续了半天。
“老师,有问题。”临近中午,欧阳薇将几份表格放在陈青面前,手指点在上面,“您看这一户,河口镇大王庄村的,登记家庭人口三人,但上报的房屋受损面积达到一百五十平,属于受灾严重。除了受灾补助款,还要领取额外的重灾补助。”
重灾补助,不是市政府这一笔每人一千元的补助。
是石易县为了安抚受灾百姓迟迟不能发放,而额外从县财政中拨出的款项。
重灾补助是根据受灾情况从一万到五万不等。
如果属实,这户除了三千元的补助之后,还要领取五万的重灾补助款。
“查过宅基地登记了吗?”
“查了。”欧阳薇说道:“但河口镇以这次资料室也受灾,暂时无法调取资料,只能凭村干部的口头叙述确认。”
“村干部有没有正式的文字说明?”
“河口镇以三天期限来不及为借口,称事后补齐。”
陈青接过表格,目光一扫,冷笑道:“还有吗?”
“有。”欧阳薇又抽出几分,“这几个村的受灾户签名,笔迹肉眼可见的高度相似,像是同一个人代签的。而且,按照规定必须有村级审核人签字的地方,超过三成是空白。理由都是一样,三天期限来不及。”
“好,继续查,把问题最突出、最典型的案例给我筛出来。”陈青沉声道,“重点盯住那些与乡镇干部有关联的‘关系户’。”
“关系户?”欧阳薇一愣。
“你以为这些有问题的是普通人家吗?”陈青淡淡开口,“让公安局查一查户口关联就清楚了。”
欧阳薇恍然大悟,“明白!”
欧阳薇的效率极高,到下午时分,一份重点核查名单已经摆在了陈青桌上。
其中一个名为“王友德”(与之前被撤的河口镇长同名,实为巧合)的户主,引起了陈青的注意。
此户登记的房屋“严重受损”,但欧阳薇通过公安系统关联查询,发现该房产户主名下,在县城还有另外两套住宅。
“王达主任,”陈青看向市纪委的王达,“麻烦你,以工作组和纪委的名义,请这位‘王友德’同志,以及负责审核他的村干部,过来‘了解情况’。”
王达心领神会,知道这是要抓典型立威,立刻起身去办。
人被带到招待所一间空置的会议室时,还带着几分侥幸和蛮横。
但当王达亮明身份,并直接点出他在县城的房产信息,点出签名笔迹问题后,那个冒充“王友德”的汉子脸色瞬间就变了。
在纪委干部专业的询问技巧和心理攻势下,他不到半小时就崩溃了,竹筒倒豆子般交代了实情——
他是县财政局办公室主任的远房表亲,房子根本没事,是杨友豪局长暗示他们镇领导,把他加进去“沾点光”,好尽快把款项的额度消化掉。
“是杨局长......是杨局长让我们这么干的!他说......他说水搅浑了,工作组查不过来,事情就能糊弄过去......”
至于重灾补助款的最后去向,都会以物资购买的名义进入一个账户。
交代完这些之后,那人瘫在椅子上,面无人色。
拿到了关键口供,陈青没有立刻动作。
把人交给代永强继续审理,冒领几万元已经够得上犯罪了。
而且,他还需要知道这“王友德”是真的叫“王友德”,还是为了今后转移视线,故意用的“王友德”的名字。
这条背锅的鱼不是唯一,也不是最终。
他在等,等一条更大的鱼主动上钩。
夜幕降临,喧嚣了一天的招待所渐渐安静下来。
晚上九点,陈青正在房间和欧阳薇讨论下一步该如何筛选作假人员时,房门被轻轻敲响。
欧阳薇警觉地透过猫眼查看,随即有些意外地打开门。
门外站着的,竟是县纪委书记高成亮。
他孤身一人,没带随从,脸色在走廊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晦暗不明。
“高书记?这么晚,有事?”陈青坐在椅子上,没有起身,只是平静地看着他。
高成亮走进房间,反手轻轻带上门,喉结滚动了一下,显示出他内心的剧烈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