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引志在西方大兴,怎会甘心永居边陲、受人轻视?
可若要成事,他也明白:己方势弱,先要懂得蛰伏,学会隐忍;
同时要避免自己处于绝对孤立无援的境地。
三清都有自己的小圈子了,在将他们彻底离间之前,旁人根本无从插足。
而今之计,接引根本没有选择,唯有先与北冥、女娲保持友好,静待时机。
一行人,渐渐靠近须弥山。
远处,淡金色的灵光映照天际,云海翻腾,霞气间隐隐有梵音缭绕,空灵悠远。
须弥山作为西方的祖脉,与周边荒凉的大地相比,灵气略显浓郁,天地间多了几分勃勃生机。
山麓之下,云雾缭绕中,能看到各族混杂的生灵往来。
或闭目诵经,或静坐修行。
想必这些,都是被接引与准提渡化而来的“有缘人”。
北冥目光微转,打量四周。
山风带着淡淡檀香,零零散散的山坡上,可以看到几处灵根种植园;
只是其中,灵根生机不足,显得有些衰败,光泽暗淡;
它们看上去,也并非西方原生之物。
西方本土灵根早在魔道之战中尽毁,如今这些,大多是接引与准提四处“化缘”得来的珍稀之种。
堂堂西方祖脉,竟落得如此景象。
整体的环境,甚至比不上之前在西南地区,暂居的雾灵山。
接引微微低首,语气谦和,透着苦涩:
“师兄师姐,西方贫瘠,须弥山虽为祖脉所在,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还请见谅。”
准提少见的收起笑脸,面容间浮出一丝惆怅。
女娲看着两人,微微一叹,这一次,也罕见的没有损他们两个。
北冥眸光深邃,缓缓说道:
“接引师弟与准提道友,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还能不改初心,确实有大毅力,值得敬佩。”
从不同的角度,就能得出不同的判断。
对于东方来说,接引与准提行事圆滑、为人贪婪、近乎无耻;
但若站在西方的立场,他们二人,的确是当之无愧的圣人。
在西方大兴之前的无数元会,西方客东行,那都得夹着尾巴做人;
哪怕有了圣人,西方之法,也被讥讽为旁门左道之术。
可自从佛门大兴,带动了西方气运,那时有几人敢说,佛门之法是旁门左道?
佛门弟子,也重新端起架子,各方都不敢怠慢。
一切任重而道远,大兴西方的难度,比起当初北冥复兴北方,可是困难不少。
就在此时,一道金光自远方疾掠而来;
遁光之中,一位浑身镀金的道人显现,气息沉稳,拱手而礼:
“二位道兄,你们回来了。”
接引微笑,微微抬手示意:“不必拘礼。”
他侧身向女娲与北冥介绍道:“这位是崩山道友,曾在仙庭任职,却被烛龙所害,肉身损毁。
后得我师弟相助,渡回西方,重塑肉身。
感念西方妙法,便入我极乐世界,共襄西方大业。
崩山道友,这两位道友,你应当也不陌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