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最强,很快就能磕磕巴巴地说出“你好”、“谢谢”、“吃饭”等简单词汇,甚至敢大着胆子跟教员玩简单的游戏。
后勤部送来的不再是仅仅果腹的食物和御寒的衣物,多了新鲜的蔬菜水果,甚至还有一些孩子们喜欢的零嘴和粗糙但结实耐用的玩具。
女人们领到了针线和布料,开始尝试着为家人缝补衣物,甚至学着制作一些简单的龙影村风格的手工艺品。
男人们则被允许在更大的范围内活动,有时还会被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比如帮着修缮附近的道路或清理水渠,并因此获得一些微薄的报酬。
这种通过劳动换取报酬的感觉,让他们第一次体会到作为正常“村民”而非“囚徒”或“难民”的尊严。
旗木朔茂果然如赢逸所说,偶尔会“路过”小院。
有时是检查附近警戒情况,有时只是单纯地走进来看看,并不多言,只是目光扫过正在学习的孩子或做着简单劳作的男人们,偶尔会对辉夜骨岳点点头,问一句“伤势如何了?”或“还缺什么?”。
这种平淡的、不带施舍意味的关心,让辉夜骨岳和其他族人感觉格外受用。
变化是潜移默化的。
院门虽然依旧有关闭的时候,但辉夜族人外出的次数明显增多,脸上的表情也不再是单一的警惕和麻木,开始有了笑容,虽然还有些僵硬。
他们开始尝试着与偶尔碰面的邻居点头示意,虽然语言不通,但一个善意的眼神和笨拙的笑容,往往能换来对方同样友善的回应。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辉夜一族骨子里的暴戾和因仇恨而产生的偏执,并非轻易就能化解。
一日午后,几个辉夜族的半大少年在允许活动的林地边缘练习投掷手里剑(这是他们主动向看守的锦衣卫申请,并经赢逸特批的,算是保留他们的一部分战斗习惯)。
恰逢几个龙影村的少年忍者结束训练路过,看到他们奇特的手里剑投掷手法和远超同龄人的精准度与力道,不由得驻足围观,并发出阵阵惊叹。
这本是良性的互动。
然而,其中一个龙影村少年或许是出于好胜心,或许是单纯想交流,也掏出自己的手里剑,朝着远处的标靶投去,动作标准,力道也不错,赢得了同伴的喝彩。
他有些得意地看向那几个辉夜少年,用刚学会不久的几句通用语夹杂着手势说道:“你…你们…这个…厉害!但…我们…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