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2 / 2)

如今他大半家底葬送在咱们手里,依他性子,定要找个替罪羊泄愤!

张飞越说越恼火。那些藏身幕后的谋士比明刀明枪更难对付,冷不丁就放暗箭,防不胜防。

赵云轻拍照夜玉狮子,深以为然。乱世之中,往后更需时时警惕。

当二人抵挡颜良文丑时,赤血铁骑已杀得那些妄想立功的新兵魂飞魄散。

战局已定,林中伏兵见赤血军纪律严明,纷纷归顺。荒野求生难以为继,与其饿毙荒丘,不若投奔幽州以求温饱。

城头袁绍残部三万余众,在赤血铁骑与城内赤羽卫联合收编下尽数归降。总计九万降卒虽不及原二十万之众,却也堪称可观。初始张飞仅率两万将士拒敌,赵云援军未至时,万余名赤羽卫死守防线。箭雨倾泻间,袁军折损数万。

待赵云奇兵突至,袁绍虽鸣鼓助威,终究难挡赤甲锋芒。当袁军惊觉红袍将士已占优势,方仓皇请降。此役赤血军折损两千,较前次战役已属轻微——盖因敌军阵列涣散,战力平庸。

张飞令降卒饱餐以安其心。幽州粮仓充实,既有公孙旧储,更得玄菟国粮秣支撑。战报随信呈递陈宫,辽西郡近况亦在问询之列。

广阳郡府内,陈宫独坐中堂执信凝眉。关羽死守玄菟国关隘的捷报与七万赤血军阵亡的噩耗同时抵至。先时低估曹操二十万大军进犯海阳之危,此刻捧读战报,悔愧交织,痛彻心扉。

由于长期以来的战斗,赤血军凭借以少胜多的战绩闻名,除了将领出众的原因外。

赤血军的强悍实力早已得到公认。

然而此战却因为己方的大意疏忽,未能充分探查曹操军队的真实战力。

贸然将重任交给关羽,实属陈宫的过失。

曹操军队展现出惊人战力,关羽率领赤血军死守海阳城,不仅无过,反而立下大功。

陈宫此刻对刘玄深感愧疚——刘玄向来爱兵如命,将整个幽州托付于他,自己却因疏忽险些酿成大祸。虽然玄菟国未受实质损失,但陈宫仍觉难辞其咎。

尽管幽州确实无更多兵力支援辽西郡的关羽,但这只是勇夫之策。身为谋士,当以智取胜。

既然已识破袁绍的计谋,只需略施手段让曹操知晓:袁绍此次攻打涿郡,不仅意在夺取公孙瓒控制的半个幽州,更暗藏谋害曹操之心。

曹操即便不会立刻退兵或**袁绍,至少会提防暗算。二人必将以大局为重——只要曹操等袁绍正式攻打涿县城后再进攻辽西郡,这段袁曹互相牵制的时间,足够徐荣调遣蓝星军驰援海阳城。

自省中,陈宫突然察觉关键:此战虽使赤血军伤亡惨重,但曹操二十万青州军全军覆没,连精锐也折损殆尽。

曹操出身不及袁绍显赫,全凭自身把握招降黄巾军的机遇,才跻身顶级诸侯之列。此等人物,岂会意气用事葬送多年积蓄的精锐?

陈宫绝不相信曹操攻打玄菟国会是冲动之举。

曹操必然已得知风声,出动二十万大军攻打玄菟国,显然是为自身利益所谋。

绝无可能是为了替袁绍牵制玄菟国兵力这等荒谬理由。

陈宫暂且不论曹操攻玄菟的真实意图——

他只清楚一点:曹操竟不惜赔上全部兵马,也要歼灭赤血军。

莫非曹操战场失控?若说是袁绍冲动尚有可信,但曹操绝无可能如此不智。

既要攻玄菟,又甘愿葬送二十万大军,只为剿灭赤血军。

陈宫猛然醒悟——先前不解曹操何以采取同归于尽的战术,此刻终于明了。

袁绍的谋划是待曹操攻至辽西郡时,涿县赵张二将必有一人出兵驰援。

此举根源在于袁绍误判玄菟兵力不足,为确保其安危。

故断定张飞赵云必分兵救援,而曹操与袁绍显然存在短暂同盟。

由此推之,曹操必是参照袁绍首次攻广阳惨败等前例,

认定玄菟兵员匮乏,内部空虚。

因此宁可玉石俱焚,也要拼光赤血军。

待其重整兵马再攻辽西郡时,陈宫却生疑窦:曹操青兖两州兵力合计

不足五十万,今折损二十万,去年征讨主公时又损十万,

如此仅剩二十万可用之兵。

曹操断定海阳城赤血军即玄菟主力,

才选择兑子战术。但既知玄菟防务空虚,

何不直接率三十万大军碾压海阳?

若八万赤血军正面遭遇三十万青州军,必无生机。

兵力悬殊至此,战局必将形成碾压之势。

凡未达武将境界者,即便精锐士卒亦难逃大规模战损。

这就像一名身手敏捷的士兵,能以一敌二,甚至击败同阶的两三人。

然而当敌人突然增至十余人,这名士兵再敏捷也难以招架密集围攻,甚至连一个敌人都无法带走。曹操不可能忽略这一点。

陈宫突然拍案,想到青州是曹操的地盘,而东莱郡的水路可直通辽东郡的沓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