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青州庆功宴与江湖新序章(2 / 2)

当天傍晚,青州城举办了盛大的庆功宴。书院的院子里摆了五十多桌宴席,除邪联盟的英雄、青州城的百姓、被救的山民,还有各门派的弟子,围坐在一起,举杯欢庆。

林忠嫂子端着一大盆红烧肉走过来,放在桌上:“大家快尝尝,这是俺用松针烤的,比平时的更香。”孙海兵立刻拿起筷子,夹了一大块塞进嘴里,烫得直呼气,却还是含糊地说:“好吃!比上次的烤红薯还香。”

张新泉坐在朱福友身边,手里拿着一杯米酒,看着眼前的热闹场景,轻声说:“朱先生,咱们终于实现了当初的目标,苍梧郡太平了。”

朱福友点点头,举起酒杯:“是啊,从清风镇的血魂教余孽,到影月山的影阁总坛,一路走来,有太多人付出了努力。以后,咱们不仅要守护苍梧郡,还要让这份和平延续下去,让孩子们能在阳光下安心读书,让百姓们能安稳过日子。”

李慕然举起酒杯,笑着说:“朱盟主说得对!以后清风剑派会全力支持联盟,咱们一起把苍梧郡打造成江湖上最太平的地方。”

百草谷的老妇也举起酒杯:“百草谷会在各城镇设立医馆,免费给百姓看病,让大家再也不用担心邪术和毒药。”

宴席过半,孙海兵突然站起来,扛着矿石木棍走到院子中央,清了清嗓子:“俺给大家唱首歌吧,是俺自己编的。”

他清了清嗓子,大声唱起来:“除邪队,联盟强,打坏人,保家乡,红烧肉,烤红薯,百姓平安笑哈哈……”歌词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台下的百姓和英雄们跟着一起合唱,歌声在青州城的夜空里回荡,温暖而坚定。

夜深了,庆功宴渐渐散去。朱福友站在书院的老槐树下,看着百姓们三三两两地回家,孩子们牵着父母的手,嘴里还在念叨着孙海兵的木棍和歌声。张新泉走过来,递给她一件厚厚的棉衣:“天凉了,别站太久,小心着凉。”

“你说,以后还会有邪势力出现吗?”朱福友轻声问,目光望向远处的山峦。

张新泉点点头,又摇摇头:“江湖之大,总会有野心家,但只要除邪联盟还在,只要百姓们团结一心,就没有打不败的邪势力。你看孙海兵的木棍,孩子们的笑脸,还有大家的决心,这就是咱们最坚固的防线。”

朱福友笑了,穿上棉衣,和张新泉一起往书房走。书房的灯还亮着,桌上放着一封刚送来的信,是玄机子从道教总坛寄来的,信上写着:“新泉已得噬气真髓,青州联盟根基已稳,江湖新序,自此始矣。”

窗外的月光洒在信上,朱福友拿起信,轻轻放在木盒里——这个木盒里,装着从血魂教、绿蛇教、玄阴宗到影阁的所有线索,也装着这段关于守护与成长的岁月。

第二天清晨,孙海兵早早地就扛着矿石木棍,去训练场教护卫队队员使用矿石武器;苏清月和红拂在医馆里,给百姓们免费发放破邪丹;张新泉则在书院的空地上,带着各门派的弟子,练习克制阴邪能量的功法;朱福友坐在书房里,写着给苍梧郡各城镇的书信,邀请他们加入除邪联盟的地方分舵。

青州城的日子,就这样在忙碌而安稳中继续着。书院的读书声、训练场的呐喊声、医馆的叮嘱声,还有孙海兵的歌声,交织成一首属于青州城,属于苍梧郡的和平乐章。

这年的除夕,青州城飘起了小雪。百姓们在院子里贴春联、放鞭炮,书院的院子里,除邪联盟的英雄们和百姓们围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聊着这一年的故事。孙海兵用矿石木棍烤了一大锅红薯,分给大家,甜香的味道在雪夜里弥漫。

朱福友看着身边的兄弟,看着院子里的百姓,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心里充满了平静与幸福。他知道,江湖的路还很长,或许未来还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只要除邪联盟的信念还在,就一定能守护好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

而这场始于青州书院的除邪之旅,也终于在苍梧郡的烟火气里,写下了最温暖的序章——往后的岁月里,青州城的故事,除邪联盟的传奇,会像老槐树上的年轮,一圈圈生长,一代代传承,永远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安宁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