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先生的居所坐落在京城郊外的小巷中,院落简朴却整洁,院内种着菊花与青菜,透着几分归隐田园的清雅。
听闻太子与太子妃亲至,周鹤年虽惊讶却不失从容,穿着素色布衣出门相迎。
待听闻二人来意,又感受到他们对教子的用心与对学问的敬重,周鹤年沉吟片刻后,欣然应允:
“太子殿下与太子妃对稚子教育的重视,老夫深感敬佩。能为东宫嫡子启蒙,是老夫的荣幸,定当倾尽全力。”
择定吉日,慕承泽的启蒙礼办得简洁而隆重。
当天,东宫书房内檀香袅袅,周鹤年端坐于主位,慕承泽穿着小小的藏青色儒衫,在慕卿晨与韩曦钰的指引下,恭恭敬敬地行拜师礼——先是双手奉茶,再是三叩首,奶声奶气地喊了声“先生”,声音虽稚嫩却格外认真
引得在场的宫女太监忍俊不禁,又连忙屏息忍住。
慕卿晨与韩曦钰站在一旁,看着儿子小小的身影,眼中满是期待与欣慰。
启蒙课后,韩曦钰时常会在处理完内务后,悄悄去书房外查看。
只见周老先生并未刻板地让慕承泽端坐读书,而是常常带着他在庭院中识草木、辨节气,指着院中的翠竹讲解“未出土时先有节”的道理,拿着沾了露水的花朵教他认读“露”“霜”二字,偶尔还会教他背诵浅显的诗,用生动的故事讲解诗句含义。
慕承泽听得津津有味,时常追着先生问个不停,小脸上满是求知的光芒。
慕卿晨下朝归来,见状也常常驻足观看,心中甚是欣慰,对韩曦钰道:“当初选择周老先生,果然没错。承泽在他教导下,不仅识了不少字、背了不少诗,性子也愈发沉稳懂事,日后定能成长为有学识、有担当之人。”
经过三年的沉淀与历练,慕卿晨的威望早已在朝中稳固,麾下更是聚集了一批有真才实学的贤能之士——秦越在边境推行粮草新政后,又上书建议开设边境学堂,教化边民子弟,不仅安抚了边民之心,更从根源上减少了边境冲突,强化了防御,因功绩卓着被擢升为兵部侍郎,成为朝堂上少有的年轻派武将代表;
林高阳在户部任职期间,清查陈年贪腐案十余起,整顿了户部吏治,随后推出的赋税改革更是因地制宜,减轻了百姓负担,又增加了国库收入,惠及万民,被破格提拔为户部尚书,成为慕卿晨打理财政事务的得力干将。
这日朝会,太和殿内气氛格外凝重。
皇上坐在龙椅上,面色带着几分疲惫,缓缓开口道:“朕已年迈,精力日渐不济,欲将部分政务交由太子处理,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话音刚落,殿内便响起窃窃私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