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们扔掉了手中的安全帽,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泪流满面。
那些平日里沉默寡言、坚毅如铁的工人们,此刻也像孩子一样,又蹦又跳,用粗糙的手背擦着止不住的眼泪。
他们互相拍打着对方的肩膀,用最质朴的语言,宣泄着心中的狂喜。
王总工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专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一把抓住林舟的手臂,老泪纵横:“林总……我搞了一辈子钢铁,做了一辈子工程……从没想过,我们龙国人,能亲手做出这样的东西!亲手!这是我们自己的‘争气堆’啊!”
林舟的眼眶也湿润了。
他望着那个如同沉睡的巨人般,安坐在基座上的银色心脏,望着周围那一张张因为激动而涨红的脸庞。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吊装,这是龙国核电事业“零的突破”!
从这一刻起,龙国这条沉睡的巨龙,终于开始锻造自己那颗最强劲、最持久、永不熄灭的——“巨龙之心”。
“巨龙之心”压力容器成功吊装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从“东海壁垒”这个与世隔绝的半岛,飞回了京城,飞到了红墙大院的案头。
统领听完汇报,只是简单地说了三个字:“知道了。”
但这三个字,比任何长篇大论的嘉奖都有分量。
它意味着“巨龙之心”项目,这艘承载着龙国未来能源独立的巨轮,已经正式驶离了浅滩,进入了深水航道。
“东海壁垒”工地上,那股山呼海啸般的狂喜劲儿,足足持续了好几天。
工地的伙食破天荒地加了餐,每人分到了一块油汪汪的红烧肉,把大伙儿的嘴都给吃刁了。
连平日里不苟言笑的老专家们,走路都带着风,见人就想聊两句“龙鳞钢”那神乎其神的性能。
林舟作为这一切的核心,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冷静。
他站在自己那间简陋的办公室窗前,望着远处工地上星星点点的灯火,海风吹来,带着一股咸腥味和混凝土的粉尘味。
“玄鸟,分析一下钱复礼下一步可能采取的行动模式。”他在心里默念。
虚拟屏幕在脑海中展开,无数数据流闪过。
【分析结论:直接对抗失败后,目标人物钱复礼转向“软抵抗”策略的概率为92.8%。
预计将从后勤保障、财务审批、人事安排等非核心技术领域入手,制造障碍,拖延工期,其核心诉求为证明“巨龙之心”项目是一个“高投入、低效率”的“无底洞”,从而在政治上扳回一城。】
林舟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果然,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搞技术我不怕你,玩办公室政治……我一个来自信息爆炸时代的灵魂,难道还怕你一个七十年代的官僚?”
他心里清楚,真正的硬仗,现在才刚刚开始。
麻烦,总是从一些意想不到的小地方冒出来的。
吊装成功的喜悦还没完全散去,工地的伙食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直线下降。
前几天还能见着油星子的白菜汤,很快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刷锅水”,清汤寡水,扔几片菜叶子进去就算一顿。
馒头也变得又干又硬,像是放了好几天。
最要命的是,后勤处以“响应国家勤俭节约号召”为名,把工地上所有“非生产必需品”的供应都给卡了。
这天中午,冶金专家王总工端着个豁了口的搪瓷缸子,气冲冲地闯进了林舟的办公室。
老头儿头发乱糟糟的,眼圈发黑,一看就是又熬了个大夜。
“林总,你管不管!这日子没法过了!”王总工把搪瓷缸子往桌上重重一放,里面的清汤晃荡出来,洒了一桌子。
“老王,怎么了这是?谁惹我们的大功臣生气了?”林舟放下手里的图纸,笑着递过去一支烟。
王总工一把抢过烟,却没点,捏在手里,手指头都在哆嗦:“烟!烟没了!我那点存货昨天就抽完了,跑去后勤处领,你猜他们怎么说?说香烟是‘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不利于艰苦奋斗,上面下了文件,供应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