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这片沉寂的绿色之下,一个惊天动地的工程,正在以“龙国速度”日夜兼程地进行着。
数万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最优秀的工程师、最富经验的工人、最坚毅的战士——在这里汇聚。
他们告别了家人,隐去了姓名,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投入到这项被列为国家最高机密的伟大事业之中。
这里没有城市里的霓虹与喧嚣,只有山间工棚里昏黄的灯光和海边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
生活条件是艰苦的,十几个人挤在一间大通铺里,一日三餐是简单的馒头咸菜,唯一的娱乐,是迎着海风唱响那些充满革命豪情的歌曲。
然而,没有一个人叫苦。
因为他们每个人的心中,都燃烧着一团火。
他们知道,自己正在亲手铸造国家的未来。
他们正在建设的,是龙国第一座用于发电的核反应堆——“巨龙一号”。
而这团火焰最炽热的核心,便是林舟。
在“东海壁垒”的核心区域,一座半地下的巨大厂房内,灯火通明,这里是“巨龙之心”的大脑——总设计与计算中心。
林舟几乎是以这里为家,他的一张行军床就摆在办公室的角落,床头堆满了各种图纸和资料。
获得了统领的绝对授权后,林舟彻底释放了他那超越时代的知识与视野。
他不再需要小心翼翼地去“引导”和“启发”,而是可以直接将最优解,以不容置疑的权威,拍板定论。
他面前的第一个拦路虎,便是反应堆的“骨骼”与“心脏”——压力容器的材料。
按照当时世界主流的压水堆技术,压力容器需要能够承受高温高压和强烈中子辐射的特种钢材。
即便是最先进的星条国和苏熊国,也为此头疼不已,他们使用的A508系列钢材,虽然已经是顶尖水平,但在长期服役后,依然会面临中子辐照脆化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核电站的寿命和安全。
在一个深夜的技术研讨会上,负责冶金的王总工程师,一位在钢铁领域浸淫了一辈子的老专家,面带愁容地摊开了一份报告:“林总,按照我们目前掌握的技术,仿制苏熊国的15x2ΦΑ钢,已经是极限了。
但根据计算,这种钢材在‘巨龙一号’的设计功率下,安全寿命可能不足三十年,而且后期脆化风险很高。
我们……我们能不能适当降低一些设计参数?”
降低参数,就意味着降低发电效率,这是王总工万般无奈下的妥协之举。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所有人都知道这个问题的棘手。
龙国的工业基础本就薄弱,要一步登天,谈何容易。
林舟静静地听完,没有立即回答。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脑海中,超级计算机“玄鸟”的虚拟界面正在飞速闪烁。
海量关于金属材料学、中子物理、固态物理的数据流,在他的【悟性逆天】天赋加持下,被迅速地解析、重组、推演。
那些在21世纪才被逐步摸索出来的,关于合金配比、微量元素作用机理、热处理工艺的知识,如同被剥去了层层迷雾,露出了最核心的本质。
“不,我们不降低参数。”林舟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斩钉截铁,“不仅不降,我们还要做得更好。”
他站起身,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没有丝毫犹豫地写下了一行全新的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