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经济珍珠港(1 / 2)

南方“阳光地带”的家庭主妇,在超市里发现,仅仅一个上午的时间,货架上的面包、牛奶价格就上涨了20%。

收银员解释说,运输成本在一夜之间翻了三倍。

而最直观、最震撼的景象,出现在遍布全国的加油站。

仿佛是某种末日电影里的场景,在消息传出的半小时内,全国各地的加油站门口,都凭空出现了绵延数公里的汽车长龙。

豪华的凯迪拉克、普通的福特、嬉皮士的甲壳虫、主妇的旅行车……所有汽车,不分贵贱,都焦躁地挤在一起,像一群濒死的、渴望水源的野兽。

司机们脸上写满了焦虑和愤怒。

起初的排队,很快就演变成了争吵、咒骂,甚至是斗殴。

为了争抢一个加油的位置,两个体面的中年男人可以像流氓一样扭打在地。

“我昨天加满油才花了3美元!今天他们要我12美元!这是抢劫!”

“排了三个小时了!前面那个混蛋居然拿了十几个油桶来加!”

“别挤了!没油了!没油了!”

一块块手写的“NoGAS”(没有汽油)或者“SoLdoUt”(售罄)的牌子,被加油站老板无奈地挂了出来。

这几个简单的单词,比任何一篇社论都更能宣告一个时代的终结。

那些曾经象征着自由和力量的汽车,此刻变成了一堆堆动弹不得的钢铁废铁,无助地瘫痪在马路上,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交通堵塞。

恐慌的情绪在队伍中蔓延。

人们突然意识到,没有了石油,他们的生活将彻底停摆。

工厂无法开工,卡车无法运输,飞机无法起飞,甚至连冬天取暖的燃油,都成了问题。

那个建立在廉价能源之上的、无比强大的星条国,原来是如此的脆弱,它的命脉,竟然掌握在遥远沙漠里的一群“头巾骆驼”手中。

这股海啸,迅速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

在约翰牛国,本就因为工人大罢工而焦头烂额的政府,被迫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实施每周三天的“三日工作周”,以节约能源。

伦敦的夜晚,曾经灯火辉煌的商业街,变得一片漆黑。

在高卢国,政府紧急出台了全国高速公路限速令,着名的香榭丽舍大道上,车辆行驶的速度比自行车快不了多少。

在条顿联邦,“无车星期日”(AutofreierSonntag)被强制推行,曾经车流不息的高速公路(Autobahn)上,孩子们在自由地骑车、玩耍,构成了一幅既荒诞又心酸的画面。

而在遥远的东方,那个同样高度依赖进口石油的工业国——“太阳升起之地”,更是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新闻媒体用石油冲击来形容这场灾难。

超市里,惊慌失措的民众开始疯狂抢购卫生纸,因为有谣言说,没有石油,就无法生产卫生纸了。

整个国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和恐慌之中。

全球震动!

当晚,星条国统领,那位曾经在国际舞台上纵横捭阖、意气风发的领导人,出现在了“白宫”的圆形办公室里,向全国发表了紧急电视讲话。

他的面容憔悴,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和愤怒,完全没有了往日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