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突然!
林舟的手指,停了下来。
他的目光,死死地,锁定在了屏幕上,一行,极其不起眼的日志记录上。
时间:交流会后第三天,凌晨2点17分03秒。
访问者Id:042b(汪建成,副所长)
操作:访问“神工二号”项目数据库。
权限:A级(审查与备份)
操作记录:调阅“误差补偿算法”核心逻辑图(文件编号:SG2re007),持续时间:3分28秒。
操作记录:调用高速纸带复制机,对源文件(文件编号:SG2Source001)进行备份。
操作记录:访问结束。
“就是这里!”
林舟的瞳孔,猛地一缩。
表面上看,这行日志,没有任何问题。
汪建成,作为研究所的副所长,拥有A级权限,在深夜,以“数据备份”为由,访问数据库,进行复制操作,完全,符合他的职权和工作流程。
这也是为什么,他在“捕鼠器”行动的第一轮排查中,被轻易地“洗清”了嫌疑。
但是,林舟,却从这看似完美的记录中,嗅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不和谐的味道。
他的手指,再次敲击键盘。
他调出了,汪建成在过去一年里,所有的数据库访问记录。
然后,他让“玄鸟”,对这些记录,进行了一次,基于“行为模式”的,深度分析。
很快,一张分析图表,出现在了屏幕上。
图表显示,汪建成,作为一个精密机械专家,他过去百分之九十的访问记录,都集中在“材料力学”、“结构设计”和“传动系统”这三个数据库。
而对于“软件算法”这个数据库,他的访问次数,为……零!
一个,对软件算法,从来不感兴趣的人,为什么,会在那次交流会后,突然,对一个他根本不熟悉的领域,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
而且,还是在一个人迹罕至的深夜?
这,不符合他的“行为逻辑”!
这,就像一个一辈子只吃素的人,突然在半夜,偷偷摸摸地,去厨房,偷了一块生牛肉。
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异常!
林舟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他几乎可以肯定,汪建成,就是那只,藏在京城的“鼹鼠”。
而他的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手,很可能,就是他的恩师——窦成芳院士。
想通了这一点,林舟并没有,立刻,将这份证据,上报给“捕鼠器”调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