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门”水电站,到700公里外的中部工业重镇“铁心城”,一条银色的、蜿蜒的巨龙,已经横跨了山川、河流与平原。这,便是“雷霆脉络”计划的第一个示范工程——“龙铁线”。
清晨,山间的雾气还未散尽,将那些高耸入云的、造型奇特的银白色输电塔,隐没在了一片朦胧之中,只露出一个个模糊而又伟岸的轮廓,仿佛是守卫天路的巨人。
在“龙门”水电站新建的、代号为“起点”的换流站里,气氛庄严肃穆,却又压抑着一股即将喷发的、炙热的暗流。
换流站的主体建筑,不像传统的厂房,更像一座充满了未来感的、由钢铁和陶瓷构成的神庙。巨大的、洁白如玉的穿墙套管,从墙体中伸出,连接着室外那些山峦般的变压器。而在大厅之内,那座高达二十多米的、闪耀着金属冷光的换流阀塔,如同一尊沉默的神像,静静地矗立着,接受着所有人的检阅。
能源部长陈毅年,穿着一身厚呢子大衣,站在这座“神像”之下。他的身后,是整个龙国能源和电力系统的核心人物。
刘振华总工,激动得手心全是汗,他不停地用手帕擦拭着额头。
钱立群副部长,则面色铁青,双臂抱在胸前,站得稍远一些,仿佛要和这件他曾经断言为“废铁”的东西,划清界限。他的眼神,依旧充满了怀疑,但在这座实体化的、散发着磅礴气势的“巨兽”面前,那怀疑的背后,多了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心虚。
在人群的一个特殊区域,坐着几位特殊的“客人”。
一位是来自星条国的、名叫彼得森的资深电力专家。他金发碧眼,脸上带着一种礼貌而又疏离的微笑。他的公文包里,放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和一把精密的计算尺,他已经准备好了,用最严谨的科学数据,来记录下这场“必然会失败的、鲁莽的实验”,作为回国后,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绝佳的负面案例。
另一位,则是来自北极熊的、名叫伊万的工程师。他身材高大,沉默寡言,只是用那双深邃的眼睛,仔细地观察着这里的每一个细节。北极熊在直流输电领域,一直自诩为世界领先,他此行的目的,就是要亲眼看看,这个东方国家,究竟是在“放卫星”,还是真的,触碰到了他们都未曾触及的领域。
军方的代表,则穿着笔挺的军装,站在不显眼的角落。他们的目光,锐利如鹰,审视着这套设备的每一个角落。他们不关心什么“千瓦时”,他们只关心,这东西,是否真的,能成为支撑国家动脉的、坚不可摧的“雷霆脉令”。
而林舟,依旧是全场的焦点,也依旧是全场最平静的人。
他站在巨大的、布满了各种仪表的总控制台前,正在和他的团队,进行着最后的确认。
“‘起点’换流站,自检完毕,一切正常!”
“‘终点’换流站(铁心城),自检完毕,一切正常!”
“‘龙门’水电站,发电机组已启动,功率稳定在10%!”
“‘龙铁线’全线绝缘监测,数据正常!”
一声声清晰的报告,通过步话机,在寂静的控制大厅里响起。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陈毅年部长的身上。
陈部长深深地吸了一口山间清冷的空气,他看了一眼身旁那些或紧张、或期待、或怀疑的面孔,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个年轻而又沉稳的背影上。
他没有发表任何长篇大论的讲话。
他只是用一种无比庄重、将整个国家的未来都压上去的语气,缓缓地,吐出了五个字:
“林舟同志,合闸!”
林舟点了点头。
他没有丝毫的犹豫,伸出手,在那巨大的、红色的圆形按钮上,用力地,按了下去!
“轰——”